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表姐又打电话邀请老爸回重庆,以前老爸都不想走动,这次不同老爸的兴致特别地高,从9月就开始计划,想着孩子们都还从来没有回去过,最后决定过年全家出动,回老家!远在昆明的幺爸一家也要回去,这是一次大团聚!</h3><h3> 对老爸来说,这一行是满满的回忆!满满的欣喜!怕过年时车票不好买,元月孩子们一放假,老爸老妈就隔三岔五地打电话问我高铁票定好了没有,一个九旬老头跟个孩子似的对回老家充满了期待!他应该是想在有生之年能兄弟再重聚!再看一眼他的家乡!</h3><h3> 作为一个籍贯重庆的武汉人,而我上一次的重庆之行已是20年前的事了,记忆已经模糊,却因为一部叫《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电影让我很想回去看看,重新认识它。</h3><h3><br /></h3> <h3> 它是充满4D魔幻色彩的山城,更是平均每2.5公里就有一座大桥的桥都。回家的路上表姐不停的跟我们介绍着家乡的变化。</h3><h3> 老爸开启了寻访模式,而我们则开启了探索模式毫不吝啬地泡在了这座城中。慢慢地熟悉了解这座城市,追寻着电影里的外景拍摄地,感受着这座城市的魅力!</h3><h3> 解放碑繁华的摩天大厦间,朝天门清冷的江畔夜风里,洪崖洞梦幻迷离的夜景前,山城梯梯坎坎的市井中,木洞老屋古老的吊脚楼下,一步步地走进这个城市。</h3><h3> 不论是李子坝八楼的轻轨站,还是两路口的皇冠大扶梯,都仿佛是穿越之门,把我们从渣子洞白公馆里的硝烟弥漫带回到如今现代化的魔幻城!从鹅岭二厂的文艺范小店到川美黄桷坪的时尚涂鸦,从红彤彤冒着热气的火锅旁到清雾弥漫的长江边,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时尚与传统,年轻与怀旧,山与城,水与火,浑然一体。</h3><h3>真实!幸福!</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怕老爸老妈路途辛苦,我们上午休息,下午寻个轻松的好去处!海拔400米的鹅岭是渝中半岛上的海拔最高点,顺着窄窄的盘山公路而上,表姐把我们送到鹅岭公园,这里是老重庆人挥之不去的记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部电影让人们知道鹅岭有个由原先老厂房改建而来的创意园区二厂。二厂斑驳脱落的墙皮丝毫没有破败颓废的感觉,而是到处流淌着的文艺气息!去重庆打卡,怎么能少得了它!</h3><h3><br /></h3> <h3>鹅岭二厂的前身是民国期间的印钞厂,1940年至今保留下了老旧厂房的躯体,时尚和文艺的灵魂重新融入。大概是因为如今的城市几乎都长着一样的面孔,我更喜欢这些能赋予老旧建筑以新生,从而延续它们生命的地方。</h3> <h3>"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从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只要最后是你就好......"电影里陈末的CITY RADIO播音室就在这里某一栋楼顶上。片尾陈末在大雨里凝视的那堵有撑雨伞小姑娘的壁画也在这里。</h3> <h3>这里的游人并不是很多,如果没有一颗文艺的心,这里只不过就是一些租用旧厂房开的小饭店而已。其实,来这里,你可以什么都不用做,慢慢地走,慢慢地看,老旧的墙皮会自然地勾起这里的往事,精致的小店会诱发你歇一歇的念头。人生匆匆,好好享受当下,坐下来发发呆,有什么不好呢?</h3> <h3>站在鹅岭远望,可以看到很大一部分老城景象,笼罩在茫茫薄雾里若影若现。被称为雾都的重庆,怎么可能少了雾。白日里,雾把山城锁得严严实实,整座城市显得神秘缥缈,只有晚上夜幕遮盖住了雾气,蛰伏了一天的城市才会变得真真切切,触手可及。</h3><h3>重庆,真是一座属于童话的城!</h3><h3><br /></h3> <h3>四川美院黄桷坪校区门口的涂鸦艺术街全长1.25公里,马路两侧的楼房全都是涂鸦艺术作品,我们就遇到了慕名到川美来寻访涂鸦作品的年轻人。不知是川美成就了这涂鸦街,还是涂鸦街成就了川美。</h3> <h3>老爸老妈一路上絮絮叨叨的跟我们念叨原来的解放碑是什么模样,那时候没有高楼的,解放碑就是最高的,是地标!现在的解放碑广场是重庆最繁华的核心区域,类似于武汉的江汉路吧。解放碑也淹没在了高楼大厦里,在霓虹和喧嚣之中,解放碑始终沉默地肃立着。愿眼前的一切都幸福美好!</h3> <h3>老爸心心念念的要去朝天门,50年代老爸就是从这里离开了家!老爸说要看看当时走的时候江岸边那长长的楼梯现在变成啥样了。老人家兴致盎然坚持要从解放碑步行到朝天门,地图显示一千米,也没多远,却把我们几个累得不行,老爸却说不累,难道是因为心境不同吗!</h3><h3><br /></h3> <h3>嘉陵江自北而来,长江从南北上,在朝天门汇集东去。因而成为重庆最大的水码头。今天的码头依旧繁华,繁忙。只是老爸离开时码头长长的江梯已不见踪影,码头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修建了大坝后就被淹没了。现在的朝天门码头在重修,两年后将又是一翻景象。</h3> <h3>重庆是座山城,起伏的山势和依山而建的楼房让地图在这里显得用处不大,地图是平面的而重庆是立体的!途中高德地图的步行导航彻底凌乱,看着过江索道就在眼前,可就是找不到去的路,累的我们筋疲力尽恨不得把林志玲揪出来带路。最后我们放弃了过江索道,叫了车直奔洪崖洞。司机师傅那是带着满满的自豪感跟我们介绍重庆的夜色有多美。"不览夜景,未到重庆",没有领略过重庆的夜景绝对是一大遗憾。</h3><h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h3><h3>比不上重庆灯火辉煌!</h3><h3>每当夜晚降临,重庆的夜色就是火锅之外的另一道盛宴!</h3> <h3>号称"中华悬崖城"的重庆地标洪崖洞,重庆夜景的女主角,美得像童话。白天的她就是厨房里的灰姑娘,夜幕降临,却变得脱胎换骨般的美艳。</h3><h3>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夜晚的洪崖洞就是宫崎骏《千与千寻》里仙界里的建筑,如梦如幻!</h3><h3>洪崖洞拥有两千多年历史,之前这里曾经是军事要塞,是目前重庆遗留下来唯一的具有特色巴渝文化和吊脚楼文化的景观。</h3> <h3>惊艳的洪崖洞啦 ,看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电影的同学们应该对千厮门大桥和洪崖洞的合影很熟悉。</h3> <h3>洪崖洞的外面聚集了很多的文艺青年。宫崎骏这个日本老头真是有神奇的力量,几乎能让所有人,一旦闯进他的童话世界,便再也不愿出来,从孩子一直到老去,这里面就有我。</h3><h3>步行从嘉陵江北岸沿着千厮门大桥往回走,洪崖洞安静地卧在江边,像工作了一天疲倦的千寻,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江水,想着爸爸妈妈,而阁楼上,无脸男在关切地张望着。</h3> <h3>跟洪崖洞是邻居的就是千厮门大桥了,同样作为重庆的地标性建筑,颜值还是超在线的 。夜晚来临之际,两岸灯火交融,梦幻夜景呈现眼前。在洪崖洞顶层11楼拍到的千厮门大桥。</h3> <h3>从千厮门上拍洪崖洞也是很棒的,4D魔幻城显露无疑!</h3> <h3>江面上灯火通明的游轮,如同闪耀在星空下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岸边水上构成了一幅山城的不夜神话。</h3> <h3>看山城夜景两江夜游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登上了金碧女王号搜寻夜色中的美丽重庆。夜风冷却了被老火锅辣得冒烟的躯体,却在心头留住了温暖。</h3> <h3>在游轮上看千厮门大桥,一样的气质、颜值兼具。桥下面是嘉陵江北岸的重庆大剧院,在不断变换的霓虹里,像是滑落到人间的水晶石,把重庆的夜点缀得梦幻无比。</h3> <h3>千厮门大桥和东水门大桥像一对手拉手的孪生兄弟,分别横亘在嘉陵江和长江之上,它们是夜色重庆中不二的男主角。</h3> <h3>夜晚,带着灯饰的过江缆车像一颗流星,从头顶凌空而过。</h3> <h3>两岸灯火辉煌掩映下的朝天门大桥在夜色中同样璀璨夺目。</h3> <h3>重庆的主城区集中在鸭嘴状的半岛上,整个9平方公里的地方就是一个突起的山脊,从朝天门沙嘴的海拔168米,到鹅岭的海拔约400米,这些落差集中在小小的渝中半岛上。可以想象城市的高楼大厦是怎样的起伏,道路是怎样的徊转了,交通工具又是多么的特别。重庆的轻轨那是穿江过河忽上忽下,站在车尾能真切的看到轨道的起伏,不叫轻轨叫过山车也许更贴切!还是因为山,在重庆的街头是看不到那乌泱泱的共享单车,蜿蜒起伏的路面怕是运动员也会累瘫。为了体验大重庆各试各样的交通工具,我们是人手一张公交卡。那就出发去!</h3> <h3>最魔幻的,那就应该是让人们惊呼热议的穿楼而过的李子坝轻轨。当我们到达李子坝,正准备向轻轨工作人员询问在哪里看最好的时候,她先开口了,麻溜地告诉我们怎么走。可想而知是有多少人在寻找那穿楼而过的轻轨!其实人们更加好奇的是,好端端的轨道为什么偏偏要从楼里穿过。问过度娘后知道楼和轻轨是一起设计施工的,也许只有这样,才是最完美的结局。并且一不小心弄出了一个世界出名的独特景观。真的要为当初的设计者和拍板者点赞!</h3> <h3>李子坝轻轨站1楼至5楼是商铺,9楼至19楼是住宅,中间6楼至8楼是轨道交通区域。6楼是站厅,7楼是设备层,8楼是站台层,从楼的正面进入,爬到六楼就是入口,楼后面的马路则直接就在八楼的高度。我当时严重怀疑刀郎在写《2002年的第一场雪》之前一定到过李子坝,否则他怎么知道公共交通工具还能停在八楼。造就如此景观,功劳非山莫属。"山在城中,城在山上",这样的形容只能用在重庆。</h3> <h3>最神奇的交通工具应该是亚洲第二长,长达112米的皇冠大扶梯了,电梯也不只出现在商场,它同样也是一种交通工具。公交卡哔一声,就能把耗时半小时的盘山公路,化作单边2分钟的路程。到现在皇冠大扶梯依然还是在尽它本分,坚挺地运行了20年。连接着两路口和重庆火车菜园坝站。</h3><h3>建议恐高的旅行小伙伴千万千万不要去两路口的皇冠大扶梯啦!我们先是下行,哇,倾斜角度大,深深的黑洞一眼望不到头呀!整个人一脸懵比,还好一会儿又转为兴奋!长长的扶梯,感觉就是整个山挖空了,而这个扶梯贯穿山顶和山底,下行的时候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h3> <h3>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皇冠大扶梯</h3> <h3>刷个公交卡再来个上行</h3> <h3>最浪漫的就是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和 "山城空中公共汽车"的长江索道,索道不为观光,而是一种交通工具,每六分钟一班,横跨长江。现代化的重庆却又如此的怀旧,1987年开始运营的长江索道一直到今天还是重庆最繁忙的交道工具,30年里永不疲倦,永不磨灭。</h3><h3>我们想着索道也能刷公交卡?5点不到就过来,一看蜿蜒的队伍排得长长的,上次没找到位置,这回我们坚定的跟在了队伍的后面。排了一个多小时,终于上去了,掏出公交卡让我刷了个18块,跟着人群赶紧上缆车吧。在发着光的缆车里从长江上空缓缓划过,跨越映着缤纷霓虹的江水,欣赏着薄雾笼罩下了两岸风光,只能用浪漫美好来形容吧!</h3> <h3>华灯初上的东水门长江大桥</h3> <h3>老妈是一定要再去渣滓洞白公馆看看,一路上都在跟孩子们说着《红岩》里的情节。老妈在参观的时候那份认真让我们感动,再看看江姐住的地方,这里发生过什么事,那里有发生过什么跟我们细细的说着。当看到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囚禁于此的二百多位革命志士被杀害时,我们也是感慨万千。今天的歌乐山很寂静,少了游人的喧嚣,多了一份肃穆庄严。</h3> <h3>白公馆</h3> <h3>磁器口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老爸的记忆里房子还是老房子,店面却多了很多,商业化气息太重,少了过去的那种古朴。但家乡总是好的,他说比起武汉的户部巷那还是强得不是一点点!</h3><h3>很多的影视剧到磁器口取景,映像最深的就是《江姐》了,《红岩》小说中的"华子良",更是家喻户晓,在磁器口留下了他革命活动的足迹。与地下党接头的地点便在磁器口的一栋穿逗房子里,只是说不清是那一栋了,这更增添了古镇神秘色彩。顺着这石板梯缓缓而上,恍惚间仿佛看到了楼上窗台上好看的盆栽原来是接头暗号。</h3> <h3>超大锅熬制的火锅底料,销往全国各地。</h3> <h3>提到重庆火锅是绕不开的话题。重庆的街头店面,最多的就是老火锅店。不要以为重庆火锅和四川火锅没什么太大区别,那样的话结果会很惨。重庆老火锅以重辣口和厚牛油为主要特点,捞出火锅里的食材,首先要拨开覆盖汤面的辣椒,食材虽下肚,融化的牛油却裹挟着辣椒的精华,均匀的粘在了嘴唇上,舔不干,擦不净,让味蕾去慢慢感受。</h3><h3>第一顿我们去了佩姐老火锅,只一会的功夫就满桌了,门口已经有人开始等位。对自己吃辣的能力还是很了解的,我们点了个微辣鸳鸯锅。看看其他桌基本都是点的九宫格。重庆人是不屑鸳鸯锅的,那是给外地人吃的,九宫格才是老火锅的标配。重庆老火锅"有毒",纵使第一天被辣得七窍生烟,但第二天从午后便开始觊觎老火锅的味道了,那般惊悚早就如火锅里的牛油一般,化得无影无踪了。</h3> <h3>佩姐家的微辣鸳鸯锅</h3> <h3>成都的街头,除了火锅还会有各种各样美味的川菜和小吃;在重庆,少量的江湖菜之外,你将会彻底陷入老火锅的海洋。重庆老火锅的辣是高标准、高起点,不要以为点个微辣的会没事,就连许多老重庆人连微辣也受不了,但这却不影响重庆人对火锅的痴迷。夜晚,从时尚街区到街坊巷里,大大小小灯火通明的,一定是老火锅店,老火锅似乎寄托着重庆人太多的回忆和期望。</h3><h3><br /></h3> <h3>石灰市李串串老店,一家 天天排队坐落在居民区的串串老店。我居然从开始吃到结束没把我辣停!味道好得没话说。写这段的时间我都在咽口水!!</h3> <h3>重庆的吃,当然还有小面。不知道为什么叫"小"面,盛上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一大碗。恰逢第一顿火锅之后的早餐,没敢吃辣,豌豆炸酱小面味道好极了,在家的时候就在馋这一碗豌炸面。重庆小面,没有所谓正宗和地道,马路边、小巷里,只要有小面馆,大可放心品尝。我想跟武汉的热干面一样,最好吃的一定是我家楼下的那家面馆!</h3> <h3>在解放碑的一栋大厦的三十几层,特色小店里点到一个雪菜炒黑芝麻馅汤圆,奇妙的口感,不过很好吃。</h3> <h3>一部《变形金刚4》几乎是一夜之间让全国人民知道了武隆这个地方!我们经过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满山的薄雾笼罩,空气清新。当你沉静在此,非常迷人,放空自己的好地方!</h3><h3>天生三桥由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组成,气势磅礴、恢宏,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三座天然石拱桥之间有青龙天坑、神鹰天坑两个天坑,形成了"三硚夹两坑"大气磅礴的世界奇特景观。</h3><h3><br /></h3><h3><br /></h3> <h3>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取景地点,是一座汉唐风格的古驿站。记得电影里那些在黑夜里从崖壁上飞滑下来的杀手吧。</h3> <h3>神鹰天坑,看崖壁的形状确实有点像展翅的雄鹰。</h3> <h3>驻足此地,回望青龙桥,形状犹如一条跃起的鲤鱼。</h3> <h3>崖壁上有好大一只猴子在注视着我们</h3> <h3>孙大圣附体,我也可以一手遮天。</h3> <h3>除了天坑,还有仙女山龙水峡地缝,她犹如地球上的一条裂缝,由千万年前造山运动而形成,壁陡峡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奇观,在这里可以感受地下穿行的乐趣。</h3><h3>我们穿过一条不长的隧道,在谷顶座观光电梯下到谷底,地缝中老树藤萝盘绕,泉水流瀑挂壁,险峻幽深,怪石峥嵘,明涧湍急。整个地缝景区最窄处仅1米,沿着栈道慢慢向前,淙淙水声不绝于耳,有时响亮到压过说话声音。脚下悬空,下面就是奔腾不息的溪水,落差大,溪水流速很快,平静处溪水清澈,颜色幽兰,空气里夹杂着丝丝水汽,清新怡人,让人忍不住深呼吸一口。</h3> <h3>飞瀑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水花飞溅,清透怡人。</h3> <h3>溪流倒映着头顶一线天</h3> <h3>仰望壁立千仞,天光曦微,让人昏昏然不知身之何处。</h3> <h3>走出地缝,眼前又是一翻广阔天地。</h3> <h3>木洞镇坐落于长江南岸,是连接南川、涪陵的陆上交通要道和长江边的重要水运码头。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下游水路进出重庆的重要驿站,唐代大诗人王维曾以"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的诗句感叹其水上舟集成市的盛况。明清以来,木洞因"五方杂处,百货交通,贾舶行舟",成为川渝名镇之一。</h3> <h3>离家越来越近,老爸开心地很,木洞是他当年求学的地方。跟我们讲他小的时候跟他的弟弟还有爷爷婆婆在一起的往事,感觉是那么美好幸福!</h3> <h3>木洞江景如同小家碧玉般安静飘渺</h3> <h3>丰盛古镇老街两侧都是两三层全木质穿斗结构的店铺,石板街蜿蜒曲折,连着座座老宅和条条深邃的小巷。街上青砖黛瓦,雕花木窗的明清建筑比比皆是。铺后多为青砖黑瓦四合院,其檐额、堂额、门窗等,多饰以戏文故事、鱼虫鸟兽,具有典型的徽派风格,这一特点在重庆众多古镇中是不多见的。石板街临街面的房屋全为二层楼,上层住人,下层作店,清一色的木板门,便于开启,以利坐店经商。每家店面贴的对联内容都是彰显自家经营特色的。</h3><h3>老爸老妈细细的看着,指着老墙告诉我们老房子的墙里都是竹篾,经过多年的风雨已经露了出来。古色古香的街巷让老爸找回点过去的影子,他少年时的记忆应该都在这吊脚楼和石板路里吧。</h3> <h3>已经阴历28了,在外的家人也都陆陆续续回家了,就有了这次团聚。老人家都已是八九旬的年纪,这样见面的机会怕是不多了!堂妹跟我说二爸知道老爸要回来就很开心,知道今天要见面,昨天晚上都没睡踏实!分别的时候我看看老人家的手握在一起,眼里分明有泪花闪动。</h3> <h3>姐姐姐夫很是能干,在家做的火锅,味道也不输外面的老店,每家人应该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姐姐买回了一大堆上好的火锅食材,我们这些女儿媳妇分工处理,小弟弟的腰花片那是切得一个漂亮!都期待着夜晚的来临。一个一个,一家一家的都到齐了,小屋里顿时热闹起来,足足开了三桌。姐姐很贴心的做成微辣,中辣,特辣不同的口味,我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微辣这边奋战吧。昆明的哥哥姐姐们厉害了,特辣的就很对他们的胃口。我们时不时还能到别桌穿穿,满屋都是团聚的喜悦!火锅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大家的脸上都是开心幸福的笑容,喝着昆明带回来的百香果酒,吃着热辣辣的火锅,谈着令人回味的昨天和今后的美好!突然发现火锅这东西是这么的适合在团聚的时候享用,那氛围那心境跟火锅的味道是如此的完美统一。</h3><h3>吃得美美的就有了这张照片!每个人都笑得那么开心!</h3> <h3>这次回家最重要的就是年初二回乡祭祖,为了赶早我们早上6点不到就起床,一共七台车分别从重庆往木洞老家赶,去祭拜爷爷婆婆!婆婆跟我们一起生活了好多年,想起她,眼前就浮现出一个满头白发梳着整齐的发髻,穿着对襟衣服,满脸笑容超干净的小脚婆婆。她在天上看着我们一大家子来看她,应该是开心的吧!</h3><h3>五爸的儿子领着我们顺着相间小路往老屋的方向走,老爸老妈一路上都在回忆着老屋的模样,问我还记不记得,可怜我那时只是一个四岁的孩子,啥都不记得了,唯一在我脑海留下痕迹的就是那可怕的猪圈厕所,害怕会掉下去。现在老屋还有碉楼都被泥石流滑坡冲垮了,只有婆婆的墓在这儿,一直在这儿陪着家!</h3> <h3>鞭炮响不绝于耳,带去的是我们的思念。</h3> <h3>在江边再来一张大合照,愿下次见面一切都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