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 千年古镇 乌衣老街

刘祥宁

<h3>  老津浦铁路由浦口始发,一路向北,出了南京进入安徽地界,第一站就是乌衣站。乌衣是皖东名闻遐迩的千年古镇,早就听说还有一条老街。现实版的古镇和老街又该是怎样呢?昔日的繁华依然还在吗?百闻不如一見,还是亲自走一趟,感受一番吧。</h3><h3> 地铁三号线到林场,换D13一611到宁滁换乘中心,登上滁108路经10站到三岔路站下,向北沿康泰路前行,步行10分钟3里路,过了津浦铁路涵口,就是乌衣大街街口,新刷的标语</h3><h3>“清流河畔青石街 乌衣古镇欢迎您”赫然醒目。</h3><h3>正巧遇到一位抱着孩子的美女,请她为我拍了一张照片。到此一游,有照为证 。</h3> <h3>乌衣老街</h3><div>乌衣老街,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乌衣镇,是一条古老的商业街道,距离滁州城17公里。老街全长约1500米,街道为条石铺地,两边商铺林立,鳞次栉比。有饭店、旅馆、布店、日用品商店、五金电器商店、书店等。老街紧靠清流河,大多前店后坊式结构。街市有范巷、大小桥口、猪市巷、柴行巷、澡堂巷等街巷。由于年年受清流河水淹,目前,街面商店已经全部迁移,只留下原始古老的街道、房屋留在原地。当地人称“乌衣老街”。</div><div><br></div> <h3>老街地理</h3><div>乌衣老街,位于滁州市南谯区乌衣镇东北1.5公里处,滁州市与南京市之间。坐落在滁州市境内第二大河流——清流河河岸上;与津浦铁路、清流河成“川”字形排列。东临清流河河床,西与京沪铁路隔湖塘相邻,距离滁州城17公里。老街西街紧靠西山,地势略高,与南谯区担子乡接壤。东街与京沪铁路几乎相连,距离不过几十米。老街过清流河为乌衣小街,小街与老街并存,与来安县三城乡毗邻。</div><div> 沿康泰街北行10分钟3里路</div> <h3>老街历史</h3><div>乌衣老街始于南唐。老街所在地,原为用于传递军事情报的烽火驿路。以后,由路发展成为村巷,再由村巷发展成街巷,街巷发展成为集市,集市以成街镇。</div><div>公元937年,南唐建都金陵(今天的南京)。由于南唐江北尚有十四州需要军事占领与行政管辖,尤其十四州中的滁州、濠州(凤阳)、泗州(盱眙北)、庐州(合肥)、楚州(淮安)、寿州(寿县)、光州(潢川)、黄州(黄冈),这些南唐辖地的军事情报传递,需要一个快捷的便利通道,于是,在滁州城北开凿清流关,以此作为金陵过江直通江北的烽火驿路。设十里一个烟火墩,墩与墩之间以狼烟为号,一有敌情便在墩上燃放狼烟,以此传递敌情。沿路又设立驿站,预备马匹供官方人员往来和平常文件急递。此时的乌衣只是一个清流岸边的小村庄,村庄两边住门户中间通道途,当地人习惯称这种有路从村庄通过的为“街巷”。当时的乌衣被称作“乌衣巷”。</div><div> 以后,宋、元、明、清各朝代便在此基础上建立递铺,供官方文件与朝廷官员往来休息住宿。特别是明代,朱棣迁都北京,仍将一江之隔的南京作为留都,两京之间的官方往来密切频繁,使乌衣有了更大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清代,乌衣街成了滁河北岸商业贸易人口数量最大最多的街镇。</div><div> </div> <h3>清流河</h3> <h3>津浦线铁路涵口</h3> <h3>乌衣大街街口,全长1500米</h3><h3>清流河畔青石街 乌衣古镇欢迎您</h3> <h3>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乌衣旅社</h3> <h3>文革标语仍清哳可辨</h3> <h3>网上盗图</h3> <h3>青石板路面已不是老古董了</h3> <h3>原来作路面的条石,现用作水沟的沟沿了一</h3><h3>这是一位原位民透露给我的</h3> <h3>老标语隐约可见一</h3><h3>抓目举纲是线路</h3> <h3>当年的邮政所现改作小诊所</h3> <h3>昔人己随拆迁去</h3><h3>老屋闲载空悠悠</h3> <h3>税务所</h3> <h3>税务所旁的古井,已废弃</h3> <h3>白露发廊</h3> <h3>供销社</h3> <h3>小瓦老屋</h3> <h3>老街一角</h3> <h3>青砖小瓦马头墙</h3> <h3>二层小楼</h3> <h3>农机门市部</h3> <h3>清流河渡口</h3> <h3>当年渡船盛况一网上盗图</h3> <h3>清流河一老街一津浦线,三位一体,成“川"字形,由南向北一字排开</h3> <h3>津浦线火车呼啸擦老街而过</h3> <h3>银行</h3> <h3>老人活动室</h3> <h3>废弃的“滁州四塑”厂房</h3> <h3>由与老街平行的后街返回铁路涵洞</h3> <h3>后街没景致,只見火车阵阵而过</h3> <h3>返回老街街口,欲寻找乌衣火车站,被告知早已拆除,荡然无存,遣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