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故乡麻丘近35年了。<div>故乡留给我最深的记忆就是:广袤的绿色田野、街镇东面的从南往北流淌的小河及河上面的小桥、小河边的小车站和电影院、宝塔村的蜚英塔,以及沿途经过电台,罗家集,中途还要爬个高坡的、通往莲塘或南昌的那条长长的沙地马路……</div><div><br></div> <h3>相信在麻丘中学读过书的人绝大多数都知道蜚英塔,当时我们都称它为‘’宝塔‘’,离麻中不远,我记得读初中时曾和同学们一起骑自行车去过那里并爬上去过。现在它还耸立在那,仿佛一直在诉说着麻丘的历史。</h3> <h3>还记得这条马路吗?最早时是条沙子路,后铺水泥了。在瑶湖大桥通车前,这条路是从南昌或莲塘通往麻丘的必经之路。不管是坐在一路颠簸的中巴车上,还是冒着一路灰尘骑在自行车上,只要走到这,心就亮了,因为走完这条路就到家了!</h3> <div>时过境迁,随着麻丘划规高新区管辖、随着瑶湖大桥和昌万公路的兴建、随着通往瑶湖的地铁的通车、随着航空城和飞机场的落户,如今,麻丘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div> <h3><font color="#010101">航空城落户麻丘,洪都集团将整体迁至麻丘。</font></h3> <h3>瑶湖机场2016年投入建设,2018年4月将投入使用。</h3> <h3>伴随着故乡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房屋被拆迁,大批农田被征用。</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我家老屋原来所在位置,老屋没了,屋后的菜园及池塘没了。每次回到故乡再也难觅儿时的玩伴、难碰前后左右邻居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个位置是原来的小汽车站,大约1996年就被拆掉了。记得在我外出求学期间、一家三口回乡探亲期间,父亲总是眯着笑眼,老早就站在这等着我们,一辆车一辆车地寻着我们的身影,还记得下车后小儿子边叫着‘’爷爷‘’,边向父亲跑去,父亲面露灿烂笑意时的场景。一晃父亲就离开我们15年了。</font></h3> <h3>街镇东边的小河已没有往昔的灵气</h3> <h3>河上面的小桥也丝毫找不到原来的模样。</h3> <h3>这是我家原来的责任田所在地,现已被临时用作过渡房的工棚所占据。</h3> <h3>这块地是原来生产队里的鱼塘,每次过年前都要抽干塘里面的水抓鱼,每家每户分鱼过年。后来又变成耦塘,现在被周围居民菜地所代替。</h3> <h3>这栋房子是生产队旁边的麻丘公社粮管所职工的福利房,这在70年代已属很奢侈了,我每次在劳作期间起身擦汗时看到这栋房子时,心中就会平添继续奋斗下去的勇气。</h3> <h3>儿时记忆中的故乡‘’沦陷‘’了,现实面前的故乡在城镇化。城镇化的车轮还在滚滚向前,将儿时的故乡‘’碾压‘’得支离破碎。麻丘,我的故乡,你开发的速度能否再慢一点,慢一点,记忆中的田野、小路在慢慢消失,我怕归乡的游子找不到回家的路。</h3><h3>然而时代在发展,历史在进步,故乡日新月异的快速变化还是牵动着麻丘人的心,离乡游子在他乡能感受得到留在故乡的亲人的幸福,同时为身为麻丘人而感到骄傲!</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