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3月10号下午,我有幸参加了德州市的青岛版数学教材培训,三年级下册教材的重点分析在孙凤武老师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讲解下让人获益匪浅!</h3> <h3>首先,孙老师简要的说明了本册的教学结构和教学单元,分为八个单元,两个智慧广场,两个实践活动,共21个教学点。</h3> <h3>第一单元,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h3><h3> 本单元共三个信息窗,对接三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的知识内容,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教学基础,注重知识的迁移转化和提升适时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在理清算理的基础上提升算法,让计算回归到数的本质上来。此外注重怎样进行估算和理解估算的意义,注重学具的引导作用。</h3> <h3>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h3><h3> 本单元共一个信息窗,先认识对称现象,再认识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感受对称的美,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创新意识,借助学具课件等让学生明确对称轴的图形特点,感悟数学的对称美。</h3> <h3>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h3><h3> 本单元三个信息窗,窗一可以迁移第一单元信息窗一的学习方法,相信学生,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自我优化渗透转化的思想。窗二为教学重点,通过点子图数形结合,来理解算理,提升算法,从而列出竖式。窗三可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提升算法,强调进位。</h3> <h3>第四单元,绿色生态园,解决问题。</h3><h3> 本单元两个信息窗,主要内容为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计算的实际应用。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题意,学会梳理条件。窗一的教学借助学具理解思路,注重解题方法的提升。窗二以梳理信息为重点,教师出示表格形式,让学生填写。通过本单元教学提高孩子们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严谨和理性精神。</h3><h3> </h3> <h3>第五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h3><h3> 本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信息窗,分别为面积的意义和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周长和面积的比较。多利用学具,不依赖课件,借助生活经验,让学生建立面积的表象。引领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通过拼摆展示提升方法,通过想象观察进行转化找关系从而推倒公式。借助具体问题让学生感悟周长和面积的不同。</h3> <h3>第六单元,年月日</h3><h3> 本单元有两个信息窗,分别为24小时计时法和认识年月日。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钟表模型,长条格子图等直观建构24小时计时法的表象,借助年历卡,让学生增加对年月日的理解,知道大月小月,特殊月及平年和闰年。</h3> <h3>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h3><h3> 本单元共两个信息窗,分别为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在具体情境下,认识和建构小数,建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借助单位换算,理清算理,关注小数意义。</h3> <h3>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h3><h3>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收集数据,学会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从而作出决策。引领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让学生感受统计的实际价值。</h3><h3> </h3> <h3> 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让我更加明白了,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理解编写者的意图,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明线和暗线,搞清楚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经历学习的过程,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