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去顶引流术

小幸福

<h3>  2月24日,外一科副主任翟彪接诊这样一位患者:女性,64岁,在体检时无意发现肝脏左叶有两个6.3×5.2cm的肝囊肿,中间有分隔,翟大夫建议微创手术治疗。</h3> <h3> 在完善各项检查并会诊后,24日下午13:30患者被推进手术室。</h3><h3>术者: 翟 彪 李 洋</h3><h3>术式: 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去顶引流术</h3><h3><br></h3> <h3>  麻醉科主任安超敏和副主任谢金明、麻醉师柳健共同为病人实施了新开展的“全凭静脉”麻醉。</h3><div><br></div> <h3>  整个手术因为思路十分清晰,手术节奏把握准确,且胸有成竹,所以仅用20分钟就顺利结束了。术后6小时即可进食,2天拔掉引流管,3天出院。<br></h3> <h3>  患者入院当天确诊、明确治疗方案、完善检查、会诊、当天手术、当天进食,让患者和家属的整个就医体验顺畅,便捷。这样连贯的就诊流程,大大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非常高。</h3> <h3>  凡事喜欢钻研,爱琢磨又幽默的翟大夫(我们都喜欢称呼他为 翟老师),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工作要求都特别严格,他说:“我想在做好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医疗技术有所创新,要顺应时代发展,尽我所能,为更多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技术。”</h3> <h3>  其实患有肝囊肿的病人很多,大多数都选择定期复查,有囊肿较大的患者基本也都转入上级医院手术治疗,或者请老师来基层医院给做手术。现在您不用转院也不用请老师了,明水县人民医院的大夫就可以微创治疗肝囊肿手术啦。</h3> <h3><b>肝囊肿常识</b></h3><div> 肝囊肿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可分为寄生虫性、非寄生虫性和先天遗传性。超声显像广泛应用以来,无症状的先天性肝囊肿十分常见,且常为多发,中年女性较多,常伴多囊肾。</div><div> 先天性肝囊肿囊壁由上皮细胞组成,囊肿的大小从数毫米到数厘米,囊壁很薄,囊内充满澄清液体,多发囊肿常较小而遍布肝各部。临床症状轻微,巨大囊肿可致上腹胀痛。偶有囊肿破裂、出血,有出血者可呈棕色。</div><div><br></div> <h3><b>肝囊肿治疗指征</b></h3><div> 先天性肝囊肿绝大部分都不需要处理,只需要定期观察。当囊肿越长越大、越长越多时就会出现症状。当直径达10cm左右时会出现压迫症状,比如压迫胃、压迫肠出现上腹部饱胀感;压迫膈肌影响呼吸;肝门部的囊肿压迫胆管可出现黄疸;多囊肝压迫使正常肝组织越来越少,肝功能受到影响。如果囊肿内细菌入侵感染,可以出现腹痛与发热。出现上述症状时请您尽快就诊。</div> <h3><b>传统手术治疗肝囊肿</b></h3><div> 传统治疗肝囊肿的方法有开腹行囊肿开窗术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囊肿抽液术,前者患者创伤重,痛苦大,病程长,手术并发症较多;后者虽然不开腹,患者创伤轻,痛苦小,但容易复发。</div> <h3><b>腔镜下治疗肝囊肿</b></h3><div> 随着我院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腔镜手术的领域不断扩大,用腹腔镜治疗肝囊肿,具有疗效确切、患者创伤小、病程短、痛苦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div>

囊肿

患者

手术

治疗

腔镜

压迫

开窗

症状

先天性

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