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陕西佰瑞猕猴桃研究院技术总监:郝峻岭</h3><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该技术要点的主要内容包括猕猴桃采收的质量、入库前的处理、入库之前的准备工作,愈伤遇冷、码垛、库房温湿度管理,气调管理、出库分级和加工包装等方面的具体操作要求。</h3><h3>一、猕猴桃的采收要求及质量标准</h3><h3>(一)成熟度确定和理化指标</h3><h3> 不同的品种成熟期各异,长期贮藏用的猕猴桃应充分成熟,具备本品种的果形、大小、色泽、质地和风味。美味猕猴桃果皮已转为深褐色,果肉呈绿色。种子呈黑色。其理化指标见下表。</h3><h3><br></h3> <h3>(二)采收期的果品外观质量用于中长期贮藏的猕猴桃应无机械损伤、无虫口、无灼伤、无细菌和真菌浸染的病斑、无虫卵、无成熟度不足的绿果,黄化病果、无果面污染,如粉尘、黑印等。进入库区的猕猴桃不允许有淋雨果,露水果。</h3> <h3>二、入库前气调库的管理</h3><h3>(一)气调库内的准备工作</h3><h3>1、检修设备</h3><h3> 每年在入库前10天,要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通过试运行,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检查范围包括各种管道、制冷系统、通风设施、压缩机、风机。气调系统的脱氧机、脱乙烯机、脱二氧化碳机、加湿器及管道、臭氧机以及照明系统设备线路等。每一套设备在试运行中,时间不能少于3小时。全部设备试运行无异常情况后,停机待用。</h3><h3>2、气调库库体气密性测试</h3><h3> 每年度都要对气调库库体的气密性进行全面检测。检测标准按世界粮农组织的30 mm 水柱半压降测试,即库内打压到30 mm 水柱经过30分钟,库内气压降低不少于15 mm 水柱为正常,大于15 mm 水柱为漏气超标。</h3><h3>3、库房消毒</h3><h3> 猕猴桃在入库前一周对库房进行严密彻底消毒,对周转果箱进行清洗消毒处理。</h3><h3> (1)、库体消毒方法:</h3><h3> ①、可用臭氧消毒、将臭氧发生器接通电源,封闭库门,待库内臭氧浓度达到20-30 mg/m3 后停机,保持24小时。</h3><h3> ②、用二氧化氯消毒,配制60-80 mg/L 二氧化氯水溶液在库内全面均匀喷洒,密闭24小时。</h3><h3> ③、可用硫磺熏蒸。硫磺加上锯末混合后,在库内点燃熏蒸(只能冒烟,不能出现明火火焰)。用量每100 m3 容积用硫磺粉1.5 Kg。熏后封闭2-3天开门通风。库体消毒后再用0.5 % 的高锰酸钾水消毒地面,每库用量约为2公斤。</h3><h3> ④、周转箱消毒,用60-80 mg/L 二氧化氯溶液或1.0% 漂白粉溶液或0.5 % 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或用0.2 % 次氯酸钠溶液浸泡3分钟,刷洗后沥干。</h3><h3> (2)封库前消毒:</h3><h3> 可用“烟熏粉剂”、“果库专用杀菌剂”或“二氧化氯”消毒。封库后用臭氧消毒,每5-7天消毒一次,每次15-20分钟或达到20-30mg/m3后停机。</h3><h3>4、库内规划</h3><h3> 根据周转箱规格规划每垛的大小,按通风道要求,用红漆在地面做出规划,以便整齐码垛。</h3><h3>5、库房预冷</h3><h3> 冷库库体应在入库前4-5天开机降温,使冷库温度降至0-1℃,并稳定在该温度范围,等待入库。</h3><h3><br></h3><h3><br></h3> <h3> 三、果实入库技术要求</h3><h3>(一)猕猴桃进库量安排</h3><h3> 对猕猴桃的采收进度、进库量预先做好计划安排,严格控制日进库量。根据库内降温情况决定次日周转箱发放量,以周转箱控制采收速度。防止出现果园突击采果,冷库进货量过大,温度难降,导致贮存质量下降。一般日进库量为总库容量的15-20%。</h3><h3>( 二)猕猴桃愈伤</h3><h3> 经过质检后的猕猴桃,根据采果当天的天气情况,需进行24-30 h 的愈伤,方可进入预冷库进行预冷。伤口没有愈合的猕猴桃,入库后会造成果蒂处霉烂。愈伤的方法很简单,即将从果园拉运到库房的猕猴桃暂放在常温的包装车间或临时搭建的凉棚下即可。环境要求为通风阴凉,这样有助于愈伤,同时也会散去田间热。在阴天或土壤含水量过高时采收的猕猴桃可以延长愈伤期。</h3><h3>(三)果实预冷处理</h3><h3> 愈伤后的猕猴桃,用电动叉车整托盘移至预冷库,对于冷敏感较强的品种,如翠香、徐香、红阳,华优等,实行阶梯式降温,先降至5℃,稳定48小时后,尽快降温到果心温度2-3℃,或按高于该品种贮藏温度2℃情况下移放到贮藏库内码垛。若无预冷条件,即直接将愈伤后猕猴桃进入贮藏库,但每天进货量应控制在该库容量的20 % 以下,以防温度波动过大,影响贮藏质量。每次入库造成温度上升不能超过3℃,在20 h 之内降到规范贮藏温度。</h3><h3>(四)货垛堆码</h3><h3> 在库内货垛堆码应按照产地、品种分别堆码,并悬挂垛牌,原则上每库一个品种。垛长不大于6米,垛宽不大于2米。入满库后应及时填写货位标签和平面图。货垛距墙不少于20 cm,库内通道宽度不小于60 cm,垛高距风机口50 cm。有效空间的贮藏密度不应超过300 Kg/m3。货垛堆码要稳定、牢固、整齐,货垛间的通风道与库内气流循环方向一致。</h3><h3><br></h3> <h3>(五)气调库贮藏管理要求</h3><h3>1、降温要求</h3><h3> 在空库降温和入库后的降温阶段,要注意保持库内外的压力平衡。在果心温度降至贮藏要求的温度时才能封库。封库后温度波动幅度不能超过±0.5℃。</h3><h3>2、各品种适温范围</h3><h3> 因品种不同,适温也不同。</h3><h3>3、相对湿度</h3><h3> 猕猴桃库存适宜温度为90-95 %。库内达不到湿度要求时,要进行加湿,可采用地面撒0.5 % 高锰酸钾溶液加湿,封库脱氧完成后可使用超声加湿器补湿。湿度每天记录一次。</h3><h3>4、测温</h3><h3> 入库前先调整好温度,可四个位置取平均值再进行仪表测定。以防止传感器测量出现误差。测温必须做到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温度数据。</h3><h3><br></h3> <h3>5、气体调节</h3><h3> 封库后采用充氮或分离法快速脱氧,48-72 h 将库内氧气降至3 %-4%,乙烯脱至0.01 ppm 以下。二氧化碳脱除一般在封库后10天进行,入库前期库内二氧化碳浓度不会超标,二氧化碳上升到4-5%时再开启二氧化碳脱除机进行脱除。</h3><h3>6、 调气要求</h3><h3> 封库后开始降氧,降至高于技术指标2%,即可停机,然后依靠果品的呼吸消耗氧气逐步达到要求的指标。若氧气在消耗的过程中,低于2.5 %,就要及时补充氧气或新鲜空气,二氧化碳升到4.5% 时,开启二氧化碳脱除机。乙烯气体封库后就要开始脱除,脱得越彻底越好。库间乙烯浓度超过0.02 ppm 即会出现对猕猴桃的催熟作用。</h3><h3>另外,脱氧机或制氧机运行时,不能开启加湿器,以防止水汽进入制氮机内,影响脱氧效果。若是膜式氮机,不受加湿影响。</h3><h3>7、贮藏期检查</h3><h3> 中华系猕猴桃贮藏期2-3个月,美味系早熟品种翠香2-3个月。美味系晚熟品种徐香4-5个月、海沃德贮藏期6个月。期间每间隔30天到50天,要进行一次果品检查,取出样品箱的猕猴桃,检查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远途运输销售的猕猴桃,出库硬度不低于3 Kg/cm2,硬度接近4 Kg/cm2 时就应当积极组织出库销售。若硬度低于3 Kg/cm2,只能在近距离上市销售。硬度低于1.5 Kg/cm2 时只能就地处理。所以,贮藏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库内猕猴桃的硬度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出库上市。</h3><h3><br></h3> <h3>四、入库前</h3><h3>(一)检验规划</h3><h3> 同一品种,同一车次,同时入库的果品,作为一个检验批次。货单填写内容应和实际货物完全相符。凡货单与实物不符的,或品种、数量混淆不清的,应整理后在进行抽样检查。</h3><h3>(二)抽样方法</h3><h3> 抽样应具有代表性,在每车或每批次货物的不同位置抽样。采取随机抽样,不挑不捡,公正公平。抽样数量50件以内抽取2件,100件抽取3件,100件以上的车辆,每增加100件。增加一件。</h3><h3>(三)入库前货台检验</h3><h3> 1、内在品质和成熟度检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应符合标准(取10个猕猴桃进行测试,取平均值)。</h3><h3> 2、外在质量和品相检验:不合检果总和不能超过该批次货量的3 %,超出部分按整批比例扣杂。不合格果包括不达标的小果,机械伤果,虫眼果、虫卵果、日灼果、菜绿果、黄化果、菌斑果、黑青屁股果、裂纹果、粉尘泥土污染果、严重黑水印、雨林果,露水果、畸形果(含严重扁果,橫径和纵经相等,圆果,似乒乓球形果,短果,上下短,橫径长,沟环果,果刺)。</h3><h3> 3、抽检重量:按5 % 的件数比例称重,取平均值,若重量不足,按整车或整批次扣除短斤少两部分。</h3><h3>4、检验后开据入库单,交货人,物管部,财务部各留存一份。</h3><h3></h3><h3><br></h3> <h3>(四)贮藏期检查</h3><h3> 在贮藏期间,应每月抽验一次,包括果实硬度,生理性病害,传染性细菌,真菌性病害,自然耗损率,并进行记录。</h3><h3>(五)出库检验</h3><h3> 1、检测硬度,软果,霉烂果。统计自然耗损率,填写出库检验纪律单。</h3><h3> 2、检验方法</h3><h3> (1)感官检测:果形,果色,洁净度,果面缺陷。</h3><h3> (2)理化检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硬度。</h3><h3> (3)干物质含量检测:从样品中随机抽取20个果,沿果实中部横切面均匀切取2 mm 厚的薄片,称重后放入65℃烘箱中恒温烘干,取出再称重量。</h3><h3> 干物质含量= 干重 /鲜重 ×100%</h3><h3> (4)、细菌、真菌浸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和腐烂均以目测法判定,分别称重计算百分比。</h3><h3> (5)、计算自然耗损率</h3><h3> 自然耗损率=(入库时重量-抽样时重量) /入库时重量×100%</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