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丰彩谢谢大家的支持,祝朋友们:狗年大吉,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h3> <h3>下回有最新作品请点上方关注</h3> <h3>扛台阁是石塘镇箬山渔民元宵庆典的主题曲,以前均是将八仙桌翻过来,四脚扎个顶篷,由青壮年男子用竹棍扛起,渔村的艺人用彩灯、彩带,鲜花等把台阁扮得花轿似的,十分艳丽。如今的台阁用上了发电机、节日灯,其形态、色彩更胜往昔。每一扛台阁均是一台戏,由标致的童男童女扮演戏剧中的人物栩栩如生,逼真生动。扛台阁时,火镬开道(火镬是把木柴放在铁锅里烧起来。在箬山有座麒麟山,麒麟火喷到的地方就有财富),渔灯、台阁在后,悠扬乐曲相伴,喜庆罗鼓压阵,这图景无不向人们展示了石塘渔民祈望丰收、过上安乐生活的美好愿望.</h3> <h3><font color="#010101">箬山麒麟山</font></h3> <h3> 抬火镬、扛台阁是石塘镇箬山民间自发组织的传统民俗活动,在箬山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展示启石塘镇人民民俗风采之余,更营造了春节的喜庆氛围。</h3> <h3>温岭石塘镇箬山一带传统的渔民庆丰收习俗,扛台阁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扛台阁时,总是由一个村发起,其他响应的村要将本村的台阁扛到该村,待全部到齐后,再按照发起、响应的先后顺序起程游街穿巷,待每条街巷、村子巡游完毕才结束,原来的台阁由竹木等材料制成,随着时代的变迁,近年来都是用不锈钢管扎成,周围装上日光灯管,装饰亮丽。扛台阁时,一般由火镬开道(有时候最前面是当年的生肖模型),随后是五六人组成的锣鼓队,然后才是发起的那个村抬的台阁,后边又有十几人扛发电机、牵电缆线,台阁队就这样一队接一队地出发。</h3> <h3>扛台阁时,整个渔镇形同节日,台阁队经过时,人们夹道相迎,欣赏台阁中由童男童女妆扮的戏曲故事,有时候,在扛台阁时还表演大奏鼓。</h3> <h3>大奏鼓是流传在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箬山渔区的民俗舞蹈,据说是从福建民间传入的。大奏鼓舞蹈动作粗犷而诙谐,边奏边舞,舞者全为男性,服饰打扮却为女性,在舞蹈中不多见,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2008年,大奏鼓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h3> <h3>据《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大全》记载,温岭箬山大奏鼓是我国唯一一个渔村传统舞蹈,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放。</h3> <h3>箬山的民居依山而建,村道高高下下,曲曲弯弯,颇为难行,何况是扛着一二百斤重的台阁和发电机,但扛台阁的人,虽然累得脸上都是汗,却不显得倦怠。当敲锣打鼓的台阁队经过时,沿途村居的男女老幼都纷纷出来,夹道相迎,争睹台阁风采。有的站得高高的,有的拿出相机、手机拍照,有的则在路边或从窗户中探出头来观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