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堂建筑

港湾

<h3>  古往今来正常的社会, 世界各国最好的建筑除皇宫外, 在欧洲最好的建筑是教堂, 其次是学校建筑, 当然也包括每个国家的其它公共建筑。中国最好的建筑是寺庙与祠堂, 其次是书院, 现今的应是学校建筑, 同样也包括国家其它的公共建筑。这是世界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文明寄托。在这里顺便要说的是:宗教是教人向善、育人臻爱的道德伦理, 与迷信绝不是一回事!</h3><div> 欧洲教堂建筑主要是三种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和巴洛克风格。</div><div> 在11世纪前后建造的教堂几乎全是意大利的罗马风格(Romanik)。当时欧洲人对宇宙的认识是圆形的天顶, 因而罗马风格特征是圆形的拱顶。12世纪后, 由法国的哥特风格(Gotik)教堂逐渐流传于欧洲并风靡一时。哥特风格特征是瘦高型, 外观有许多像竹笋一样瘦长型的装饰物, 象征着摆脱了束缚, 奔向天国。拱顶也随之有了橄榄型的小尖;随着玻璃的应用, 窗户被装饰得色彩斑斓, 往往一个窗户就画了一个圣经的故事。在17、18世纪后的教堂多为巴洛克(Barock)风格的建筑。巴洛克风格特征是不注重外观, 但内部华丽, 采用大理石柱和大理石砖, 配有彩画和雕塑;室内一改老式教堂的黑暗、凝重和神秘, 采用浅色涂料, 加上彩色装饰, 让人感到轻松, 似散发出阵阵清香。</div><div><br></div><div><br></div><div>↓▼↓:随着与西方通商的往来;以及西方帝国主义强权的入侵, 宗教文化也陪随而来。以下在中国的教堂只是部分, 并非全部, 是取代表性教堂建筑予于简介。</div> <h3>↑▲↑:北京 西什库天主教堂</h3><div> 西什库天主教堂也称北堂, 位于西什库大街33号, 1703年开堂, 后于1887年因中南海扩建, 将其拆除。清政府于西安门内的西什库大街易地而建, 1900年整修时加高。</div><div> 西什库教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堂, 是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div><div> 西什库教堂是中西合壁的建筑, 教堂的主体建筑为一座三层的哥特式建筑, 顶端共由11座尖塔构成, 建筑平面呈十字形。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 高16.50米钟楼尖端高约31米, 曾经是北京内城最高的单体建筑。</div> <h3>↓▼↓:哈尔滨 圣尼古拉大教堂</h3><h3> 圣- 尼古拉教堂原址位于哈尔滨市秦家岗中心广场, 教堂建于1900年, 1966年文革期间被毁。曾经是整个东亚地区东正教的枢纽教堂, 地位远远超过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 是哈尔滨最具代表的建筑。</h3><h3>左图:1900年12月18日, 圣· 尼古拉东正大教堂落成。</h3><h3>右图:1966年8月23日, 一群“破四旧”的红卫兵动用各种工具, 一天之间把尼古拉教堂完全摧毁, 这座伫立了近七十年的精美教堂建筑化为乌有。</h3> <h3>↑▲↑:圣- 尼古拉东正大教堂全部采用木构架井干式构成。教堂内部围成巨大的穹顶空间;外部则运用俄罗斯民间木结构帐篷顶的传统形式, 建筑采用了近似于希腊十字的八角形布局。</h3><h3> 而今, 在距哈尔滨市区16公里处的阿什河边, 一座仿制的尼古拉大教堂出现在“伏尔加庄园”。</h3> <h3>  哈尔滨- 圣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乃至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拜占庭式的建筑。这座教堂原是一座随军教堂, 于1907年迁到道里区水道街, 1923年又重建, 由俄罗斯建筑师奥斯科尔科夫主持修建, 历时9年, 于1932年正式投入使用。</h3> <h3>  圣索菲亚教堂巍峨壮美, 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 绿色的洋葱头式大穹顶十分引人注目, 是哈尔滨最漂亮的异域风格建筑。</h3> <h3>  圣索菲亚教堂通高53.35米, 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整座教堂为庭式建筑。</h3><h3> 中央一座主体建筑有个标准的大穹窿, 教堂平面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 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 上冠为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 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 形成主从式的布局。</h3> <h3>上海 圣母大堂:</h3><h3> 圣母大堂位于上海新乐路, 是仅存的东正教教堂。是典型的俄罗斯正教堂风格的建筑, 中间顶部为大的半圆穹顶, 四角有四个。建筑面积为538平方米。该教堂建于1931年。</h3> <h3>  有一大、四小洋葱头形圆穹顶是采用砖木混合结构, 并依“希腊十字形”平面布局。堂体造型古朴圆浑, 屋顶上五个鼓形穹顶, 施以美丽的孔雀蓝色, 与奶白色墙面, 在蓝天白云下浑然一体。</h3> <h3>↑▲↑: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照片。</h3> <h3>青岛 青岛天主教堂:</h3><h3> 青岛天主教堂本名为圣弥厄尔教堂, 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h3><h3> 教堂始建于1932年, 于1934年竣工。</h3> <h3>  圣弥厄尔教堂身高56米, 是建国前山东省最高的建筑, 也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 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 同时也是基督教建筑艺术的杰作。</h3> <h3>  圣弥厄尔教堂装饰系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形式。堂内大厅高18米, 教堂以黃色花岗岩和钢筋混凝土砌筑成, 表面雕以简洁优美的纹案。窗户为半圆拱形, 显得庄重而朴素。</h3> <h3>↓▼↓:青岛天主教堂不同年代的老照片:</h3> <h3>  ↑▲↑: 1933年摄影</h3> <h3>↑▲↑:1946年摄影</h3> <h3>↑▲↑:1950摄影</h3> <h3>南京 圣保罗教堂:</h3><h3> 南京的圣保罗教堂坐落在文化古城南京市太平南路396号, 于1923年落成, 是南京中华圣公会的圣保罗堂。</h3> <h3>  圣保罗教堂距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 是南京第一座正式的基督教礼拜堂。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是南京基督教现存最早的民国建筑。</h3> <h3>  圣保罗教堂典雅精细, 外观属于较为地道的哥特式建筑, 内在结构用中国传统的构架, 取代了哥特式的尖券交叉拱。按照当时西方流行的复古主义形式设计, 规模不大, 是典型西欧乡村小教堂。</h3> <h3>  建造该教堂的建筑材料很讲究, 墙体用南京旧城墙砖磨光砌筑, 并经过加工磨光。</h3><h3> 所有的窗座、门扇、墙中部环箍、钟楼顶屋、城堡式的垛堞和封盖以及内柱脚、拱座全是采自高资山的白石。</h3> <h3>上海徐家汇 天主教堂</h3><h3> 位于上海徐家汇区 徐家汇蒲西路158号, 是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座堂, 正式的名称为“圣依纳爵堂”。</h3><h3> 圣依纳爵堂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动土兴建, 在光绪三十六年(1910年)9月大堂落成。</h3> <h3>  圣依纳爵堂的整幢建筑高五层, 砖木结构。为法国中世纪的建筑样式。大堂顶部两侧是哥特式钟楼, 尖顶, 高50米。教堂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 建筑面积6670平方米, 可容纳3000余人。</h3> <h3>  圣依纳爵堂外部结构采用清一色红砖, 花岗石镶边, 屋顶铺设石墨瓦, 饰以许多圣子、天主的石雕, 纯洁而安详。</h3> <h3>广州 石室圣心大教堂:</h3><h3> 石室圣心大教堂位于广州市区中心的一德路, 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座大教堂。教堂建于1863年,落成于1888年, 历时25年始建成, 至今有130余年的历史。</h3> <h3>  石室圣心大教堂几乎具有哥特式教堂的所有构图元素, 既有早期建筑风格的彩色玫瑰窗、透视门等, 又具中、晚期建筑风格的双钟楼尖塔等。其尖顶拱券、飞扶壁、石束柱等构件, 应用得 得心应手; 构图的完美, 比例的准确, 使其成为屹立东方的一个非常纯正的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堂。</h3> <h3>  石室圣心大教堂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大的教堂, 是国内现存最宏伟的双尖塔哥特式建筑之一, 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堂建筑, 也是全球四座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h3> <h3>  图文均摘自网络, 其中文字已经重编辑。</h3><h3> ——港湾</h3><h3>港湾:</h3><h3> 微信:KMgdm 168</h3><div> Q Q: 617821478</div><div> 邮箱:gdm 168@qq.com</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