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贺兰山插旗口向南不远有一个小山沟叫鹿盘沟,沟的南侧山坡现存一处西夏离宫古遗址,临沟的另一面就是依山而建的鹿盘寺,东距沿山公路13公里,据史料记载,它始建于清朝时期,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曾有百十平米的平整地面,建成前、中、后三座佛殿,塑佛像,置钟鼎,一应俱全,它依山傍水,松柏参天,风景怡人。1985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h3> <h3>日前,银川市民王景武先生和记者联系,经过其40年的潜心研究和实地勘察,多种证据和佐证表明,成吉思汗就埋在贺兰山插旗口。</h3><div> 如果这一说法属实,无疑是一个轰动性的发现。</div><div> 据王景武先生介绍,从1971年开始,他便开始研究和了解蒙元历史和寻找蒙元时期失踪的元陵和成吉思汗墓。1989年,王景武毅然辞去地质部门的工作,从此踏上寻找揭秘蒙元历史的道路</div> <h3>40年来,王景武通过不断印证和实地勘查最终得出结论,元上都就在贺兰山。这是揭开成吉思汗墓的一个前奏,也是佐证成吉思汗就葬在贺兰山。</h3> <h3>。左侧卧一白虎(山形天然如白虎,稍加修饰),大有藏龙卧虎之意境。</h3> <h3> 史料记载,在八思巴死后,忽必烈对藏佛疏远,开始推崇道教。这个墓区又受道教思想的影响。陵右侧有青龙,左侧有白虎,符合帝陵的特征,含义:藏龙卧虎。</h3> <h3>一条青龙卧山间</h3> <h3> 史料记载,皇帝两都巡幸时在上都祭祀修建陵墓,可知贺兰山上都附近有蒙元陵墓群。</h3><div> 从百(拜)寺口遗址周围的环境和遗址中发现的文物遗址来看,基本肯定是世祖忽必烈之陵,在陵旁有一个山一样的大型敖包。大敖包下有十个小敖包。这是典型的帝陵敖包。陵区建筑面积数万平方米。</div><div> 在陵区内有三座宝塔,塔周围有大批佛殿庙宇。在百寺口附近,有100多座庙宇遗址,在百寺口双塔西侧有62个小灵塔遗址,在山中方塔区域有46个小灵塔遗址,这些灵塔的造型具有明显的西藏喇嘛教风格。</div><div> 史料记载,受藏传佛教影响,元朝国师八思巴在元上都建转世坛城。</div><div> 经过探寻,王景武找到了转世坛城遗址,其前有一碑亭遗址,再向前是一牌楼遗址,两侧是宫殿遗址。如今在遗址中,还可以见到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很短的八思巴文。向左前方是大批宫殿遗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占据整个崮地,崮地下面有一深潭,这是陵区周围的水源地。像这样的帝陵有九座,在忽必烈陵区有陪葬墓数十座,没有坟头,没有碑记,这与传说相吻合。</div><div> 为什么可以肯定它就是忽必烈的陵墓呢?王景武的考证是:</div><div> 从陵墓的整个风格上而言,受藏传佛教的影响,有转世坛城,在62个小灵塔的基座上还有八思巴文。</div><div> 史料记载,在八思巴死后,忽必烈对藏佛疏远,开始推崇道教。这个墓区又受道教思想的影响。陵右侧有青龙,左侧有白虎,符合帝陵的特征,含义:藏龙卧虎。</div> <h3>除此外,在拜寺口沟口北岸的山坡上,耸立着相距百米左右的两座古塔。1986年,宁夏文物管理部门对双塔进行重修时,在塔的顶部发现两幅元代“唐卡”画佛、元代“中通宝钞”纸币、“大朝通宝”铜币等文物,其中有泥塑两面多臂欢喜佛一尊,头戴尖顶帽的喇嘛教铜坐佛一尊,经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宿白鉴定,属于典型的元代雕塑风格</h3> <h3> 据《元史·泰定帝纪》载: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五月,元帝“修佛事于贺兰山及诸行宫”。文献记载与塔顶存放的元代文物得到了充分印证。</h3><div> 王景武认为,忽必烈陵的发现,对印证成吉思汗墓就在贺兰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div><div> 《元史》是这样记载忽必烈陵的位置的:三十一年春正月壬子朔,帝崩于紫檀殿。葬起辇谷,从诸帝陵。由此可知,忽必烈与成吉思汗同葬起辇谷。起辇谷有一个帝陵群。</div> <h3> 《黑水故城》中也谈到:筑城当黑水,想象赫连时。用力疲蒸土,劳心校入锥。一朝归辇榖,千载穴狐狸。斗绝谁过此?惟增谪戍悲。归辇榖在黑水城即贺兰山上都附近。这是真正的起辇谷所在。可见成吉思汗陵在贺兰山上都附近。有狐狸的一说也应正了</h3> <h3> 王景武认为,成吉思汗是1227年盛夏,攻打西夏时因病而死。按照蒙古族过去的风俗,人去世3天内就应该处理,或天葬,或土葬,或火化,为的是怕尸体腐烂,灵魂上不了天堂。因此,成吉思汗去世后就地安葬的可能性很大。现在不少学者认为,成吉思汗就葬在“六盘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h3><div> 不过,王景武强调,经考证,这个六盘山不是固原境内的六盘山。它是指贺兰山里的一个地名。</div> <h3>根据雍正三年的地图,在贺兰山鹿盘寺位置上标志的是六盘寺。直到1941年还叫六盘寺。建国后六盘寺变为陆盘寺,后来又演变成鹿盘寺。在鹿盘寺附近有一灵塔,上面载有:贺兰县鹿盘山普陀寺。由此推断,这里就是六盘山的普陀寺,位置就在贺兰山北段的插旗口。此处正是成吉思汗的陵墓所在地。</h3> <h3> 5月26日,记者在王景武的引领下,来到被称为六盘山的地方,鹿盘寺就建在此处</h3> <h3> 山峰之下,有一山口就是插旗口。出口处有一巨型敖包。旁有10个小敖包。向南距离约3公里处也有一巨型敖包和10个小敖包。两个大敖包高约八米。</h3><div> 鹿盘寺坐西朝东而建,依山傍水,南侧500米左右是六盘沟,东距沿山公路13公里。从残存的遗址中可以看到,六盘寺有前、中、后三座佛殿,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div><div> 在寺庙的附近,不时可以看到地上遗留的瓷片。王景武说,这些瓷片经有关部门鉴定,属于元朝时期。而且可以肯定这些都是官窑生产的。如果不是皇室,不可能使用这些瓷器。</div><div> 在六盘寺前方两侧有两座月牙形山。王景武说,你看,这与相传中的也客斡特克多么的相似。</div> <h3>看见师傅格外的亲切,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h3> <h3>一汪清澈明亮的泉水,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她的历史和将来</h3> <h3> 贺兰山不是一座普通的山,在这里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也许其中就有蒙元帝王的陵墓群。成吉思汗墓,这个隐藏了700多年的迷,会在贺兰山揭开他的真面目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