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读后感

空谷幽兰(拒私聊)

<h3>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该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h3><h3><br /></h3><h3>她的语言朴素、平实却感动人心。没有辉煌时的炫耀,没有坎坷时的抱怨,更没有失去亲人的声嘶力竭与呐喊,只是将故事平静地叙述出来。看似波澜不惊,但却波涛暗涌,字里行间飘散着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h3><h3><br /></h3><h3>我仿佛看见老人那满头白发里藏着经历过的曲折坎坷,那满脸的皱纹中藏着饱受的艰辛与磨难,那清澈明亮的眼神里藏着睿智和坚强的女性的伟大。</h3> <h3>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二部以一段梦靥般的古驿道之旅开头的。第一个梦<b>"我"梦见锺书自顾撇我而去。"我"大声呼喊,连名带姓地喊。喊声落在旷野里,好像给吞吃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b>我感觉到了老人内心极度的恐慌,那份对家人的珍惜与不舍都出现在梦里。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梦。生,为梦的开始,殇,为梦的泯灭。</h3><h3><br /></h3><h3>第二个梦是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家人在古驿道上的相聚与失散,正是一个家庭真实的写照。一边是老伴儿,一边是爱女,无能为力,却又想寸步不离。年迈的老人惶恐的走在人生的驿道上,奔波于双双病重的丈夫和女儿之间,爱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对人生的重大打击,而爱侣的日渐衰弱更加让她心绪难平。</h3><h3><br /></h3><h3>"<b>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b></h3><h3><br /></h3><h3>到底是快刀斩乱麻还是抽丝剥茧般依依不舍,这种矛盾的心情对于杨绛先生是万般痛苦的抉择,书中那割舍不断的亲情、爱情不自觉地让我深陷其中,感慨不已!几十载风雨相伴,相亲相爱的三口之家只留下了这位老人。她说:<b>"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b>其凄苦与悲凉,让人看得伤心落泪。</h3><h3><br /></h3> <h3>第三部,作者用平淡朴实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有幸福时光,也有艰苦的日子。志趣相投的夫妻俩、乖巧伶俐的女儿,有了家就有了一切。她们总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比如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又称"石子",把平淡的生活调节的有滋有味。</h3><h3><br /></h3><h3>她们互相欣赏对方的优点,不拘小节。杨绛先生总是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毛巾折得有棱有角,但从来不嫌弃钱锺书随意;钱老在外是名人、是学者、是教授,在家是好丈夫、好父亲,每天坚持笨手笨脚的为家人准备早餐;女儿虽然体弱多病,但是还要照顾不敢走夜路的妈妈。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都表现这个家庭的和睦温馨。多温暖的小家庭,多温馨的"我们仨"。 </h3><h3><br /></h3><h3>回国后的动荡不定,几十年的风雨历程,"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家三口的分离,和文革后相聚的艰辛,居无定所的飘摇,他们都坦然接受,相濡以沫、相亲相爱、不离不弃。家人在哪,哪里就是家,有个安身立所之处、有书读就是最幸福的。一个国学大师,一个翻译名家,一个著名学者,耀眼的头衔并没有让他们失去常人的亲情。他们不求名分,不求富贵,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生活在他们自我设定的祥和的世界里。</h3> <h3>"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看标题就让我潸然泪下,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先后失去爱女和丈夫两个至亲,那种孤独和恐惧没有显现出来,而是化作平淡的文字感染了无数人 。书中字句平淡,细细品味,却是对往事美好的回忆。谁都看得出,这是一部含着泪用心写就的书。一位92岁高龄老人对家人的追忆,平实、自然。温婉平实的文字中,蕴涵着深厚的感情,在日常的生活里,无不彰显着浓浓厚重的亲情。我曾想,杨绛先生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来回忆和家人一起的日子,我读不懂。"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的心情,也许需要用很久的时间和深厚的阅历才能够领悟。</h3><h3><br /></h3><h3>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态,我想,也许正是因为它的朴实无华,方才显出情感的真挚动人;也正是因为它的真挚动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内这么多人的争相传阅!亲情,不需要过多华丽语言的修饰,那份温暖的感觉像冬日里的温泉缓缓流入每位读者的内心深处。</h3> <h3>读杨绛先生的作品,细细读来,似乎是与其促膝谈心,老人用她平缓的笔触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家三口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平和温馨的家庭氛围。它不仅生动地将一家 三口平日里工作,读书 ,生活的场景表现出来,还将自己的人生 价值观巧妙地融入书中,更将自己对家人的爱意委婉地在书中表现。</h3><h3><br /></h3><h3>谁都看得出,这是一个智慧而和谐的家庭。正是这个家庭的温馨让我感动,并且在感动之余引发我的深思。三口之家均为当代学者,钱老和杨先生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仍然坚持读书写字和教书育人。在那个时局动荡的乱世中,她们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始终坚持在学术上的钻研和追求,文革时期风雨携手,同喜悦共患难,身隔两世,心系一身。</h3><h3><br /></h3><h3>最欣赏他们那种淡泊名利的心态,在他们心里只有自己钟爱的文学和自己珍惜的家庭,钱老的一句话道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b>:"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识的人"。</b>他们只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名利,这是何等的境界!</h3><h3><br /></h3><h3><b>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b>杨绛先生的这段话正入我心,她们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组合。她们一家是学术界的名人,但他们始终低调做人,高调做事。面对压力不低头,面对荣誉不炫耀。钱老儒雅而幽默,而在杨绛先生的眼中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角色;杨老睿智而平和,她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她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而在钱老眼里,她是一个贤妻良母;女儿乐观、孝顺、懂事,她遗传父母的精髓,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始终是父母的安慰和骄傲。她吸取二老的精华,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北师大教授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一生。</h3><h3><br /></h3> <h3>读杨绛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到今天为止,我不知道自己反反复复读了几遍,读到开心处我跟着欢笑,读到坎坷处我随着难过,读到离别处我心酸,读到伤心处我落泪。但在杨先生的字眼里始终波澜不惊,仿佛是在描述别人的故事,那样淡定、宁静。我只想看他们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br /></h3><h3><b><br /></b></h3><h3><b>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b></h3><h3><br /></h3><h3>一句<b>"世间好物不坚牢,彩虹易散琉璃脆</b>"感叹了生命的脆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而文末那句"<b>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b>文章至此,在淡淡的哀婉语调之中却又透露出希望,不执念,认真生活,这亦不失为一种作者给予读者的财富。读到最后才慢慢读懂了书开始她做的那个长达万里的梦,原来就是现实的虚化。</h3><h3><br /></h3><h3><b>"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 ,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b>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用文字记录的不仅是对至亲挚爱的思念,更是一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h3><h3><br /></h3> <h3>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就算幸福?读了《我们仨》,让我读懂了什么是幸福。因为正是杨绛,让我深深的领悟到,幸福是一种不太确定的东西,因为它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觉体验的东西。在她们心中没有不幸福的生活,只有不幸福的心态。<b>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b>。不管在什么状况下,她们都会从中寻找快乐的源泉。其实幸福的关键是感知能力,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现代人正在逐步缺失的。杨绛的一家不论在怎样的逆境中、不论遭受着怎样的苦难,她们永远都是相濡以沫、相信相爱!因为"我们仨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它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h3> <h3>杨绛的一家,很好的诠释了"情感",她们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是她们的生活比任何人都幸福;她们没有所谓的爱情基础,但是几十年风雨历程,携手走过,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爱情是个什么东西,终将被习惯于依靠代替,为他们的幸福所折服,为他们感知幸福的能力所折服。对中国这个著名家庭的亲情故事,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h3><h3><br /></h3><h3><b>石康说"这个家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趣味,一种追求"。</b></h3> <h3>现代的高科技给我们提供了联络感情的平台,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是我们还有那份平淡真挚的情感吗?似乎人与人之间的屏障越来越厚。当我们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缺忽略了身边最真实的感情!当飞机、高铁让我们毫无阻隔的飞越千山万水,让我们的生活没有距离的时候,我们心的距离是拉近了,还是越来越远呢?</h3><h3><br /></h3><h3>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身边最平淡的美丽。当我们抱怨爱人不够体贴、不够浪漫的时候,我们是否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平淡淡的,你有没有用心去体会这平淡中的幸福呢?</h3><h3><br /></h3><h3>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无疑给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扪心自问,生活教会了我们什么?我们是否还是原来的样子?面对爱人,我们做到爱他如同爱自己吗?面对父母,我们做到像父母对我们那样对待他们吗?面对朋友,我们做到真诚相待吗?我们做到问心无愧吗?</h3><h3><br /></h3><h3>一本好书可以洗涤人的心灵,可以改变你的心态,可以让你变的更加珍惜亲情、爱情、友情。</h3> <h3>近代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过:"<b>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b>那是因为他的灵魂不朽,他的影响不朽。</h3><h3><br /></h3><h3>这句话送给已去的杨绛先生最合适!<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