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刻在记忆深处而熟悉的声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20世纪60年代初,近10万热血青年从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京等地,先后聚集到为导弹、核武器筑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在茫茫荒漠中筑起第一个核武试验基地一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60年代中期转战三线建设,历时8年,将乌江边的金子山挖空,奇迹般的建起亚洲第一大人工洞穴一一816地下核工程;至70年代中期,移防南川,参与211工程建设。我们的轮辙印在酉阳、黔江、彭水、武隆、涪陵、南川、綦江、北碚、大足一线,子7军车风靡川湘公路,正是一路青春一路歌! 80年代初,随百万大裁军完成使命而裁撤。星移斗转,我们先后离开部队,如颗颗繁星洒落在浩瀚的星空,因时空、通讯所限,失联多年! 感谢朱良富、刘建成战友,南北呼应,借现代科技,让我们在微信群中重聚! 我骄傲,青春岁月,共和国的脊梁上有我们的鲜血和汗水,我自豪,岁月如歌,默默奉献为国为家无怨无悔! 一朝战友,终身兄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b></p> <h3><font color="#b04fbb">20世纪60年代初,我们曾为导弹、核武器筑巢,在茫茫沙漠中,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凭借青春热血和为国防事业献身的精神,修筑起共和国的第一个导弹核武器试验基地一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当时我们的姓名是8342部队。也许只有69年以前的老兵才有印象吧。</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60年代中期,响应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挥师南下,在涪陵白涛乌江边的祟山峻岭中与友邻部队一起历时8年,修建起亚洲第一大人工洞穴一一816核武工程,拟建举世罕见的地下核反应堆。为保密我们黙默无闻,连邮寄地址都是这样的:重庆市6802信箱4分箱。此后移防重庆南川,参与211工程建设,轮迹遍布酉阳、黔江、武隆、彭水、涪陵、南川、万盛、邻水,一路青春一路歌!此段时期是本群众多战友共同生活最温馨、最长久的时间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我们连队,新时代好汉辈出一一走出了以吴海旺、张兴军等为代表的一批师、团级军官以及以梁怀远、刘学勤、王春喜、刘克忠、汪锦全、李根谋和马希武、屠振兴等为代表的众多基层军政主官,还有以技术过硬继续留队服役的许多志愿兵(士官),他们在铁打的军营续写连队的荣光! 致敬,我们同时代人的骄子l</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看着这张张发黄的照片,勾起我们对过去激情岁月无限的怀念,更激起我们胸中涌起的对战友的真切思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经过这40~50年岁月的风吹雨打,照片中的战友有的也许已离我们而去,可他们的音容笑貌却永远定格在20岁时的青春岁月中!</span></p> <h3><font color="#ed2308">正是照片中的这群人,为我们的战车保驾护航。每当车队出动,他们都会随车保障伴随。致敬,我们亲爱的修理班战友!</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虽两鬓斑白,可自信的笑容时刻挂在脸上,因为我们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我们的铁血青者一一河北战友小聚</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湖北黄水清山东会战友。也许是巧合,战友重逢看黄河,黄河水清澈见底一一故有黄水清到黄河,黄河水清之趣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78年湖北恩施战友合影留念,记住这美好的青春年华!</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这是部队转隶二炮后,老指导员与老兵在河南平顶山的珍贵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文书王世国(群昵称 金樽对月)提供的珍贵史料,从中可触摸到浓浓的战友情。</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感谢76年战友杨学松提供的照片,几十年后,您能一眼认出几位?</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感谢湖北恩施战友提供,且集大家之力,终于完整清楚地回忆起每位战友。谢谢你们!</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难忘战友情,不时来小聚。</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传承部队老本行,热心为众多老战友传递信息,搜寻资料。是本群创始人,为战友重聚,搭建起科技平台,实在是劳苦功高!</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虽来自官宦家,却无官二代的劣习。经过大熔炉的磨练,培养出领导者的自信。拿惯了扳手、改锥的手,却成功转型拿起了手术刀!</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作为知青,也许你未曾想过自己的从军路。可这段经历,却让一个迷茫的小年青找准了自己今后的人生路!</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无独有偶。前有万深海,后有唐永根。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大地,全心为农村、农事、农民,在艰苦环境中成就自己璀璨的人生。</font></h3> <h3> 我的从军路</h3><div> 郑锦春(76年江西上饶) </div><div><br /></div><div> 我是76年应征入伍,2月27日到县人武部报到集合。从上饶坐火车到九江,换乘轮船从长江逆水而上,途经武汉、公安,在宜昌稍作停留后继续前行,眼见三峡峻峭的两岸与激流险滩,恰值三月暖阳第一次远行的我,陶醉于祖国秀丽山川,好美啊! 3月5日我们江西上饶籍700名新兵抵达军营——涪陵、白涛。</div><div> 分到新兵连3排9班,排长袁化建因探亲,由钟克诚接任。班长白凤安(73年河北人),接受三个月的强化軍事科目训练。后安排到老兵连(汽车连)在孙国星排长带领下进行汽驾技能培训,经过半是理论讲解、半是驾驶操作,我们初步学到了开车与汽车常见故障的排除。</div><div>结束了汽教生活,我再度成为二排长孙国星,排副钟克诚的兵。四班长黄德秋(桃源71年)是我的恩师,兄长般地关怀爱护着我。副班长陈新民还有老兵韩振齐、田金明、闫庆友等对我也都关爱有加,让我倍感革命大家庭的亲密与温暖。此陈新民(湖南71年兵)非彼陈兴明(文书湖北人)。</div><div> 不久后我调入司务处当给养员,这一干几乎是我在部队的一半时间,直到78年再度下到二排(排长仍旧是孙国星)五班(班长熊立坚)。当上士的这一过程,班、排、司务处转辗多次,其顶头上司司务长就有余长钦丶李根谋、姜建贵。</div><div> 78年的某个周未晚点名前,当我和往常一样来到排长宿舍,推开门正迈进时看到排长、副排长和二排的班长们都在,我赶忙往回撤,见状孙排长立马叫住我并说"你马上就应参加排里会议了,就不要走了"</div><div> 我惶恐中不知所措,因为在此之前未有征兆或暗示,加之此前我们76、77年兵仅三排有一副班长郑忠炎(76江西),我怎敢相信天上掉馅饼砸我头上,然而不到一个小时即宣布我担任五班班长。副排长李运光、五班长熊立坚改志愿兵暂不担任任何职务,同期改志愿兵的还有一排副袁化明丶四班长庞少权,老兵:吴成林、凃学安、张万富丶毛世英等多位(之后再未设副排长一职)</div><div> 79年伊始便是76、77年兵在咱汽车连发挥骨干作用的开端,副班长丶班长不断增多,连同教练排在内,巳然形成一定比例了。印象深刻且表现较为突出的班长有陈兴明(文书,湖北人);牛传朋(77年山东籍,通讯员)等。然而正值我们处于人生上升时期,部队开始大裁军一—意味着军人生涯的终结,同时也失去了奋斗的目标。</div><div> 在那只图无私付出,乐于为国献身的激情燃烧的年代。我们肩负着保卫祖国与家族荣辱的使命来到军营,寸功末建何颜回见江东父老。作为改革初期的农村兵回到家乡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回农民,为一日三歺辛勤劳作。事实就是发财的机会有很多,自已末能很好把握,一是缘由低落的情绪、固化了的陈旧观念;二是自己具备的能力十分有限,只能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所遗弃。</div>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战友颂(王蒙)</b></p> <p class="ql-block">汽车(运输)连全名单(一)</p> <p class="ql-block">汽车(运输)连全名单(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