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摄影之旅-孟加拉(上篇)

啄木鸟

<h3>  我们到各地旅行,镜头一般都是会聚焦在美景、美女和美食上,拍些美好轻松的异域风情供大家欣赏,但此次去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孟加拉所拍的景象就绝然不同了,这也是只能在孟加拉才能拍得到区别于以往的照片。每年的一月份孟加拉国有一个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朝圣节",2018年1月我跟随嘉兴摄影界的大咖们专程赶赴孟加拉国去拍摄这盛大壮观的场面。孟加拉国人民虔诚的信仰、原始的劳作方式、贫穷的困苦生活等多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场景,使摄影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是世界上独特的人文景观。</h3> <h3>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世界经济战略最早举手投赞成票的是孟加拉国,在今天也是一带一路实践中最早的受惠国。孟加拉国全称为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位于印度洋孟加拉湾之北,也是南亚一个大国,七十年代前属于巴基斯坦,俗称为东巴,我记得好像是在1971年东巴宣布脱离巴基斯坦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它的疆域东南与缅甸为邻,其他都与印度连接。孟加拉国土面积147570平方公里,大小如广东,人口却达1.6亿,密度达到1100人/每平方公里,是我国广东省的1.5倍,现社会状况和50年前的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经济基础薄弱,各种资源馈乏,生产方式原始,城市设施落后,使人民生活在脏乱不堪、拥挤破烂的环境之中,极大多数的孟加拉人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现在被列为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也同时被排进了世界上50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但抛开贫穷而言,孟加拉人民是善良淳朴热情好客的,孟加拉人只要看到镜头对着拍摄大都会积极配合,更有抢镜者会摆出各种姿态招你去拍,国内摄影人热衷于远赴孟加拉去拍照,并不是哪里有无限风光,只因在极其十分恶劣的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原始的劳动方式所呈现出来的画面太振憾了,真是摄影人难得一遇的好题材。</h3><h3>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交 通</h1> <h3>  熙熙攘攘、杂乱无章、破旧不堪、垃圾满天,是踏上孟加拉国土的第一印象。首都达卡人口为1500多万,中心城区居住着700多万居民,而整个城市的道路面积只占7%。(巴黎25%的面积是公路,而在华盛顿特区,这个比例占到了40%。)整座达卡城只有60个红绿灯还不能全部工作,可见之道路的拥挤状况了。</h3> <h3>挣先恐后</h3> <h3>破旧的双层巴士</h3> <h3>在码头候客的三轮摩的</h3> <h3>三轮摩的是最快捷的交通工具</h3> <h3>花枝招展的人力三轮车是达卡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h3> <h3>装个大喇叭就是一辆简式的宣传车了</h3> <h3>在这无序混乱的交通中警察总算还能找个站立的空档</h3> <h3>无奈的交通警察</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贫民窟</h1> <h3>  据导游介绍说达卡有四百多万贫民没固定住房居住,他们只能选在有空地的河道和铁路的两旁,支一个简易的屋棚,利用废旧塑料布盖顶挡风遮雨,这么简陋的屋棚就是一家人的全部所在,棚内几乎无其它器物,唯一算是家产的就是一套锅碗盆罐。我们到达卡市区探访的第一个贫民窟是座落在河边,屋棚搭得一间挨一间,留下一条勉强够俩人擦身而过的小道,我们需要避开屋檐的磕碰,闻着五陈怪味,挤过依门闲聊的人群,才能到达已脏乱不堪的河边,还算宽的河面可能不是雨季,只见浅浅混浊的的河水中还有人在洗涤,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反而见不到一位在犯忧愁的人,看到的是三三两两坐在聊天谈笑风声,小孩子在河边跑来跑去玩耍的快乐场面,他们並没有被眼前的一切艰难而感到难过,也许他们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生下来就是应该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所以都习以为常了。</h3> <h3>贫民窟里捡柴火的小孩</h3> <h3>这pose摆得酷极了</h3> <h3>贫穷并没有给贫民窟的儿童带来太多的阴影,映在脸上的笑容和我国的儿童一样灿烂。</h3> <h3>老妇的目光炯炯有神</h3> <h3>贫民窟的小孩有玩羽毛球超过了50年前我们的童年</h3> <h3>摆摊卖玩具的老者</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沙石场</h1> <h3>  我们从达卡去吉大港途中来到了梅克纳河畔的沙石场,一条条满载沙石料的铁船沿河停满,往岸上卸货的人们排成一队队川流不息地上下船,如此密集的人力搬运只有在孟加拉还能看到,用最原始的蚂蚁搬家劳作方式形成的场面真够壮观的了。</h3> <h3>通过水运到达的沙石料没有卸货的机械设备,全靠一顶一筐搬运上岸。</h3> <h3>按这么密集的搬运方法真不会比机械装缷慢多少的。</h3> <h3>顶技了得的年青人可以放开两手奔跑呢</h3> <h3>年长者只能慢一拍了</h3> <h3>倾倒一筐发一个筹码</h3> <h3>又完成一筐后的开心一笑</h3> <h3>给在沙石场上工作的父母送餐</h3> <h3>午餐就在现场手抓解决了</h3> <h3>大人干活,小孩在沙石场上由大带小。</h3> <h3>等待着父母下工</h3> <h3>休息下来的欢聚</h3> <h3>小小年纪已顶着一盘小食在向赶工的人兜售商品了。</h3> <h3>沙石场上也有配套的小卖部,守着小店的老板要比在搬运沙石的人清闲得多。</h3> <h3>我们团友摸出糖果来害得他们停下工作来争相索讨</h3> <h3>吃到一稞糖果了</h3> <h3>这么辛苦的工作也不是人人有得做的,闲着无聊的人就站在一旁看热闹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吉普赛人</h1> <h3>  在路途中袁老师突然发现有一群吉普赛人在不远处活动,这是一个可遇不可求机会,我们立即下车赶往搭棚于田间的游居点。吉普赛人和孟加拉人的区别是居住方式不同,孟加拉人虽穷但还是会找个群居的地方搭筒易屋棚作固定居住地。吉普赛人则不守安稳,他们居无定所,四处奔波游荡,到了一地需要休息了一班人马就会选择个有水源的地方,临时支个架搭个帐篷,一家大小就安顿住下来了,稍作停留几天后再转他乡而去。</h3> <h3>经不起风吹但能免遭雨淋的油布棚屋</h3> <h3>棚屋有池塘方便生活</h3> <h3>饮水洗刷都是在一池水中解决的</h3> <h3>空下来还可垂钓娱乐</h3> <h3>钓上一条鱼成了美食</h3> <h3>吉普赛小伙子</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砖 厂</h1> <h3>  大巴载着我们一行前往吉大港沿途看到最多的工业是制砖厂,这可能和市场需求有关,制砖的技术含量不高,无须高端的机械设备,只要简单的劳动就能完成一个产品,这完全符合孟加拉的国情。制砖厂的规模都不大,一根不太高的烟囱,脚下一排露天轮窑,比我国七八十年代的制砖厂要小的多了。</h3> <h3>第一道工序打泥胚可能是唯一的机械化了,出来的泥胚就需要人工搬运了。</h3> <h3>泥胚用土也是靠头顶运来的</h3> <h3>制砖、晒砖是最原始的方式。</h3> <h3>堆、卸轮窑的运输是用孟加拉人不太擅长的肩挑方法来完成的。</h3> <h3>窑工</h3> <h3>砖厂的接班人</h3> <h3>在砖厂玩也会很开心</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盐 厂</h1> <h3>  纯手工制作的产品放在我们社会上是一件值得一炫的事,证明产品工艺到位,产品质量独特,产品价格高涨,世界名品中有瑞士的手表、意大利的皮鞋,我们上海有定制手工西服等等,在孟加拉手工制作的产品太多了,创汇的主打产品工业盐就是纯手工打造,上乘之品的盐不是放在海边盐场晒出来的,而是把粗粒盐运到盐厂里去水过滤,工人就浸泡在盐水池中一道一道筛选淘出盐来的,可想而知这制盐过程中对工人的危害和艰辛,但这只是工业原料而已,所交易的价值肯定是很低廉的,可见之孟加拉的劳动力真是太不值钱了。</h3> <h3>盐船</h3> <h3>卸货</h3> <h3>脚步</h3> <h3>计量</h3> <h3>发筹</h3> <h3>淘盐</h3> <h3>休息</h3> <h3>出货</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 市</h1> <h3>  只吃牛肉的伊斯兰教人口占孟加拉总人口的86.6%,由此市场上牛肉的需求量就是最大的了,因而产生了前端的供应链&quot;活牛市场&quot;,我们毎到一个牛市都是存栏满满,交易活跃,据导游介绍说牛市里的牛主要来自于印度,因为当地实在太穷了,牛都养不壮,出肉率太低了。</h3> <h3>这头可能是当地牛</h3> <h3>个大的都是印度来的牛</h3> <h3>讨价还价</h3> <h3>交易成功后轻松写在了脸上</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鱼 市</h1> <h3>  孟加拉国紧邻印度洋,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鱼业资源,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得鱼成为民众最消费得起的菜品,我们去的鱼市都是在码头一起的,鱼船一靠岸就抬上一筐筐刚捕获的鲜鱼,人们争相选货,热闹非凡。</h3> <h3>捕鱼人</h3> <h3>等候鱼船靠岸上货</h3> <h3>一筐一筐的鲜鱼上市</h3> <h3>水上直接交易</h3> <h3>鱼市里人头攒动真是热闹</h3> <h3>象拍卖一样叫价</h3> <h3>老少之争</h3> <h3>打冰,为储运者配套。</h3> <h3>购货老板带专业送货的人上车</h3> <h3>结帐</h3> <h3>我来看看</h3> <h3>完成一笔卖买后的高兴劲</h3> <h3>闲来摆个pose</h3> <h3>颇有威望的老者</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科克斯巴扎尔海滩</h1> <h3>  科克斯巴扎尔,孟加拉国东南端的港口城市,座落在孟加拉湾,北距吉大港150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为军事基地,北、东、南均为丘陵环抱,西面为海滩,长110公里,为世界最长海滩之一,这里有能让人们同时观赏到日出和日落景观的沙滩,看得到最具孟加拉特色的月亮船,也是我们此行唯一能欣赏到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现在也算是孟加拉国的一处度假胜地。</h3> <h3>鱼港的早晨</h3> <h3>摆渡人</h3> <h3>捕鱼</h3> <h3>出海前的准备</h3> <h3>沙滩是孩子们玩耍的天堂</h3> <h3>小孩们为月亮船平添了不少情趣</h3> <h3>一群少年在余晖映照下的玩姿</h3> <h3>大海之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