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春风似剪刀 《装裱版》

海山翁 yyc

<h3>  唐 贺知章</h3><div>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div><div>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div> <h3><br></h3><h3>梅花未落尽,赶与柳丝同现春。</h3><h3>红绿映衬,分外赏目。</h3> <h3>不知细葉谁裁出?</h3> <h3>二月春风似剪刀。</h3> <h3>鹧鸪</h3> <h3>春天不知不觉来得这么快。</h3><div><br></div> <h3>二十多天过去,栁条己经冒芽。</h3><div>真为谓:</div><h3>最是一年春好处,<br></h3><div>绝胜烟柳满“金秋”。</div> <h3><font color="#01010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春节前二十天气候连续在阴雨雾雪交错变异中隐喻</font>着春天即将来临。农历的节气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相对比较准确。</h3> <h3><font color="#010101">立春是在大寒之后。大寒之后一埸罕见大雪终于降临。</font></h3> <h3><br></h3><h3> 梅树素妆,仍现洒脱、舒展风骨</h3><h3>一些含苞欲放的梅花正经受着苦寒的励练!<br></h3><h3>正如名言“梅花香自苦寒來”</h3> <h3>”天竹”红颜素裹,依然十分美丽。</h3> <h3>雪下魚池金魚游戈依旧。</h3> <h3>园区一片白纱轻披,显得端庄和宁静。</h3> <h3>茶花傲雪分外艳。</h3> <h3>雪中”弄潮”返童真。</h3> <h3>腊梅雪中送幽香。</h3> <h3>“金秋”雪景又一幅。</h3> <h3>雨天、雾天、阴天交错不断。</h3> <h3>大雾,能见度仅百米之内。</h3> <h3>快过春节,”金秋钱塘”老年公寓,张灯结彩,喜庆洋溢。</h3> <h3>休闲楼门口大红灯笼高高挂。</h3> <h3>  界河霏雨润如酥,</h3><div>&nbsp;&nbsp; 草色遥看近却无。</div><div> 最是一年春好处,</div><div>&nbsp;&nbsp;&nbsp;绝胜烟柳盼白鹭。</div> <h3>下面让我们回忆一下春节和元宵节前后“金秋钱塘”的自然物象和人文活动的即景吧。</h3> <h3>正月初八,邻居约我一起去看望一下唐月英的先生_瞿彩康先生(以前曾报道过他患严重“渐冻症”)。据唐女士讲那天巧遇瞿先生生日,我们三人(我与老伴陈书钦和邻居陈珊女士)就在当晚6:30分去她家,看望瞿先生,並祝贺他生日快乐。</h3><h3>当我们进入他卧室,首先並攏双手向他表示祝生日快乐时,他的表情十分兴奋,眼中流露出感谢之意。后来我们又走到他床边与他合影留念。</h3><h3>唐女士十分好客地招待我们,並作了很多介绍,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她家里有许多先进的电器设施和储藏傢俬,客厅佈置既紧凑又宽畅,並且搭配了漂亮的花草,显得很高雅。因为唐女士有干练和科学的结合,才使家里虽有一重病在身的先生,但显得非常温馨和有成就感(大家可从她先生的容貌和气色看出,他的病情非常稳定,绝非像有些专家医生所胡乱断言)。这次拜访使我们有很多感慨,感到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之处,获益匪浅。</h3> <h3>大家可点击图片放大看。</h3> <h3>大雪之后,园区最耐观赏的有两株梅树,一颗在八号楼前,另一棵在七号楼靠门球场约雨廊边。树干、枝义,都显得十分 洒脱、舒展;梅花花期长,期间蜜蜂、蝴蝶飞串不仃。</h3> <h3>八号楼前的梅树。在樹干中间尚能见到一个小鸟巢窝,但未能见到小鸟去向?</h3> <h3>元霄节是我国传统重视的大节日。</h3><h3>园区理解佳养员的心情特意邀请多个小学來“金秋钱塘”慰问演出,並现场组织志愿者为老人包元霄送汤圆。</h3> <h3>参加的人员非常踊跃;园区领导理解老人喜欢孩子 ,让孩子们给老人送汤圆 、水果、糖果 ,并且依偎在身上 ,真是像爷爷奶奶与孙儿孙女的感受.。可惜我没有抓住这瞬间的机会定格拍下这感人的照片。</h3> <h3>小主持人。</h3> <h3>活动期间还组织了猜谜语得奖品 ,提高了大家的兴趣。</h3> <h3>这次活动估计院长、付院长都另有任务没有出面,但可看出各部门的中层干部,精诚团结,配合协作,使活动气氛热烈,井然有序,非常成功。可看出园区领导和部门之间平时训练有素已沉积了相当的工作秩序和经验。</h3> <h3>最后小学生们的大合影留含。</h3><h3>活动结束参会老人走出会场时每人还领到一份礼品(牙刷、牙膏),个个露出笑脸,感谢园区为大家安排过了一个高兴的元霄节。<br></h3><div>据报导,下午在护理楼亦举办了过元霄活动,使住在护理楼行动不便的老人,补上了这一课。有的住养员家属自费煮了汤圆送供老人分亨,充份体现了“金秋大家庭”团结互助,献爱心的崇高精神。</div> <h3>遗憾元霄节天气阴,晚上看不见月亮。好在有俗语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恰逢十六赶上晴天,本人作好准备在大门口和界河边拍了几张圆月照,以补不足。</h3> <h3><font color="#010101">农历惊蛰节气,在元霄后两三天,与当天气候很吻合。晚上雷声轰鸣,大雨淋漓,更预示着春季已到来。</font></h3> <h3>梅花依然很俊艳。</h3> <h3>蜜蜂串飞其中采蜜。</h3> <h3>这是七号楼雨席旁的梅树。</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位是住在七号楼607的谢老先生, 已有90高龄,我们结识仅半年之久。发现谢老性格开朗,思路清晰,腿脚利落,身体健康。问他如何保养,他说每天祗想开心的事。当前国家富强,社会稳定,住在老年公寓,到点就吃饭,(既新鲜,又可挑选花样)。家里事儿女管,这里有事找管家。我祗要管好自己,每天围着园区多走走,做做自由保健操,在家休闲一杯清茶一份报,看看电视,早起早睡,生活规律。还有什么不开心。最近他老伴有病去世,他也想得开,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来世间转一回,早走晚走都得走,她走了,我还活着,就得高兴地活,她若有灵在天,知道我能高兴活,她也放心。谢老不光有正确的生死观,对待后事也很想穿,死后不主张做墓穴,交待儿女将骨灰撒到钱塘江,既不浪费国家土地,又省去儿女牵挂。想想当年周总理辛劳为国为人民,最后将骨灰撒到祖國江河湖海土地上。人民却永遠把他牢记在心间。谢老主张看人看事多往好处看,不去计较别人短处和错误,否则心里耿耿于怀,整日不高兴,实际上是对自已惩罚。主张待遇要向下比,贡献应向上比,就会“知足常乐”。天天生活在快乐情绪下,对个人身体最有好处!谢老说“奉公守法”是他的原则。他用当地土话简练地概括为:现在我们老人《生活(工作)不用作,钞票有得掇,吃吃用用基本有得多,逢年过节还有红包掇,年满七十公交汽车白坐坐。一杯清茶,一份报子,电视看看多享受,空出时间园区四周多走走…………》总之,住养员中,谢老这样乐观豁达,注意健身锻练和休闲养生方式都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font></h3> <h3>大雨以后,梅花开始谢落。</h3><h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h3> <h3>”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br></h3> <h3>《咏梅》………………</h3><h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br></h3><h3>园区内白玉兰应时绽放!</h3> <h3>白玉兰风韵</h3> <h3>紫玉兰也相继绽放。</h3> <h3>迎春花在池塘边开黄色小花。</h3> <h3>桃花也竞相绽放。</h3> <h3>下面这张照片由詹亚萍提供。</h3> <h3>樱花也争相绽放。</h3> <h3>李花</h3> <h3>越冬茶花春季依然绽开。</h3> <h3><font color="#010101">据稽老师说,这种花当地人称谓”七里香”花。绽放时也很漂亮哇!</font></h3> <h3>几点感想:</h3><h3>1.岁月流逝 ,时光荏苒,春天柳芽在不经意中复苏 ,百花在陆续绽放,小鸟在清晨的鸣叫,告示着严冬过后,春天又来了。但对老人却有双层感受 ,一;是感受到春风和煦 ,阳光温暖的舒服,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是对自已实现短期梦想希望的开始,是制定调整个人养生目标与规划的开始;另一方面,在对自然界”花开花落”“一年一枯荣”的现象感受到自已年龄又老了一岁,体力、精力日渐见衰,尤其是上了八十接近九十,腿脚有病,行动不便老人,经常会有暮年悲观情绪萦绕在身。这个时候最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最需要有友谊的关怀,特别对带病在身,年龄进入九十以上的高龄老人,他们很少主动与人交往,但心理上又特别渴望被动的关怀。现代科学研究:决定人寿命长短的不仅仅是吃和运动,还有愉快的心情和积极的心态也是更为-重要的!</h3><h3>好在现已住在“金秋钱塘”的老人,实际上已主动选择了比在家里”孤寂居家养老”要明智得多的谋划。因为毕竟这里是专业性的养老机构,他会得到方方面面各种方式的帮助。</h3><h3><br></h3> <h3>2.其实“金秋钱塘”园区领导正在着力关心这方面工作,因而在2017年获得了杭州市四星级养老机构的殊荣。</h3><h3>春节期间,初一到初三,我在餐厅发现张青院长都在现场关心与就餐的住养员一起;又在我去灌纯净水时发现张青院长与护理部鞠主任一起去一、二号护理楼,经询问了解,她们在春节期间专门去走访了身体较差,行动不便,或没有家属来探视的住养员。就凭我无意中的巧遇,就可得知园区领导如何关怀我们这里住养员了。</h3><h3>节日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鞠主任的走访交流机会。她介绍了护理楼的护理员如何精心地护理那些有早期记忆缺失症状的老人。凡是有类似这种先兆的老人或者脾气古怪的,往往为些小事,或同室人的误解矛盾找到护理员,要为她辨是非,争对错。如果不站在她一边,就要怪罪护理员偏袒。甚至一定要其赔礼道谦。遇到此种情况,护理员祗好委屈就全。这样的工作没有像鞠主任那样耐心通晓达理地向护理员讲清楚,她们或些不会像现在那样安心地尽守职责,和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培养出无私的爱心。我听了后对他她们产生了由衷地敬意,她们从事的工作是非常崇高的事业。趁此机会我不妨提早向她们表示感恩和歉意 ,等到我要她们照顾的时候 ,或许也会遇到此类情况。(因为我在做这次美篇过程中就发现自己已力不从心,退步很大,记性级差,效率极低,再加上原有的疾病,我现85岁再要活5年,也不知会退化到何等地步?缺乏自信!令人可怕!)。</h3><h3><br></h3> <h3>3.凭我估计“金秋钱塘”现有住养员中,能用手机加入微信群的亦仅1/3,还有2/3是看报,看电视来获取信息。而如果微信中有些好资料,如何能让不看微信的老人看到获益,文化部能否通过打印些单篇文章发给他们分享(当然质量、数量要严格把关),可以探讨。 另外是否可以提倡住养员中自愿互助结对子交朋友,通过口头转递必须的信息来扩大交往。比如我的邻居8_606是位比较健康的高寿老人(约93岁),他头脑清晰,愿被动与人交流沟通。我就可以与他结对交友,帮助他。这样或许使我们“金秋钱塘”的大家庭分享更多的友谊交往,更有利于老人的养生与健康。</h3><div>最后我期待着园区领导,团结带领全体中层干部和员工;发动全体住养人员献计献策;不定期有选择地与外地养老机构交流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金秋钱塘”办得好上加好,向着五星级目标奋进!<br></div> <h3>最后望群友看过本美篇后,多多批评指正!</h3><h3> 8一605 袁映创 毕于2018.3.1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