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鹿泉抱犊寨

魔法师巴萨泽

<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抱犊寨,旧名抱犊山,古名萆山,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距省会石家庄16公里,距首都北京200余公里,是一处集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名山古寨。系国家4A级旅游区、河北省旅游先进单位、石家庄十佳旅游景区。</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抱犊寨东临华北平原,西接太行群峰,一峰突起,峥嵘雄秀,四周皆是悬崖绝壁,远望犹如巨佛仰卧,眉目毕肖,其山顶平旷坦夷,有良田沃土660亩,土层深达66米,异境别开,草木繁茂,恍如世外桃源。有"天下奇寨"、"抱犊福地"之誉。</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抱犊寨不是一个村庄,而是一座名山的名称。它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境内,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地的旅游景区。抱犊寨位于石家庄市西17公里处,山势巍然,仅南北坡各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登至山巅,豁然开朗。修建有目前全国最大山顶门坊南天门、全国第一座山顶地下石雕五百罗汉堂、全国最大的金漆壁画装饰的韩信祠以及长城寨墙等。新开辟的"西苑莲花山抱犊寨"客运索道全长1800多米,为国内唯一设有中转站,没有中间塔、全封闭往返式客运索道,最高悬空271米,成为抱犊寨的一大景观。</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属于国家4A级景区,抱犊寨是一处集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名山古寨。海拔580米,四周悬崖绝壁,顶部平旷坦夷,有肥沃良田660亩,土层深达66米。曾是汉淮阴侯韩信"背水一战"的古战场,亦是著名道人张三丰成道涉足之福地,其风光奇异独特,景色宜人,被誉为"天堂之幻觉,人间之福地,兵家之战场,世外之桃花源"的天下奇寨。</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抱犊寨古时称为萆山,即汉将韩信伐赵之战中,令军卒"人持一旗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的地方。抱犊之名,据说在北魏葛荣起义时,当地人为避战乱,抱犊上山,因此才有了抱犊之名。山的四面都是峭壁,山路很险,而山顶上又有600多亩耕地,所以民间又有"抱犊(小牛)上山,养大耕田"的说法。而实际在早于北魏,作于两晋时期的《玉匮》中,即有"抱犊山"的记载。"抱犊"与"寨"相连,是在金末元初时,金将武仙在山顶屯兵建寨,抗击蒙古军队,这样此山便有了"寨"的名称。抱犊寨素有"兵家战场,人间福地,天堂幻觉,世外桃源"的美誉。它东临华北大平原,西接重峦叠嶂的巍巍太行山,山体轮廓奇特,一峰突起,四壁如割。夕阳西下时,如果你站在县城向西北方向眺望抱犊寨,山的轮廓似一尊仰卧的巨佛。佛是一座山,山像一尊佛。那佛的神态从从容容,平平静静,似用蕴藏着无穷智慧的双眸仰视着无限的时空。游人无不称奇。</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抱犊寨山势陡峻,悬崖绝壁高高耸立,但它的山顶却平旷坦夷,是一片开阔的平坦之地,原来有600亩肥沃良田,草木繁茂。有的旅游者说它好像一只高高举起的花盆,是太行山上一方波涌泛绿的天池,所以,抱犊寨又有"山顶园林"之称。抱犊寨以其特有的风格突兀于群山之中,形成了很多的自然奇观。由于山势险峻,只有南、北两条山路可以登达巅顶。步行登山,景影相随,可细细游览观赏;如果舍步行而登缆车,则可居高望远,俯瞰抱犊寨那奇特的山形全貌。2001年11月,抱犊寨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景区。抱犊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源远流长的兵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相互交融,构成抱犊寨文化的主脉。在巅峰的平台上,有我国最大的山顶门坊南天门,有汉将淮阴侯韩信背水一战时的点将台和后人为其修建的韩信祠,有蜿蜒起伏的环山长城,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山顶地下五百罗汉堂,有道教著名道观金阙宫等等。登临其上,让人感受到弥漫着的古战场硝烟和浓郁的宗教气氛。抱犊寨还是一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早在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就记载说:"又云抱犊者,古有其名也,即道家谓之北岳佐命是也,《名山记》以为福地之数,云可避兵水也。"到解放初期,抱犊寨尚有金阙宫、白云寺等宗教宫院。清初张奇逢《题萆山胜概》诗中有:"瑶池硕果余盘,鹫岭玄机遍陇畴"之句,从中可以看出道教渐衰而佛教昌隆的情况。从现存的石窟造像、陀罗尼经幢等文物看,由唐至宋金元明清,佛教活 动在抱犊寨长盛不衰,两教并存的现象,为抱犊山留下了特殊的文化遗产,尚待人之开发研究。此外,古人留下的有关祈雨、观日、浏览宴饮等方面的题记,以从另一个方面成为抱犊寨文化胜迹的重要成分。</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远在古代,抱犊就有十八池、蛟龙洞、仙人洞、天门洞、南天门、北天门、望海亭、天塔、天井、天书案等景观森列盘错,令人留连忘返。</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获鹿人民投巨资开发抱犊寨旅游事业仅用一年多时间,便重建了南天门、北天门、金阙宫、韩信祠、八卦阵迷宫等景点,并且沿山崖筑起了雄伟的长城,架起了横越莲花山直通抱犊寨的空中索道,游客乘缆车可直到山顶。寨中现存有系马石、箭链、古矛等;还有各种类型的佛教石刻,在山阴十八池东侧,有南朝齐武帝永明十年比丘僧,比丘尼的题名刻石,是山上年代最早的石刻;抱犊寨的道教宫观也小有名气,寨中金阴宫内的一株桃树,据说就是张三丰当年亲手所植。由于抱犊寨地处险要,所以历代均为兵家必争之地。发生在这里的战争自然也很多,且大都见载于正史中。但战争并没有使抱犊寨失去文明的光彩。公元前204年汉将韩信曾于此萆山设伏、背水一战、大破赵军。</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金末元初,金恒山公武仙曾于此山屯兵建寨,抗击蒙古军队。在道教典籍中,抱犊山又被列为"北岳佐命"。在道教典籍及《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等历代典籍中,均记载抱犊寨为道家福地和"北岳佐命";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也曾游历此山,并题有"抱犊福地"四字,可惜今己不存。但金阙宫的"三丰派"弟子却世代相传,并在获鹿一带产生了广泛影响。留下"三丰派"一支脉,至今相传不绝,宫观犹存。城内十方院、石井村金阙宫等道观均系抱犊寨金阙宫分支。"三丰派"第16代弟子郭资明,住山阳白云洞中,以洞取号,自号"白云",专务清修,精于《道德》、《黄庭》之旨,为明末一代高道。抱犊之奇,奇在造化。它东傍华北平原,西接太行群峦,南临井陉古道,北望滹沱滔滔。虽海拔只有580米,但处在高山与平原交接处,没有丘陵过渡,使其一山突起,崛出平川,万岭西来,至此势断,峥嵘雄秀,蔚为大观。其山四壁如刀削斧劈,只南北鸟道可通山顶。由东北望之,山形如一尊硕大巨佛仰卧天际,神态安详,眉目毕肖,令人叹为观止。山顶则平旷坦夷,方圆600余亩,净土层达60多米,肥壤沃土,草木繁茂,恍若天上公园。</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抱犊之美,美在自然风光。早在明代,&quot;抱犊晴岚&quot;就被列为获鹿八景之首;被评为石家庄十景之冠。奇泉、飞瀑、古洞、幽境、山光、雾态、朝晖、夕照,构成了抱犊寨如诗如梦的自然景色,令人流连忘返。如著名的&quot;抱犊晴岚&quot;,每当曙色初开及初雨新霁之后,或烟缭雾绕,岚气氤氲;或碧天如洗,丹崖凝辉;或云涛无际,簇翠飞红;如天开图画,美不胜收。再如山阴十八池,又称十八泉,一洞幽深,杳不可测,清泉涌出,涓涓不竭。夏秋季节,泉水骤增,奔腾而下,落为飞瀑,声闻数里;冬日则细水恒流,层层冻结,形成如玉之冰瀑,春来不化。最令人称奇的是,每当山雨欲来,此洞先出缕缕云烟,令人称奇。</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抱犊日出也是久负盛名的奇特景观。早在宋代,达官贵人就以登抱犊观日出为乐事,为此还在山上建有&quot;望海亭&quot;。由于抱犊寨东面是广袤的华北平原,无遮无挡,登高远眺,一览无余,从而形成了观日出的绝佳位置。每当天朗气清的早晨,凌登寨顶,远视东方,便见大地收冥,云破天开,东方送晓,一线晨曦由灰暗变为淡黄,又由淡黄变为橘红,继而整个东方显现出五彩云朵,或成块,或变条,或折皱层层,赤紫交辉,瞬息万变,目不暇接。紧接着,整个天际渐明,尤其东方彩云变幻莫测,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有时像野马奔驰,有时如金龙狂舞,有时似群凤翔飞,有时若孔雀开屏。半边天的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顿时染出一幅幅金碧辉煌的锦缎,有的飘然飞走,有的折叠一块,有的点缀其间变成花朵,其美妙实难用笔墨描绘。总之,云霞雾霭相映,色彩斑斓无比,岚光宝气闪烁,大自然的造化令人惊叹不已。而观者不仅身披朝霞,还被涂上一层绚烂的、一时难以说上颜色的光彩。稍顷,在五光十色的彩霞簇拥下,一轮微显色彩的、绝非大红的日轮冲破地平线,露出半个笑脸儿。这个笑脸儿,并非很规则的半圆,她的容颜几乎天天不一样。当日轮缓缓升满,紧接着便是壮观的一跃;只有经过这一跃,她才彻底离开地平线。然而在这一跃之前,日轮并非很圆,大多时候是椭圆的。由于持续时间极短,很多人会忽略这个细节。当日轮跃离地平线后,刹那间便光芒四射,群峰尽染,天地间顿时生机勃发。此时,山下的人们则会看到抱犊寨丹峰凝辉、峭崖溢彩的壮观景象。</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