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b>在景色秀丽的绥芬河畔,坐落着一所百年学校——东宁市实验小学。她诞生于风雨飘摇的1910年,为闭塞边关燃亮了第一盏文化烛火,成为代代东宁人的精神摇篮。学校占地23150平方米,建筑面积9484平方米,有43个教学班。教职工132人,在校学生2355人,高级教师27人,一级教师69人,二级教师34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专业结构配置合理,设施完备,环境整洁,文化气息浓郁,是一所省级一类标准化学校。</h3><h3></h3><h3> 实验小学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以“把学校办成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钟爱的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浓厚的创新意识及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的省级示范校”为办学目标。学校精心打造校园文化,从课堂教学到活动开展,对学生进行广泛自主创新教育,为孩子的素质培养、终身发展奠基。</h3> 而今,百余年过去了,回首凝眸,几代实小人不忘初心,矢志不移的辛勤努力,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展评活动先进学校”、省文明单位、省十佳美德阳光学校、省“群众最满意单位”、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先进集体”、省“优秀少先队集体”、牡丹江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牡丹江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牡丹江市“军警地共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br> 一百年栉风沐雨,一个世纪桃李芬芳。实小人将传承百年精髓,创新发展,努力打造精品特色学校,创办人民满意教育,让实验小学成为孩子们放飞理想的乐园! <h3> </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风劲正是扬帆时</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宁市实验小学 张慧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师范学校毕业后,张慧超老师始终把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信服的好老师,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但在一次一次地学习培训中,她有幸聆听了李吉林、贾志敏、支玉恒、周一贯、魏书生等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的讲座,感受了窦桂梅、薛法根、王崧舟、周益民、管建刚等全国名师的课堂教学。她的思想发生了转变,特别是参加了在江苏省南通市举办的黑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助力培训和牡丹江市语文骨干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培训班的学习后,她认识到语文教师承担着更大的历史使命——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奠基。<h3> 教师仅有专业追求是不够的,还要在行动上拥有专业探索精神…… </h3><h3> 教学的主战地是课堂,但作为语文教师,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在教学中,她和学生大胆地对现行教材进行增删取舍,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篇章的积累量。她现在所带的班级学生积累了1000多条成语,100多个寓言故事,300多首唐诗宋词,1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更重要的是,她将读书的视野从课文引发开去,从文学的视野走向人文的视野,走向文化的视野,把读书作为学生重要的语文学习过程。学生不但积累了大量语文知识,而且在书籍的人文熏陶中建构精神世界,形成健全人格。</h3><h3> 她还将语文课引向自然,引进社会,引进生活,引进时代,着眼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拓展学生的生活领域,扩大学生的视野。她邀请学者、教师家长为学生讲座;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劳动;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活动;她还创编了一系列的课程《中国传统节日课程》《走近萧红课程》《四季课程》等。</h3><h3>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凭着对教育事业的那片痴心、苦心和一片丹心。她所带的班级得到了家长、同事的认可。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省级优秀教师、市级优秀教师标兵、市级优秀教师、县级优秀教师、省级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市级语文学科带头人。2011年教师节期间她的光荣事迹还在东宁电视台播出。</h3><h3> 成长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她对教师职业的爱和对事业执着的追求。每一张证书都包含着上级行政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及同伴们对她的肯定和鼓励。昨天已经过去,未来在于耕耘。她会一如继往地爱这神圣的教育事业,用一颗淳朴的心灵感受着人民教师的平凡,用爱筑造师魂,奉献满园桃李。</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创新铸就辉煌 爱心成就梦想</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东宁市实验小学 张瑛</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有一种爱叫师爱,却无声。她仿佛是春夜里的细雨,虽风光无限,但润物无声;她如同涓涓细流,虽不宏大,但却清彻心扉。</h3><h3> 1996年7月,身负母校对学子的重托,怀揣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心承为家乡的孩子奉献一生的信念,她走进了教师的队伍。二十几年里,她用爱心托起希望,用责任成就学生最美的梦想,用创新铸就了事业辉煌,在小小的三尺讲台上成就了她大写的人生。她就是默默无闻地工作在教育最前线的东宁市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张瑛。</h3><h3> 一、创新实践 铸就辉煌 </h3><h3> 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教学是她一生的追求。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她经历了教育课程的改革,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创新,每一步,她都紧紧跟上,绝不允许自己掉队。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多年的苦思冥想,多年的摸爬滚打,她练就了过硬的教学本领,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教学中,她时而激情四射,时而幽默诙谐,在她的课堂上,常能听到孩子们面红耳赤的争论或者是一串串欢快的笑声。她的兢兢业业,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和领导们的高度认可。示范课、引路课、竞赛课,领导多次把重任交到她的身上,而她也干劲十足,自我成长的同时,也带着更多年轻教师一起成长。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优秀教师标兵等荣誉称号,是对她的肯定,更是她继续奋进的动力!</h3><h3> 二、爱心教育 成就梦想</h3><h3>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她,对于学生的爱,无需自我提醒,自会润物无声,因为,这份爱,发自她的内心 ,就流淌在她的血液中。岁月匆匆,逝者如水,蓦然回首,二十几年,从青春到中年,她一直坚守在班主任的岗位上,辛苦却快乐。因为她知道,这是离孩子最近的地方,站在这里,她心中那喷薄欲出的爱,才能找到最温软的沃土。 </h3><h3> 二十几年来,笔墨春秋,书写了她教书育人的喜怒哀乐;讲台岁月,浸透着她不懈追求的挚爱深情,演绎着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情景。每天,她早早来学校,和同学们一起上早自习;课堂上,她和孩子们亲密互动,角色在老师和同学之间自由切换;课下,她又坐在孩子们中间,与她们倾心交流,俨然他们的大朋友。哪个孩子的指甲长了,哪个孩子的衣服单薄了,哪个孩子跟同学闹了小别扭,哪个孩子心理上有了小波动,她都会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解决。孩子们对他,从敬畏到依恋,偶尔不自觉冒出的一句“妈妈”,让她觉得,这份工作,是那样美好。</h3><h3> 二十几年的经验告诉她:成功的教育,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所以,她的工作不仅在校内,更延伸到了每一个家庭。渐渐地,家长们也依赖上了她,从教育的烦恼到生活的琐事,都愿向她倾诉。一声声张姐,喊出满满的信任,也抵消了她所有的辛苦。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的光荣称号也落在了她的身上。</h3><h3> 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每当她看到孩子们稚嫩的脸,听到孩子们欢乐的声音,她都幸福满满。她用她的职业良心,换来了她对孩子们的爱心,她的爱心成就了她的梦想,她的创新铸就了事业辉煌。</h3> <h3> <b>丹心化作春雨洒 换来桃李满园香</b> </h3><h3> 东宁市实验小学 管晓菲</h3><h3><br></h3><h5> <b>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好老师。<br> 五旗引领,五徽创优,当好引路人。”</b></h5><h3> 二十余年的风雨兼程,她始终坚守信念,满怀热情,用自己的知识、智慧、人格引领着学生们一同成长。在学校“五旗引领,五徽创优”德育活动中,她追求卓越,处处争先,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用良好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用扎实的学识,给学生们奠定坚实的基础;用广博的仁爱之心,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h3><h3> <b> 以身作则,做好学生表率</b></h3><h3> 生活无小事,处处是教育。要求学生做到的,她会先做到。教育学生讲究卫生,她会率先捡起地上的纸屑;学生帮忙捡起掉落的书本,她会微笑着说“谢谢”;黑板上的板书,她总是写得一丝不苟……在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中,她努力做好学生的表率,用良好的师德形象影响学生的人格。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h3><h3> <b> 以爱为桥,搭起育人之路</b></h3><h3> 当你真诚地付出爱时,就会收获无数的感动与幸福。天冷了,提醒孩子们多穿衣服;学生生病了,帮助他寻医问药;为了备好每一节课,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批改学生的作业,常常来不及吃午饭;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她捐款捐物帮扶贫困生,走进社区、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她深信,爱是一种传递。你看,一批批小小志愿者正追随着她的脚步,共同前进在爱的路上。 </h3><h3> <b> 科学管理,创建优秀班级</b></h3><h3> 在班主任工作中,她虚心学习优秀班主任经验,勇于探索新的班级管理模式,不断归纳、总结,组建优秀班集体。民主选拔、认真培养学生干部,让他们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善于鼓励与欣赏学生,增强学生的进取精神;加强家校沟通,形成强大教育合力;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孩子们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都有出色的表现,获得了骄人的成绩。此外,她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作文比赛,学生所写的作文已在省级报刊《提前读写报》上发表了20余次。通过不断的努力,悉心的教育,她所带的班级正在一步步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h3><h3> <b> 勤学苦练,铸造优良素质</b></h3><h3> 知识和能力是教师在讲台上赖以立足的两根支柱,缺一不可。作为教师,就要勤奋学习,苦练教学基本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和工作能力。近年来,她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牡丹江市第四届班主任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县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中获得个人全能奖;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教学、演讲等竞赛,均获得优异成绩,赢得了学校和家长的好评,也为自己赢得了荣誉。曾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十佳美德阳光教师”、名师作者群体成员,牡丹江市优秀班主任、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教学新秀,东宁市优秀教师、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h3><h3> 努力是奇迹的另一个名字。虽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她走过的每一段路,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能折射出生命的价值。讲台催人老,粉笔染白头,但她却无怨无悔,矢志不改,耕耘不辍。她坚信: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一颗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心,足以让她的人生写满精彩! </h3> <h3> 实验小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德育工作。积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军营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h3><h3> 学校紧紧围绕活动育人为主线,夯实行为规范教育。归纳学生日常行为形成48个好习惯标准,开展好习惯之星、文明小标兵评比;以传统节日、纪念日主题活动、一班一品竞绚丽、校园艺术周、关爱留守儿童等为载体,让学生们渐渐懂得真、善、美,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有责任、有担当、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h3><h3> 创新开展实践育人。开展以“珍爱和平,共筑友谊”为主题的中俄游学活动,组织优秀学生跨出国门,远赴俄罗斯远东地区符拉迪沃斯托克,跨越国界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扬帆学海树立全球视野奠定了良好基础。</h3><h3> 补齐家庭教育短板。成立家长学校,对家长倡导德孝、友善、勤俭、诚信好家风建设;向家长传导先进教育理念,引导家长把好孩子教育第一关,增强积极健康正能量。</h3><h3> 小小雏鹰在少年警校中茁壮成长。1992年,我校创办了东宁市第一所少年警校。军训、深入军营体验、野营拉练、走访抗战老兵等活动的有效开展,让孩子们懂得:雏鹰不经历狂风骤雨,怎能飞上万里苍穹!小小少年,不经历艰苦磨炼,又怎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少年戎装 壮志雄心 励志人生”,我们深信实验小学少年警校之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h3><h3> 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的逐步完善,使我校德育工作已创出新局面,让学校向着更具特色、更加阳光、更有魅力的目标迈进!</h3> <h3> “掬经典之水滋润心田,撷阅读之花陪伴成长”。自2008年以来,东宁市实验小学以文化经营学校, 用发展提升品牌,组织开展了“经典诗文诵读”的特色教育,让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深入每个人血脉,不仅给师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继承民族智慧的平台,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h3><h3>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唐宋诗词三百首》如春雨润物般润泽着师生的心灵;走廊小书架、室内图书角、古色古香的文化长廊和文化墙、典藏丰富的阅览室,是师生快乐阅读的小天地;亲子共读、读书漂流、汇报交流成为一泓清泉传递着校园书香。 </h3><h3> 诵经典、吟诗文、书翰墨、塑人格。师生诵有所得、积极参与并乐在其中。2012年夏,实验小学《古文音韵》节目,受邀登上了黑龙江省“喜迎十八大农民专场演出”的舞台,受到观众和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2013年11月,我校选送的《诵中华经典,做君子少年》诵读节目在县宣传部举办的“诵经典.品书香”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同年,我校教师代表东宁县参加牡丹江市国学院承办的“亿龙杯——中国颂、民族魂、家乡颂”知识竞赛,榜上有名。2015年5月,在东宁市演播大厅举行了“古文音韵,照亮人生”国学经典诵读专场汇报演出,内容精彩纷呈,展示了国学经典的无限魅力。2015年12月,“立心时代正当时”教师读书汇报活动在市演播大厅绽放异彩,读书俱乐部的老师们从读书的困惑、收获、成长三个方面,对读书经历进行了汇报,此次汇报有深度、有高度、有内涵,真实再现了实小教师徜徉书海的幸福与快乐。</h3><h3> 生命短暂,梦想常在,而文字又是离梦想最近的地方。在与文字相伴的日子,我们带着孩子们一路探索,一路前行,盼望着每个生命因读书而如期精彩绽放!</h3> <h3> </h3> <h3> <b>扬科研之帆 谱教育新篇</b></h3><h3><b><br></b></h3><h3> 我校把“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不断强化教育科研管理,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厚植教师理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推动了师生的共同发展。</h3><h3> 积极为老师们创造条件走出去,开阔视野、博采众长、积淀底蕴、反哺实践,早见静水流深。</h3><h3> 做实做活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拜师结对,让艺与德共进,薪与火相传;组织综合素质大赛,让校园处处增添活力;党员骨干示范课,彰显榜样的带动作用;还有课题研究课、一年级课堂教学开放周、“新六能”课堂教学研究汇报、教研组集体备课、校际间“落实核心素养,优化学本式成长课堂”研讨课等系列活动,为每一位教师营造一个成长的环境,创设一个发展的空间,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实现学校校本教研有特色,教师培训有模式,德育育人有成果。</h3><h3> “十二五”期间,我校承担的一个国家级课题和四个市级实验课题已顺利结题,并继续开展“十三五”四个市级课题的实验研究。教师多次在各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奖,有多篇科研成果获国家、省级以上奖项,有55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h3><h3> 团结奋斗实小人秉承着“奋斗”这一时代主题词,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更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h3> <h3> 实小始终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艺体教育的全过程。充分挖掘艺体教育的潜能,拓展艺体教育的空间和方式,强化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注重教学与艺体活动相结合。认真推进艺术教育“2+1”活动,让器乐走进课堂;积极有效落实省体育速滑传统校的有关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绘画、书法、合唱团、器乐、篮球、足球、轮滑、速滑、棋类、口才、英语口语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身体素质。</h3><h3> 实小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健康心理,给予学生温馨的心灵空间。实小的艺体工作焕发着夺目的异彩,生发着无尽的情趣与魅力,在艺体教师精心地培育下,艺体之花香飘满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