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

云帆

<h3>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h3><div>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其中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现已成为不少地区学生必学课。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div><div>杜甫当年来到成都时,觉得成都景色宜人,便在此定居,自己建立了杜甫草堂,由于当时贫穷,他还写了不少诗来向当地的社会名流索要一些花草树木,自己亲手栽培,他看上了浣花溪旁的一块宝地,便依溪建立了杜甫草堂。</div> <h3>枯枝残荷美吗?</h3> <h3>因杜甫曾作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工郎,故称杜工部,祠由此得名。祠堂一屋三楹,封山亮柱,高台石阶,花窗格门,肃穆庄重。祠内有明、清两代石刻杜甫像,其中明万历三十年(1602)石刻杜甫半身像是草堂遗存最早的石刻像。宋代诗人黄作上都推崇杜甫,以杜诗为宗,所以清代将黄庭坚、陆游配祀于杜甫像两侧,故又称三贤堂。堂中有“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的联语。壁间还嵌有清乾隆、嘉庆年间石刻“少陵草堂图”,刻工精细,解放后即是据此图恢复草堂旧貌😄</h3> <h3>杜甫草堂里所书写,刻写的诗文,楹联没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是看不太懂滴😛</h3> <h3>2005年重建的万佛楼矗立于草堂东面楠木林中,它复原了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东有崇丽阁,西有万佛楼”之风貌。凭栏远眺,美景尽收眼底,是杜甫草堂又一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旅游新亮点😆。</h3> <h3>万佛楼没按原来的位置重建,因此留下原楼的石墩!</h3> <h3> 杜甫虽已逝千年,但其诗不老,诗圣作品作为汉文华精髓,将与同时代众多诗人的作品永远传承下去!认真负责的草堂文化人、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经典卓绝的名家墨宝、精彩绝伦的刻工技艺……成都杜甫草堂俨然是汇集文化和历史的殿堂,是属于文化人的精神家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