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一、太湖东山雕花楼</b></h3> <h3>实在像“赶场子”,刚去过太湖西山,旋又奔赴太湖东山。单程五十九个公交站点,来回三个多小时车程,加上景点内马不停蹄地奔走,让我这副老朽的身子骨,着实经受了一次严峻而快意的考验。</h3><h3><br></h3> <h3>东山的雕花楼,也是一处私家园林。但此园林,不同于拙政园留园等名园,其个性、名气与价值,不是体现于历时多么久远和整个园林空间架构的多么精巧与和谐,而是体现于主人所居宅楼精美绝仑的建筑雕刻。小桥流水,亭林花草,仅是陪衬,是衬托红花的绿叶。“江南第一楼”的称谓,便是由此而来,当之无愧。</h3> <h3>雕花楼,原名”春在楼”,典出苏州清代诗人俞樾的诗句:“花落春仍在”。国务院2006年5月25日宣布,“春在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br></h3> <h3>入口处门楣上悬着的一块“状元府弟”,让我困惑不解。看了介绍才知道,560年前,这里曾是苏州明代开科以来第一位状元施槃的故居。据考证,原来的状元府宅前有状元坊,宅为三进格局,一进为轿厅,二进为大厅,三进为楼厅,后面和旁边有花园。清末时期,状元府易主,被东山籍的富商“上海棉丝大王”金鍚之购买并改造,兴建了雕花楼,状元府仅有二进的大厅幸得保存,成为雕花楼的附属建筑。2006年5月,这座明代建筑与雕花楼一起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状元府现存两件宝贝:状元施槃的诗碑和门沿处的整块青石。</h3> 据统计,苏州历史上出了50余位文武状元。<div>施槃是苏州的骄傲,也是东山的骄傲。</div><div>小小的东山乡,历史上竟出过40多位进士,难怪人们称其为“进士之乡”。除了明代状元施槃,还有清代状元王世琛,连夺“二元”、探花出身的大学士、八股文开山宗师、明代科举文化的推动者王鏊等。</div><div>状元府内的两边墙上的图文,介绍了施槃的一生,少年得志,却英年早逝,令人扼腕!</div><div>有两件趣事特记于此:少年施槃警敏异常,颖悟过人。一次,他随父亲到扬州去,归舟泊岸,送客人时不愤失足坠入河里,众人急忙把他拉上船。他没惊慌而哭,却在瞬间吟诗一首:“脚踏船头船便开,天公为我洗尘埃。诸君莫笑衣衫湿,才向龙门跳出来。”众人皆拍手称奇。</div><div>施槃22岁中状元,是苏州状元中最年轻的。他之所以中状元,主要靠的是真才实学,但也有一点偶然性。他长得漂亮英俊,让当时的明英宗见了十分喜欢。在点状元时,明英宗嫌初定状元张和长相难看,遂降置二甲以下,改定施槃为状元。看来他的颜值,让皇帝给他加了印象分。最后一关,谁上谁下,还是皇上说了算。</div> <h3>大厅立柱上的联语:“红云紫雾三千里,黄卷青灯十二时”,是他赴京应试时,赠别好友刘昌的诗句。有人评论,他善诗,诗有唐人遗风。他的《咏太湖》诗云:“木乔山秀草惟沃,西距姑苏百里遥。水泛具区留禹迹,地连南越见胥湖。霜林桔熟黄金颗,石洞人吹碧玉箫。叠巘层崖堪历览,白云飞处是夫椒。”文才由此可见一斑。</h3> 据《吴中胜迹》记载,雕花楼始于1922年兴工,有250名工匠参与,昼夜施工,历时三年建成,耗资17万银元,当时折合黄金3741两。如此砸钱,多少有点炫耀的味道,就像当今许多土豪们的任性。还好,这位金主没有任性走到吃喝嫖赌的邪路,虽然炫耀,却炫出了文化和艺术价值,为后世留下一份特殊遗产。<div>走进这座雕刻大楼,就像步入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参观了一次雕艺大展。门廊庭柱,楼上楼下,前后左右……所到之处,所见之物,皆为雕刻之物,林林种种,蔚为大观。“八仙上寿”、“鹿十景”、“郭子仪拜寿”、“桃园结义”、“空城计”、全套“西厢记”、“天官赐福”、“鲤鱼跳龙门”、“锦鸡荷花”、“随月读书”、二十四孝、十二生肖等各有寓意的雕刻图案,造型栩栩如生,排列疏密有致,让你在一条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长廊中尽情徜徉流连。</div><div>专家介绍,这些雕刻,以材质分,有砖雕、木雕、金雕、铸雕、石雕、根雕等;以技法分,有浮雕、圆雕、镂空雕、阴阳雕等。雕花楼的雕刻,可谓集建筑、雕刻、工艺、文化为一体,具有极高的艺术品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经典传世佳作。</div> <h3>雕刻精致,保存完好的砖雕门楼,被誉为“华夏第一砖雕门楼”</h3> <h3>在雕花楼取景拍摄近60余部集电影和电视剧,故又有“天下第一影视楼”之称。</h3> <h3><b>二、东山太湖启园</b></h3> <h3><font color="#010101">启园,又称席家花园,位于东山镇翁巷村叶家滨。1933年,翁巷村人曾在上海从事金融业的某钱庄经理席启荪为纪念祖上在此迎候康熙皇帝,耗资10万两银元,历时三载,修建此园,初具规模。后因钱庄倒闭,卖与后山徐介启。不知是不是因前后两个园主的名字里都有一个启字,所以才称启园?匆匆游览,不及详询,仅此猜测而已。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太湖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之一,后经政府多次拨款整修扩建,才具今日风貌。 这是苏州唯一的依山临湖而建的园林,占地3.4万平方米。藏山纳湖,步移景易,既有苏州园林小巧玲珑,曲折幽深的艺术特色,又具脉接太湖七十二峰,波连三万六千顷水泽的浩大气魄。启园以民国时期厅堂轩檞、廊坊斋馆、花径曲桥为主景,与天然山水浑成一体。风光旖旎,令人心旷神怡,被称为是“太湖山水第一园林”。柳毅井,古杨梅树,康熙皇帝御码头,是园中“三宝”。《半生缘》、《缘来就是你》等二十余部影视剧都是在这里拍摄的。现园内辟有东山方志名人馆,康熙皇帝到东山史料陈列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著名作家陆文夫生前曾在一篇《太湖风光》美文中写到:”太湖三万六千顷,有五分之四的水面在苏州,太湖有七十二峰,揽入苏州的有五十八个,太湖有六十九个风景点,三十四个在苏州。正所谓太湖风光美,一半在姑苏。游览苏州的太湖,春可观花品茗,夏可赏荷食鲈,秋可持螯吟菊,冬可踏雪寻梅,真可谓四季皆宜,宜晴、宜雨、宜雪……”</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这次我们只看了雕花楼和启园,还有东山的紫金庵、雨花胜境、三山岛、响水涧、陆巷古村等景点,只能留待以后了。在等公交车时,遇当地一老者,他指点说,如果去三山岛,最好在市内坐七点多的公交车来,然后九点多坐船十几分钟到三山岛,下午三点返回东山镇,五点多回到市里。或在岛上住一宿,最好。</font></h3> <h3>在等待回市内的公交车时,蓦然发现一座粉刷白色墙体的楼上,赫然写着”日出东山”四个红色大字,不知何意?像广告词,又不像,来不及问询就坐车离开了。借以为题,甚觉不错,有期待,也有梦,诗一般留在心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