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利兹末站 卡拉科尔玛雅文化遗址

儒生

<h3>卡拉科尔废墟,伯利兹境内最大的玛雅文化遗址。</h3><h3>位于伯利兹和危地马拉边境线五十公里左右的地方。</h3><h3>占地面积77平方公里,6000个独立建筑,鼎盛时期15万人。</h3><h3>卡拉科尔,玛雅文的意思是"蜗牛",因为遗址的中心位置几何形状象蜗牛。</h3><h3><br></h3> <h3>遗址最初在1937年,伐木公司进森林作业,由工人发现的。</h3><h3>次年,安德森(英国人)进行斟察。刚开始发现了78个,之后在这中心位置的主要建筑进行了挖掘。</h3> <h3>经专家考察,遗址最初出现在公元前600年。在公元前562年开始兴盛。盛世800年。在公元240年左右开始衰败,又延续三百年王朝消失。</h3> <h3>这部兴衰史经当地土著导游介绍,真是一个好故事。</h3><h3>原来卡拉科尔和蒂卡尔(现在危地马拉境内)的两个大部落之间非常友好。在公元前560年,因为一些事情起了爭端。蒂卡尔王竟下令将卡拉科尔前来示好的一个重要人物给杀掉,惹怒了对方。</h3><h3>卡拉科尔为了找救兵,去墨西哥联盟。墨西哥奇亚琴查部落答应出兵。但有一个条件,是让奇亚琴查王的女儿必须嫁过去做王后,也就是卡拉科尔女王。联盟打败了蒂卡尔,把对方的王及部落的人掠来当奴隶,抢夺了他们的生产生活用品。</h3><h3>部落在女王的领导下,逐渐强盛了起来。</h3><h3>800年后,原来失败的蒂卡尔已经分化成若干小部落。这些小部落逐渐结成了联盟。并收买了卡拉科尔部落内部的权贵做了内奸,一举打败了强盛800年的卡拉科尔。</h3><h3>从此,又一个王朝更替。卡拉科尔从此衰败!又苟延残喘的维系三百年。</h3><h3>三百年后部落消失,盛地成为遗址,故事结束。</h3><h3>图片为有着玛雅人血液的土著导游。</h3> <h3>卡拉科尔玛雅语是奥兹维萨,主殿名为凯那金字塔。</h3> <h3>遗址附近有一洞穴,名曰奥弗里奥。它有着高20米的拱门,甚是雄伟。</h3> <h3>下面几张为洞穴图片</h3><h3>第一张</h3> <h3>二</h3> <h3>三</h3> <h3>四</h3> <h3>五</h3> <h3>六</h3> <h3>七</h3> <h3>第八张</h3> <h3>台湾的美女翻译</h3> <h3>遗址上练颈椎操的老汉</h3> <h3>凯那金字塔四十三米高</h3> <h3>遗址上不同功能的几组建筑</h3> <h3>和俊淼合一张</h3> <h3>果实叫"菲松单众",领队说:也称"马🐴蛋"。</h3> <h3>金絲鸟巢</h3> <h3>这两个距地很近</h3> <h3>这几块两千年前的物件,用生动的雕刻,描绘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书写了玛雅人一部兴衰史。</h3> <h3>太阳神</h3> <h3>修南图内齐,伯利兹境内第二大遗址。它几乎在两国的边境线上。主殿40米高,感觉上比卡拉科尔还要雄伟,遗址内绿地,树木繁茂。比卡拉科尔管理强很多。</h3><h3>历史故事补充,蒂卡尔打败卡拉科尔后,将这些建筑群,赏给了那位贵族内奸!</h3> <h3><font color="#010101">遗址内不同功能的几组建筑</font></h3> <h3>这座遗址的博物馆</h3> <h3>下午参观后,前往边境,通关危地马拉。下边几张图片显示了途中一处小摆渡口的自然风光。</h3>

科尔

卡拉

遗址

部落

伯利兹

卡尔

危地马拉

三百年

兴衰史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