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情思

远山雪线

<h3>  离我们家不远处有一座宋代古塔,风风雨雨中已经巍然耸立逾千年了。</h3> <h3>  第一次留心观察认识古塔时我七岁,那时我常到离城里五里路的潘湾去玩耍,因为那里是我外婆的家。走在松软的田埂上,初夏温润的和风迎面吹来,水田里大片大片的红花草盛开着,鼻子里满是潮湿的泥腥和着青草的味道。</h3><div> “山伢,来了啊!”田里赤足满腿稀泥的二舅,在耕田的空隙,不忘热情地向我打招呼。</div> <h3> 外婆总是那样笑眯眯地迎着我,拿出一些过年藏下的糖粑、花生之类的往我兜里塞。而我总是跟着一群表哥表妹,在田畈里玩耍的时候将这些东西分给大家吃了。</h3> <h3> 外婆让小舅到集上用高价割了半斤肉,肉皮切成丁炒辣椒,瘦肉掺上苕粉做“捶肉”。也许是苕粉掺多了,一碗捶肉糊糊汤汤的,大都是苕粉坨,吃到最后方才感觉到有一小片肉,还没有品出肉味就滑进肚里了。即便是这样,我看见几个表弟、表妹端着半碗肉糊糊汤正喝得津津有味。一碗肉皮丁炒辣椒就着粳稻谷米饭也很快就吃得也见了底。</h3> <h3>  吃饱了,喝足了,我也要回家了。外婆叫大舅家的在县城上高中的二表哥跟我一起回城,一路上千叮咛万嘱咐要二表哥一定要安全把我送到家。就是在回城的路上,我倏然远远地看见我家附近那高高的古塔,在一大片低矮的青砖线瓦的民居里,显得格外挺拔。好漂亮的古塔!在濛濛细雨中,流畅的线条轮廓就像一株春笋冲出地面,向天而立。正想着,旁边的二表哥开口了:“我们老师说了,这古塔也叫春笋塔,修建于宋朝年间……”。嘿!神了,还真叫春笋塔啊?</h3> <h3> 从此,古塔就走进了我的记忆深处。哪怕此后我远赴天上西藏十多年,在那里求学、工作,在那里领略了雪域高原无数的瑰丽风光,看见了众多的高山湖泊的神奇景色,但心里也须臾不曾忘记家乡的古塔。离开家乡日久,我甚至忘记了乡音,忘记了家门口的旧日街景,但是我始终不曾忘记古塔那春笋般的俏丽身影。</h3> <h3>  十五年了,离开时的小男孩,已然变成小伙子了。1978年,我休假回到了家乡,再次看见了梦中的古塔。咦!记得小时候曾钻进去玩过的塔底的石门洞,怎么只剩下门顶上的一块拱石的一小段弧线了呢?塔体沉降?地面抬升?古塔四周都是粗糙的沙土地,用一堵青砖围墙围了起来。旁边是一座礼堂模样的建筑。哦,这里是县黄梅戏剧院。</h3> <h3>  抬头望去,塔身上,满是枝叶藤蔓,青苔杂草,显现出几分荒芜和沧桑。然而,就在去外婆家拜年回来的路上,我又一次看见了濛濛细雨中的古塔,看见了古塔那春笋般俏丽的身影,儿时的记忆再一次强烈地占据了我的大脑迴沟。</h3> <h3>  哦!古塔。</h3><div> 我以为很神奇,住在塔边只看到古塔苔迹苍苍,衰老而沦落。相反在五里路的城外却能感受到古塔的线条轮廓带来的流畅的美,依然那样青春勃发。想起东坡先生的《题西林壁》:“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界上的事情大都是这样,在跟前每天见惯了不觉得怎样,可一但拉开了距离,阻隔了时光,反而觉得真是有一份美丽,有一份惦念了。</div><div><br></div> <h3>  那时的古塔,没有人烧香,也没有人跪拜。不似现在初一、十五香火袅袅,双手合十的妇人口中念念有词、围着古塔转圈,还不时地朝着塔身作揖,叩拜。古塔深藏在剧团的围墙里,只有在远处才能观赏到古塔的倩影。我记得,回家探亲也看了几场黄梅戏,当时演的是《十五贯》、《刘三姐》,觉得很好玩儿,闲暇时间走出剧场侧门可以看到古塔的全貌。</h3><div><br></div> <h3> 真正对古塔感兴趣是在调回家乡工作之后。每天上下班、送孩子上学都要从古塔经过,也都是匆匆而过,很少仔细观察过这座在风风雨雨中伫立千年的巍巍古塔。不过,那时市场初现繁荣,围着古塔做生意倒是很多,卖早点的、卖旧服装的、倒腾电子表、录音机的,卖药材的、卖少数民族首饰的、卖古旧收藏的,爆米花的,卖棉花糖的,熙来攘往,人头攒动,把一座古塔围得是严严实实。 </h3><div><br></div> <h3> 1985年,看见有人在古塔周围搭起了脚手架,哦,是省文物部门准备对古塔进行全面维修。只是可惜维修人员匆匆开工,从上往下拆至第六层时发现根本无法复原,只得按照北方佛塔的样式给古塔装上了一个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顶,你再仔细观察,古塔的下面五层和上面八层的轮廓线条很不协调,上小下大,就像一个大脑袋上戴了一顶尖顶小帽子一样滑稽,自此我们再也欣赏不到古塔那春笋般俏丽的身影了。</h3> <h3> 据县志记载:这座古塔始建于唐朝,初名弥陀寺,唐末毁于兵灾。宋天禧年间唐守忠复建砖塔十二级,高一百七十尺,名高塔寺塔,明永乐年间塌圮。现存的古塔为咸丰年间由唐姓后人自发重建。 </h3> <h3>  正史上的记载往往都是板着面孔的,完全没有民间传说来的精彩和意蕴盎然。常常听见老人讲:古塔的建筑技术是很高超的,一座百尺高塔没有用一寸木料、一根铁钉,全是用石料、青砖和糯米石灰一层一层地砌上去的。然而,这样一块一块地围砌上去,慢慢收成春笋状的线条轮廓,又能保证塔身不倒不散,屹立千年,的确是工艺高超、别具匠心的了。为此我曾多次去认真观察过古塔。总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h3> <h3>  古塔塔基为不等边八角形,这很神奇,为什么不等边?我纳闷了很长一段时间。是在一次我碰到一位来黄梅进行文物调查的国家级古建筑专家,在他那里找到了答案。当初建塔的时候,可以肯定基本上是等边的,只是受到塔体沉降、四季风向和雨水浸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h3> <h3>  塔身共有十三层,为什么是十三层?佛家有十三宗,道教有十三门,有的说天下有四维九州囊括每寸土地;有的说人有四肢九窍每每与世界接触交流。到底为什么是十三层?十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吉祥数字,我只能这样理解。</h3> <h3>  古塔每一层的八面各砌有一孔类似供奉佛像的神龛那样的小洞。看到这里,我不禁为我们黄梅古代工匠们的精美的设计和精湛的手艺而暗暗叫绝!</h3> <h3>  关于塔的起源,一般都认为是起源于佛塔,最早在印度就有“窣堵坡”的说法,也就是安放高僧大德的“舍利子” 的坟莹。它的形状恰如一个半圆形的土包(或石包)上安装一个石顶甚或金顶。但是,有专家发现,在佛教没有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有了塔的雏形,南方的一些部落在祭奠和纪念逝去的部落首领的时候,都会修一座塔,当然,形状不似现在这样的。塔,最早应该是起源于古代华夏民族的生殖崇拜,我很相信这种说法。</h3><div><br></div> <h3>  相传当初宋朝年间发大水,人们不堪忍受。饥瑾处处,饿殍遍野。唐家九兄弟为救众生,捐资修建镇龙塔,压住东海龙头,不使水患侵害百姓。所以,当初称古塔又称为镇龙塔。</h3> <h3>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黄梅套口修建军用机场,拉开了武汉会战的序幕。在一次轰炸黄梅县城的时候,日军发现了古塔,以为是什么重要的军事设施,四十多架日军战机围着古塔轮番轰炸,十几分钟内投下了数百颗航空炸弹,古塔周围都炸成了一片火海,一片废墟,只有古塔傲然挺立,安然无恙。这是不是在冥冥之中有神灵在护佑着古塔不得而知。</h3><div><br></div> <h3>  古塔,现在已经修建成了小游园。在古塔跟前,修成一个“凹”型的台阶,使古塔下的门洞全部显现出来,还原了古塔的真实面目。四周,栽种了大型的景观树,有樟树、桂花树和蜡梅,还有供游人休闲的石鼓、石凳、花圃和行人小道。偶尔路过,看见一些退休老人在下棋、打牌娱乐,一些戏迷们咿咿呀呀地唱着黄梅戏,还有黄梅戏的雏形——采子,听上去很有点儿原始戏曲的味道。</h3><div><br></div> <h3>  入夜,古塔在射灯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端庄,一些大娘、大嫂们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很有一些现代都市的韵味。</h3> <h3>  古塔,现在已然成为了黄梅县的地标性建筑,成为了黄梅人思乡的标志物。我因为工作关系,联系的人比较多,然而,我家住在黄梅县古老的东街深处,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找我颇费周章。于是,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到古塔下会合。嘿!这法子灵,古塔,地球人都知道。</h3><div><br></div> <h3>  古塔,你是我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乡愁。</h3><div><br></div> <h3>  作者简介:聂援朝,湖北省作协会员,黄梅县作协秘书长、《黄梅》杂志编委。从事新闻和文学写作三十余年,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共发表作品约五十万字。小说《下岗职工人物素描》入选《湖北工业题材短篇小说集》,小说《心魔》获江苏省冯梦龙杯“新三言”全国短篇小说征文优秀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