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学的好更要考的好,很多同学学的还不错但在考场中就是考不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奋斗多年功亏一篑,十分遗憾,那么如何做才能够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在关键时刻不留遗憾呢?为此我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注意事项,供参考,我认为倘若做的好,做到位,不仅可以避免失误,还有可能超常发挥考出意想不到的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一.考前克服焦虑最好的方法——运动疗法</p><p class="ql-block"> 克服考前焦虑症固然有很多方法(如宣泄法、想象法等),但我最推崇的还是“运动疗法”,建议考生在考前三天开始每晚9:00~10:00之间去操场或广场快步行走 6000~8000步左右,适量的运动会促进人的血液循环,转移对高考的恐惧心里,其实人在行走的时候也会在反复思考一些问题,边走边回想老师的叮嘱,临场的战略,自信心就会油然而生!切记不要跑步,不要做剧烈运动,更不能打篮球或踢足球,剧烈运动非但不能纾解压力反而会增加疲劳,还会消耗体力消耗精力,对备考有百害而无一利,尚若在关键时候造成运动伤害会后悔一生!</p> <p class="ql-block">二.赢在考场——临场考试三原则</p><p class="ql-block">1.先易后难原则</p><p class="ql-block"> 答题的策略永远是:“先易后难”,即“先吃肉,后啃骨”!</p><p class="ql-block"> 一般高考的试题布局都是由易到难的的顺序,建议同学们一定要由前到后循序前进,但也有例外,有时也会出现难度跳跃的现象,不少同学纠结于当前的难题(或者是题并不难而是卡住了),倘若咬住不放,会导致后面会做的试题也受到影响。这时我建议要学会先放下“骨头”回头再啃,待把后面的“肉”都一一吃下后,再回过头来啃这块“硬骨头”,这种“迂回”战略,会鼓舞自己越战越勇,不过要在“骨头”题号上用铅笔做上标注,这样便于回过头来寻找先前放下的“骨头”,节约查找时间。</p> <p class="ql-block">2.先熟后生原则</p><p class="ql-block">拿到试题首先要通览全卷,即先侦查一下,可以得到许多有利的积极因素,也会看到一些不利之处。对后者,不要惊慌失措。应想到试题偏难对所有考生也难。通过这种暗示,确保情绪稳定。对全卷整体把握之后,就可实施先熟后生的策略,即先做那些内容掌握比较到家、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题目。这样,在拿下熟题的同时,可以使思维流畅、越战越勇超常发挥,达到鼓励自己拿下中高档题目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3.先同后异原则</p><p class="ql-block"> 就是说,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思考比较集中,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高考题一般要求较快地进行“兴奋灶”的转移,而“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的跳跃,从而减轻大脑负担,保持旺盛的精力,特别针对理综此法非常实用。</p> <p class="ql-block">三.用好草稿纸</p><p class="ql-block"> 草稿纸与试卷同等重要,拿到草稿纸后请先按长宽方向各对折两次,得到正反面32块区域,然后按顺序使用,一定要注明题号便于检查,切不可随意乱写。这样做的好处是:</p><p class="ql-block">(1)从草稿纸的使用就能准确判断答题的进程,也能保留住分析的思路;</p><p class="ql-block">(2)便于检查,在检查试卷时,若采用再做一遍的方法既费时又费力,而有序清晰的草稿看一看便知错在何处,既省时又省力,能有效提高检查试卷的效率!</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高考所提供的草稿纸是十分有限的,以数学为例一般提供一张A3的草稿纸(每张纸均有盖章),若不够用最多可以再向监考老师要一张A4的草稿纸。不像我们平时做题那样想要几张就有几张,草稿纸的使用平时就要训练,倘若平时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到了考场可能就会出现某个题会做,就是没有地方打草稿了,缺少了演算的地方势必会造成卷面混乱,或者根本书写不下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四.关于检查试卷</p><p class="ql-block">(1)建议检查试卷采用做一题查一题的方法,刚刚做完马上回头看一下,有无计算错误?有无考虑不周?换个角度想一想等,比做完后再查会更快,效率更高!</p><p class="ql-block">(2)检查的重点是:“填空题”与“解答题的计算部分”,要知道相对于选择题来说填空题更容易出错!知道这一点就可以有意回避在这里出错,而解答题常常是:会解、思路也对,就是到最后最后该出结果的时候算错了,要知道即使最后一步算错都有可能丢掉一多半的分值,这个损失太大了!解答题的计算宁可慢一点、细一点,在准确度与速度上,速度要服从准确度,没有了准确度,再快的速度又有何意义呢?</p> <p class="ql-block">五.决胜于心理</p><p class="ql-block">扫除“三怕”:</p><p class="ql-block">一怕题量大做不完。 </p><p class="ql-block">策略:不求答完,但求答对(即速度要服从准确度);</p><p class="ql-block">二怕题难不会做。 </p><p class="ql-block">策略:不求多得,但求少丢,题难时少丢就是大胜;(我们西工大附中平时练的就很难,其实我担心是试题可能太过简单对我们不利)</p><p class="ql-block">三怕不能正常发挥。 </p><p class="ql-block">策略:慢做会,求全对;稳做中,不浪费;舍去全不会。(心不要太大,有得有失这很正常,只要把会做的题都稳稳做对,根本不会的我们只求得到有效步骤分而不要与之耗时纠缠,有时“学渣”还真能考出“学霸”的分数)</p><p class="ql-block">考场三不看:</p><p class="ql-block">一不看他人速度,</p><p class="ql-block">二不老看钟表,</p><p class="ql-block">三不看监考老师。</p><p class="ql-block">相信实力“高考必胜”!</p><p class="ql-block">西工大附中特级教师 任毅 于2022年5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