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纪念小鲁逝世两周年》小诗</b></h1><h3><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两年伤永别,一去信天游。</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国兴衰事,情深不用愁。</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灾方遏止,万众写春秋。</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唱凯寰球外,英魂恋九州。</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陈昊苏2020年2月28日</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陈小鲁先生告别仪式,2018年3月4日上午10点在三亚海棠湾301分院举行。</h3> <h3> 告别大厅正面,高挂着“亲爱的小鲁永远在我们心里”横幅。大厅的前方,摆放着陈小鲁的亲人们敬献的花篮,四周是生前好友敬送的花圈。</h3> <h3> 习远平、陶斯亮、刘蒙、张翔、马晓力、孔丹、罗援等专程参加告别仪式。</h3><h3>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张晓龙、乔泰阳、刘华苏等领导专程参加告别仪式。 </h3><h3> 陈小鲁众多生前好友、发小从全国四方八方赶来三亚,出席了的告别仪式。</h3> <h3>接到北京王光亚发给珊珊的消息: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结束会议后,走到王光亚的身边,紧紧握着王光亚的手,说:小鲁是我多年朋友,听闻小鲁去世,深表关注,希望处理好后事!家属节哀!(转发)</h3> <h3>归来兮 小鲁</h3><div><br></div><div>魂魄归来兮,沂蒙俊才。</div><div>战火催生兮,随军江淮。</div><div>翩翩少年兮,豪情满怀,</div><div>暮年反思兮,皓首徘徊。</div><div><br></div><div>魂魄归来兮,军中英才。</div><div>身先士卒兮,淬火连排。</div><div>英姿飒爽兮,持节海外。</div><div>不辱使命兮,载誉归来。</div><div><br></div><div>魂魄归来兮,弄潮奇才。</div><div>放眼世界兮,布局先牌。</div><div>指点江山兮,良心度裁。</div><div>笑对人生兮,任他风来。</div><div><br></div><div>归来兮,归来兮,赤子归来。</div><div>归来兮,归来兮,念我悲怀。</div><div>小鲁不死,小鲁仍在。</div><div>看那蓝天,看那沧海。</div><div><br></div><div>好友 罗援 顿足哀挽</div><div>2018年3月4日</div> <h3>宋彬彬:一见到小鲁那幅阳光灿烂笑容的照片,我就禁不住泪流满面,禁不住地想起大头。他俩是我所知的人中,最常拥有最真挚最阳光灿烂笑容的真心之人。当年看见他们我常忍不住开心大笑,但现在再见他这熟悉的笑容,我却禁不住泪落伤悲。</h3><div>我俩从刚上小学同住东交民巷八号起(那时起多年来一直习惯称呼他为小羊,文革中盛传他名为陈小虎,真觉可笑,他说我你怎么还叫我小羊啊,我才改口称呼小鲁)一路走来,坎坎坷坷诸多不易。在文革谣言最盛之时,我俩被周总理安排乘同一列火车离京去沈阳,但我当时并不知情。直到多年后再见,他说起那天清晨,杨得志带他进京西宾馆的转门时,他走进时眼见着我同时从另半扇走出,说他清清楚楚地记得我背着书包满面愁容的样子,他想跟我打招呼但却不能。我却完全没有看见他,反是托我哥去女附中告知大平:我被限令立即离京,不允许通知学校和任何人。我请大平去找小鲁,我想应该有朋友知道我的处境。大平去八中只找到了李勇,不想李勇却说小鲁也被限令今天离京,不知去哪儿了。后来小鲁还告诉我,他在盘锦当兵时,居然有一次远远地看见我父亲在盐碱地里劳动,他特别想走过去跟我父亲打招呼,但带兵的问他看什么呢,不许乱走,催他赶紧离开,他特别遗憾没能和我父亲说上话。</div><div>大头在八中排球队是主力二传手,和板凳队员小鲁是很好的队友,二人也是棋友牌友。我和大头的相识相知相爱甚至如小鲁所说的买房,都和他有分不开的缘份,直至大头离世都是小鲁把他抬进冰柜。</div><div>尤其在大头离世后,起起伏伏几经波折,我再没有大头坚实的肩膀和主意可以依靠,晓鲁成为对我最有耐心爱心并一直开诚布公地开导鼓励我的挚友。不但如此,对我们女附中的反思活动,他也一直予以真诚的坚定的关心与支持。人生得一知己不易,他如此突然的离世让人一时难以承受……</div><div>愿小鲁在天国与父母和大头相聚,永远和大头一起面带阳光灿烂的笑容,照耀着地面上的我们,等待着我们去天国与他们相聚的那一天!</div><div>祝小鲁一路走好!💐💐💐</div> <h3>罗点点:我这么想,是小鲁教我的,他说“我这个人也无足轻重,就是潇洒一点,追求自由的人格,仅此而已”。我觉得自己真的学到了。现在对我来说,要潇洒,要自由人格,要仅此而已,比什么都重要!</h3> <h3> 帅府平民陈小鲁</h3><div><br></div><div>春节我们还一起引吭高歌,今天他却化为青烟,与他父亲在天堂相聚。</div><div>朋友们肝肠寸断,但某些人却欲言又止。我知道你们的疑惑,所以也说几句。</div><div>很多朋友从内心敬重小鲁,因为他为人忠厚谦虚,正直善良, 朴素大气,大智若愚,从没听到他说过谁的坏话,称得上帅府平民。</div><div>你们可能从网上看到关于他是首富的报道,事实上他还没咱群里有些人富,因为我和他们一起旅游过。一眼就看出不是首富。他推掉别人送他的豪车豪宅,开着自己几万块钱买的普通小车潇洒自得。他夫人小慧和我们聚会后更是经常坐公交车回家。有人说他是安邦的法人,所以是首富。小鲁是古道热肠,对朋友有求必应,经常帮朋友站台,譬如他还当过我这个小公司的法人,没有报酬,顶多请他两口吃顿饭唱个歌。我甚至敢用人头保证他不是首富!</div><div>小鲁走的匆匆,身后的是非评说,他身前就毫不在乎,因为他父亲说了:“若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div><div>小鲁走好!</div><div>我们永远怀念你 - 帅府平民,国之英才。</div><div>(南征)</div> <h3>【祭奠友人】</h3><div>宁城共赴会议</div><div>赣省回忆探讨</div><div>同思工农建军</div><div>共仰井岗据地</div><div><br></div><div>时日情景还在</div><div>初心天涯海角</div><div>昔往友朋相聚</div><div>今就云阳挥手</div><div><br></div><div>【秦关汉雪】</div> <h3> 小鲁是我发小。我父亲孔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同时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其时主任为陈毅副总理兼任,他曾随周恩来总理 、陈毅副总理数月内访向亚、非十四国。因父辈外事战线工作关系密切,儿辈少年时即往来。小鲁曾因肝炎留级一年,成为我北京四中初三四班同班同学。他为人谦和,生活朴素,身为元戎之子,他与我们大家那时一样,都穿过洗得发白的补钉衣服。1963年升高中时,他考入北京八中,我留在北京四中,都是北京西城区很好的学校。文革前四、六、八中学生闹事,他与董良翮(六中)和我均是各校领头人之一。及至1966年初夏文革爆发,又都成为各校红卫兵领袖,并共同成为首都红卫兵西城纠察队总部的负责人。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为了全国红卫兵大串联到北京火车站,需要维持秩序,周恩来总理亲自召开会议,当场把任务交给西纠我们三个负责人。其后,我们一齐去北京站接管,他和良翮留下部署。中央文革迫害西纠,我和良翮身陷囹圄,小鲁虽幸免 入狱,也被交部队管教。其后五十余年,我们三人各自经历人生风雨,良翮长我两岁,小鲁长我一岁,我们均步入古稀之年。去岁四月春末,良翮本命年卒于云南。未料小鲁于今年早春突然逝于海南,竟也是本命年!二人皆似昊苏大哥诗云:浪迹河山向远涯。鸣乎,世间逶迹三人旅,两兄皆去吾独行。三月一日闻小鲁噩耗纪之 。</h3><h3>(孔丹)</h3> <h3> 忆小鲁兄</h3><div> 陈小鲁长我8岁,从空军退役后得以相识。屈指算来,也十三年了。</div><div>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对小鲁兄的评价是:有独立思想,有独到见解。为人平和,乐于助人。</div><div> 是投缘?还是观点趋同?我说不清。只是觉得没有距离感。认识不久,就把家里电话和能找到他的地址统统告诉了我,分手留下一句话:向群,我认你这老弟!搞的旁边人听了既奇怪又吃惊。</div><div> 小鲁兄对空军历史有积累有了解。说二个故事:</div><div> 1、2013年冬季一天下午,他突然打电话给我,让我约二、三个后代,聊聊抗美援朝的空战。二天后的晚上,小鲁兄与刘震儿子等见面,人不多,所以聊了很长时间,头一次听小鲁兄讲空战案例,讲他认为的经典战斗,谈他认为的问题……。临走时,他对我说了一句难以忘怀的话:以后的空战不会有近距格斗了,超视距的空战怎么打?</div><div> 2、去年八一前,记得刚搞完纪念杨尚昆主席诞辰活动,他发短信给我,除了询问会议情况外,让我搞些这几年的空军党委出的历史资料给他,并说有时间见面想着带给他。……</div><div> 春节前,我给小鲁兄及嫂子短信拜年,他马上回了我……</div><div> 点点滴滴,音容笑貌。</div><div> 永远怀念好兄长陈小鲁!</div><div> (吕向群)</div> <h3>霜天晓角.悼陈毅之子陈小鲁 </h3><h3><br></h3><div> 鹤岸童</div><div> </div><div> 陈小鲁系开国元帅陈毅次子,于2018年2月28日在海南三亚,因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去世,享年72岁。陈毅于1972年1月6日逝世,毛泽东闻讯,亲穿孝衣参加追悼会,表示对陈毅在文革中遭受冤屈致以歉意与哀悼,这是毛主席第一次参加部下追悼会并穿孝服的举动而感动了天下。50年后,曾经是造反派的陈小鲁带头反思,向老干部道歉,此举受到老干部们的称赞和理解。</div><div><br></div><div>春寒霜冻。</div><div>霹雳晴空恸。</div><div>小鲁逝惊寰宇,</div><div>将军后、江山痛。</div><div><br></div><div>父梦。</div><div>君与耸。</div><div>孝衣领袖共。</div><div>道歉悲歌果敢,</div><div>红色慨、冤怨統!</div><div><br></div><div> 2018-03-04</div> <h3>秦晓:我们为小鲁哀痛,为小鲁惋惜!小鲁那么豪爽、那么大气、那么刚正、那么磊落!一生闯荡、奔赴,受了那么多的磨难和挫折砍坷,受了那么多委屈和不公。如今离去,让人心痛不已!我们永远怀念他!他赤子之心,他铮铮鉄骨永远在他的親人和他许许多多挚親挚爱的朋友心中。</h3> <h3>转发:当时小鲁告诉我,吴小晖曾经提出按照安邦高级顾问的待遇,要给他一套豪宅,一部豪车,但是小鲁一概谢绝。并不是小鲁有了豪宅。粟裕大将的遗孀楚青大姐去世后,他和小惠主动提出离开雨儿胡同33号院子,据说这是国家元勋后人的第一例。他和小惠的所谓别墅就是昌平文化村的一处200平米的农家院,15万元,当时还是小产权。他开的车子是一部两厢的波罗,大约六七万吧。全部是自己花钱购置。小鲁不稀罕这一套。他在学校就是出名的简朴。我告诉记者,他的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官气,土豪气和权贵气,从少年时代到他去世,终生简朴。(八中校友)</h3> <h3>计三猛:我夫人获知,陪同小鲁在海南的朋友说,疲劳可能是引发他心梗的主要因素。去世当天他们从上百公里外赶回三亚,小鲁开车。在海南很多朋友去看望,邀请他们去会晤,游览,都是小鲁开车,对于年逾七十的老人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连续疲劳引发心梗是非常高概率的事件。</h3> <h3>摘自陈晓鲁“父亲的故事”</h3><div><br></div><div> 父亲酷爱做诗。每有佳作,也常告诉我们。有一次,他吟出一句“宇宙无限大,万国共一球”,颇为得意,说“等有了时间,要把下面的句子续出来”。后来,他用这句作开头,写了《示儿女》诗,要求我们“勿学纨袴儿,变成百痴聋”。还有一次,报纸发表了他的组诗《冬夜杂咏》,他把我叫去共读,当读到“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一首时,他说:“做人要扎实,不要飘浮,要有学问,不要空谈,老实的人、有本事的人总会得到别人的拥护。”</div><div><br></div><div> 一九六三年八月,父亲利用难得的四天假期,在北戴河给昊苏、我和珊珊讲他的革命经历,他特别强调:“要脚踏实地,在实际斗争中取得经验,还要善于分析形势,判断形势,才不至于在紧急关头迷失方向。要能在形势逆转时沉得住气,顾大局,不要只顾自己。”父亲边讲边细致地观察我们,当晚他在日记写道:“昊苏很感兴趣,小羊(我的小名,因为我是吃羊奶长大的)面无表情,珊珊则不耐烦,大约是年龄尚小的缘故。”直至三年后文革来临,我真正才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可以告慰父亲的是,不论环境顺逆,我都牢记父亲的教诲,做到行止无亏。</div> <h3>2018年3月3日,在海南三亚举行陈小鲁追思会,亲友家属共同追忆吊唁。</h3> <h3>张雁之 摄</h3> <h3>感谢:各位亲友提供图文,若有异议请联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