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泉五铢为何朝之物刍议<br></h3><div>赵金星</div><div> 一、发现经过 </div><div>二零一五年四月十八日的中午,我去参加一位朋友的乔迁酒宴,在酒店门口等的时候,手机忽然收到一个开店朋友发来的一条微信和一枚钱币正反面的两张图片。由于,照片拍得不太清楚,只看到大概是一枚大泉五十背星月钱,要价(行话)不能少于“三块”,并说他不加价,要的话就帮我拿下。当时,我初看后确定它可能是一枚大泉五十钱,决穿背星月,感觉不多见,马上回复说:“要了”。第二天中午,我赶到这位朋友店里,拿钱后一看心里一阵喜悦,, 不是普通的大泉五十而是一枚极为罕见的大泉五铢钱(图一),头一回见,付款后立刻回家,经翻阅大量书籍和上网查询,虽有文字记载但没有图录。隔了一天,我把这枚钱币拿给师兄高勇勇看,师兄看后连呼几声好字,并说:“有东吴钱的味道”。</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又过了两天,我把这枚钱币用手机拍的照片拿恩师陈达农先生看,恩师看后也称好并一口气为我挥毫题字三幅:“当千易得,五铢难求”、(图二)“大泉五铢,小得可以”、(图三)“泉缘”,(图四)上款均为金星获东吴大泉五铢,落款为乙未初夏百岁达农书贺。<br></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二、基体特征和数据<br></h3><div>该钱面文直读为大泉五铢,背穿上仰月,穿下一星,决穿。钱体虽小,文字及制作非常精美,非民间私铸者能及。钱径12.4毫米,穿径0.8毫米,重0.5克。</div><div>三、史料依据</div><div>1、“顾烜曰:七种异钱今世见有。张台曰:在顾氏所见七种异钱之内,大小轻重未闻,培按七种者,合太和五铢及柄文钱日月钱并文钱双五钱双十钱为七也,泉志曰:顾氏所见异钱本七种,旧谱移太和五铢入正用品,大泉五铢入不知年代品。钱币考:此钱今尚有存者,径一寸七分,重一两,篆书穿四角决文,背有初月一星。培按钱志所图径寸,铢从金,今见拓本径寸分,面背郭皆作四出文,泉中直连五作,背轮稍阔,上一星,下仰月,倪迂存拓本大作,背上仰月,下星,喜海曾见此泉墨本,不知拓从谁氏者,因手扶一本著录于编,文字精妙,制作一如大泉五十,毫发无异,唯易十字为铢字耳。(古泉汇考)”</div><div>2、“大泉五铢形模篆法与莽钱无异,亦大泉别种也。(钱汇)”</div><div>3、“此泉大字与发天发神识近似,定为东吴物,盖吴泉亦袭用两汉五铢之文,特加大泉两字以别之耳,疑东吴泉制盖分三品,最轻者即此大泉五铢,重则为大泉五百,再重则为大泉当千,子母相权,与晋书食货志孙氏旧钱轻重杂行二语相合,古泉汇附此于大泉五十后,盖未之考也。(善斋吉金录)”</div><div>4、“大泉五铢张台谓大小轻重未闻,余案是钱正类大泉五十,盖仿效其制易十为铢,使汉货、莽货合成一品以为怪,与合半两五铢作两铢者如出一辙,嘻,好奇作伪,古之人已有然者。(癖谈)”</div><div>5、“曾得大泉五铢,细审乃选大泉五十之厚者刮去十字,另剪去五铢之铢字以补之,青园藏有一品,又似于蜡模上改十为铢铸成者,十字尚隐隐可辨,亦觉似疑。(泉说)”</div><div>6、“大泉五铢刘青园先有此品,审似蜡范上改十为铢铸成者,十字隐隐可辨,鲍子年因是滋疑,予今所得有五字交叉作直笔、曲笔两两种,皆所谓十字隐隐可辨,人本因是滋疑予转因是是坚信,夫即曰大泉何来五铢,必其时复五铢工人戏取大泉五十旧范,刮而试之,一也,取大泉五十钱用极印逼成铢字于十字之上,二也,此类钱非制作劣薄即宛在背间细审,先有取五铢逼成大泉五十者,其法同也,惟铜质色泽实旧亦何能置于不伦不议之列耶。(别录)”</div><div>从以上史料记载分析,有以下几种观点:(一)认为大泉五铢为东吴钱;(善斋吉金录)(二)认为大泉五铢为待考品;(泉志)(三)认为大泉五铢为王莽钱;(钱汇)(四)认为大泉五铢为改范钱;(癖谈)(五)认为大泉五铢改刻钱,有大泉五十改刻而成;(泉说)(别录)等。认为东吴钱的,因为他看到了和我藏品一模一样的钱币实物;认为是待考品的,是因为他没有看到过实物,只是听说而已,所以,他不能确定;认为是王莽钱的,是因为他只看到过类似王莽钱的大泉五铢;认为是改刻和改范的,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像大泉五十一样,而十字改作铢字的大泉五铢实物,所以,他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div><div>四、大泉五铢究竟为何朝之物</div><div>从钱面文字比较后发现;(1)大字作,上横自然弯曲,与大泉五十、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相同;(2)泉字与大泉五十、、大泉五百相同;(3)五字与大泉五百相同;(4)铢字错位,朱傍在左,金傍在右,非常罕见。</div><div>从钱币特征分析;(1)钱形小:类似榆荚半两、鸡目五铢或小型的大泉五十和太平百金等,或与大钱的折比有关;(2)文字精:类同鸡目五铢,文字非常精美。过去,我们经常会把一些薄小的钱币,归类于民间私铸,其实,有部分制作精美的薄小钱币是官铸的,只是,对它们还有疑问,为什么要做怎么小呢?其实,大家想一想,一枚大泉五十要折抵五铢钱五十个,而它的实际重量只相当于几个五铢钱,怎么办?要么把大泉五十放大,要么把五铢缩小,这种解释可能比较能够理解;(3)决穿:在当时是一个创举,五铢钱有四出,决穿可能是四出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且还能省铜,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4)背星月:方孔圆钱本身代表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诸子著述中多次提到:圆方者,天地之形,圆属天,地属方,天圆地方。所以说,在宇宙里怎能没有星月呢?在五铢钱里就有八星吻合图;大泉五十钱里也有小熊星座;在货泉钱里还有背四出星月钱等等,还有许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div><div>无论是钱币文字对比或钱币特征分析,大泉五铢为东吴钱的可能性最大。理由一:历史上一般来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因为货币是政权的象征。吴国也不例外,已经公认的有大泉五十、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唯独缺少的是当一的基本钱币单位。当然,也可以使用前朝留下来的钱币,五铢钱流通七百多年就是一个证明,但至少在试样的时候有当一的配套钱币,这样才符合逻辑;理由二:大泉五铢文字与吴国钱币文字一脉承,这是最好的征据;理由三:钱币文字直读,与大泉五十,大泉五百同,符合钱制。</div><div>大泉五铢是东吴钱,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究竟为何朝之物?因近百年来未见此钱实物,以前虽有人见过,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否则,不会钱谱不载。目前已知的也只有我这一枚,因缺少钱币实物,相信这样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以上有不当之处欢迎同好指正。</div><div><br></div><div>〔2016年度湖州市钱币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