勿勿那年(6:小站)

晨光物语

<h3>  时间过的真快,像一阵风似的。你还没来的急伸出手去,它便从你的身边溜走。当你感觉到时,转身面对时,它吹动着你的衣袂说:"我要走啦!"说着便从你的脸庞、发梢、手指间滑过去。让你追也追不到。</h3><div>  如果说相聚是开心,是幸福,是快乐,是亨受。哪离别就是一种让心灵痛苦的愁怅,是一种难舍难弃的情伤,但还有一种送走别离的期翼,总之送人时的心情是矛盾的复杂的。做为小霞她既希望哥哥能在家里多呆些时间,又希望哥哥在远方在他所劳动所付出的地方能有所做为,能出人头地。而她的未来又在哪呢?在送哥哥的路上她忽然想到这些自己平时从没思考过的事情。</div><div>  以前在学校里有书读,有题做,有试考。一天接着一天,一张试卷连着一张试卷,一场试考跟着一场考试。只知考试的终极目标就是大学,为了这个目标她从没有过迷茫。那目标就像黑夜中的灯塔,生活中前进的风帆。为此而斗志昂扬,不知疲倦。而如今考上了大学,也要离开这片生活过的土地,熟悉而又有依靠和卷恋的土地。我的将来会如何?让她一时找不到目标而成为迷茫的人。而这种感觉是和哥哥一起来到这个小站才有的,是这样的沉重和突然。</div><div>  小站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她问过父亲。父亲说,他问过他的父亲,也就是还没有父亲的时候就有了小站。出了村子向北两公里就到了小站。小站就像一个完整的乡镇,有商店,有操场,有广场,有派出所,有食堂,有工人,还有货场,还有一所戏校。我就不明白,车站为什么会有戏校。哪时村里人很是羡慕所谓的车站人,就连卖东西不去乡里去车站。车站里的人跟我们说话都不一样。人家讲的是普通话。做事叫上班。虽然和村子相距很近,但生活方式却差距很大。是两个不同的世界。</div><div>  小站是个四方形的屋顶,屋檐是用木板条连接在一起的,还有一个三角形的尖。颜色是褐红色的。墙是红砖砌的,门是厚重的绿色木门,门上装着玻璃,窗子也很大。走进小站的候车室。有一个卖票的地方叫窗口,窗口很小还有个小门,只有火车来的时候才打开,里面坐个身穿深蓝色头戴蓝小圆帽的女人。她永远是坐着的,发票,收钱。在印象中她就是最漂亮最有钱的女人。</div><div>  小霞和哥哥从候车室的右侧的小亭进了站,拐个湾就是候车室的正门。</div><div>  "哥,我给你卖票去。"</div><div>  "不用,哥去。"</div><div>  "咱大给我钱了。"说完她就排在售票处的人群后。此时已经有二三十人的队伍。在候车室站台上送车的人多于坐车的人。小站在一趟又一趟火车来的时候就热闹起来在火车离去就又安静下来的循环中演绎着小站的生活。</div><div>  小霞站在队伍中盼着马上给哥哥买到票,而一旦拿到票就得与他分开。而这一分开又是大半年了。</div><div>  "火车马上进站了,请大家站好队马上售票了。"一个女人的声音从喇叭里传来。三遍过后,售票处的窗口打开,卖票的人鱼贯而行,有序而不拥挤,没多时就轮到了小霞。</div><div>  她拿了票交了钱走出候车站来到哥站的地方。"哥,给,拿上票。"</div><div>  他们站在露天的站合上,没三四步就是铁道,铁道在一个七十公分深的坑道里,三条铁轨伸向远远的东边的山㘭里就像一个平放在地上的天梯伸入到远方目光所极的地方,形成一个黑点。</div><div>  "哥,矿上远嘛?"</div><div>  "挺远的,晚上十点才到。″</div><div>  "车上饿了,妈把吃的装在一个塑料袋子里。"</div><div>  "我晓得嘞!"</div><div>  "火车马上进站了,请上车的旅客做好准备。"</div><div>  不一会儿在小站的西边一个长龙似的列车在长长的轰鸣中缓缓进站,当它停下时还冒出一长串白色的气,从沉坑中出来又将站台上的人褒在其中。要上车的人在站台上排好队,等列车员打开门,在门口站好,让上车的人把票举在手中就可以上车了。这会儿是小站最热闹也是最乱糟糟的时候。</div><div>  坐车的在车厢里找着自己的位子,送车的人在站上一个窗子一窗子往下望着,直到坐车的人坐好,才说上一句"路上注意安全"才依依不舍的离开,离开火车还要目送火车离开直到消失在山坳里才离开小站。</div><div>  火车"呜呜呜"地鸣叫着,在白色的蒸汽中载着亲人远去。留在小站都是送车的亲人好友。</div><div>  小霞望着已经失失在视野中的火车,她想在不多的日子里,她同样会在这里坐上火车离去,而现在要做的就是多看看这里的村里的一切,那些能装在记忆中的一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