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地貌中的基本形态</h3><h3>尽管地面的高低起伏千变万化,但仔细分析,它们都是由山顶、凹地、山脊、山谷、鞍部和坡面等基本形态组合而成。如果能识别这些基本形态的等高线图形,就能比较容易地阅读等高线所显示的地貌特征了。<br>1.山顶、凹地 表示山顶的等高线是一条环圈较小的闭合曲线。有时在闭合曲线外侧绘有示坡线,指示地面倾斜下降的方向。山顶依其形状分为圆顶的,尖顶的和平顶的三种。圆顶山等高线环圈较大,由顶部向下,等高线由稀逐渐变密;尖顶山等高线环圈小,由顶部向下,等高线由密逐渐变稀;平顶出等高线环圈大,呈现较宽阔的空白,由顶部向下等高线骤然变密。</h3> <h3>2.山脊、山谷 山脊指的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凸起部分。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由山顶向低处凸出,各等高线凸出部分顶点的连线,就是分水线。山脊依其外形分为尖形山脊、圆形山脊和平齐山脊三种。尖形山脊,等高线依山脊延伸方向呈尖状;圆形山脊,等高线依山脊延伸方向呈圆弧状;平齐山脊等高线依山脊延伸方问呈平齐状。</h3><h3>山谷是两个山脊间的低凹部分。表示山谷的等高线正好与山脊相反,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由于山谷是集水地,所以等高线凹入部分顶点的连线叫集水线。按横断面形状,山谷分V形、U形和槽形三种。V形谷的横断面是上宽底窄,等高线图形呈“V”形;U形谷的横断面上宽、底接近于圆弧状,等高线图形呈“U”形;槽形谷的横断面如同水槽,上宽下窄的梯形,等高级图形呈“”形。<br>3..鞍部 鞍部是两山顶间的低地,形状似马鞍。在地形图上由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和表示山谷的等高线组成。有时绘有示坡线。<br>4.坡面 坡面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倾斜表面,又叫斜坡或山坡。山脊的两个侧面就是坡面。按坡面的形状分为:均匀坡面、凸形坡面和凹形斜面。</h3><h3>均匀坡面,坡面的倾斜基本一致,表现在图上是等高线的间隔大致相等,即疏密大体一致。等高线间隔的大小反映坡面的坡度陡缓,间隔大的表示坡度缓,间隔小的表示坡度陡。凸形坡面:坡面的倾斜为上缓下陡,等高线的间隔为上面大下面小,即上疏下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