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古汉源

小李飞刀

<h1><font color="#ed2308">汉江流域</font><font color="#010101">是</font>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因此,汉江当之无愧是一条伟大的母亲河。<br>  对于汉江源头的探寻,千百年来,人们总是孜孜不倦。汉源所以有了古汉源和新汉源之分。沿金牛古道过宁强县大安镇,有一处古老的驿站——金牛驿,传说是原来五丁运送金牛入蜀歇脚的地方,后来,这里设过金牛县,南宋大诗人陆游曾经夜宿金牛驿即兴赋诗一首。 <br>晓发金牛 陆游<br>客枕何时稳,匆匆又束装。<br>快晴生马影,新暖拆花房。<br>  ……</h1><h1> 过金牛驿往西南一里就是烈金坝,远远望去,有一棵参天的大桂树,传说为汉刘邦亲手所植。当地有老者告诉大家,原来这树有九股分支,象征着中华九州方圆,这棵古木历经千年,依然根繁叶茂,列入古树名木被重点保护。桂树下,原来有一古建筑,便是禹王宫了,禹王宫为纪念大禹治水所建,气势恢宏,飞檐斗角,过去每年农历二月二热闹非凡,香火经久不衰,可惜修阳安铁路被毁</h1> <h1><font color="#ff8a00">这就是传说中的千年古桂,据传为汉王刘邦亲手所植</font></h1> <h1>从禹王宫溯汉王沟北上,一条清溪缠绕在脚下,时而素湍绿潭,时而飞瀑溅玉,时而涓涓细流,时而滔滔奔泻,清溪两岸,芳草萋萋,绿树掩映。汉王山又名嶓冢山,传说曾经是汉王刘邦屯兵的地方,屯兵于高山按说是兵家之大忌,但汉王山漫山遍野都长着一种红果子,士兵们饿了就用来充饥,因此这种红果子至今仍被誉为“救兵粮”。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山上有水,那水,就是古汉江源头。</h1><h1> 在汉王山腰,有一个不大的山洞,那就是石牛洞。洞内有一巨石酷似石牛,屁股撅的老高老高,从石牛的屁股下面流出一道清清的泉水,这泉水便是汉源了。据称,当年秦王送给蜀王五头会屙金的石牛,五丁壮士夜宿金牛驿,其中一头受神的点化而跑掉了,五丁力士随即穷追不舍,石牛到了嶓冢山慌不择路,不小心钻入一个小石洞被卡住了,从此而成为一道永恒的风景。在石牛洞的石壁上,原来有两行蝌蚪状的文字,早已被岁月的风雨剥蚀的残缺不全,但还是有人辨认出是“<font color="#ed2308">嶓冢导漾,东流为汉”</font>八个字,广传为大禹手书,是为汉源由来。现在这几个字已不知花落谁家,只有古汉源泉水依旧叮咚若琴。一下石牛洞台。这水便了无痕迹,潜到了地下,在下面离洞口60多米处的乱石丛中,一股涌泉喷薄而出,哗哗水声百步可闻,较之洞中之细流更加势不可挡。凡来者都要停下来喝上一口,清爽可口的感觉,顿觉五脏六腑被涤荡的干干净净,世俗红尘的诸多烦恼被横扫一空。更有甚者,拿出随身带的瓶子盛上一瓶:这可是汉江源头水啊!</h1> <h1>此处就是大禹治水的禹王摩崖石刻“嶓冢导漾,东流为汉”的地方</h1> <h3>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石牛洞”吧</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作者:李忠明</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年2月28日到此一游</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