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牙雪山自虐之路—— 马牙4447米雪山登顶。

美友10148410

<h3>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为了雪山之行,我背起行囊,信步马牙,这一切都是为了放飞心情,让思绪在风中飞扬。这一刻终于来临,2015年11月28日晚上10点在博物馆集合出发,去天祝县的马牙雪山登顶,凌晨两点半到达,简单的收拾完,50人的团队2:40开始登顶2800多个石台阶被我们一个半小时登完,因高反折返了几个友友,继续前行第一个垭口,围绕着山梁前行,因为是黑夜,深一脚的浅一脚的走着,抬头看着星空,就想到了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h3><h3> 奥运吧组织的马牙雪山户外登山活动。翻越3个平均海拔3800多米垭口,过雪山,穿峡谷,惊悚爬碎石坡,历时20小时,完成登顶4447马牙雪山白疙瘩山峰顶活动。</h3><div> </div> <h3>文本:羲皇故里人、徒友。</h3><h3>拍摄:四不戒法师、徒友。</h3> <h3>  20小时的雪中攀爬,是一时兴起的唐突决定,是我人生中不可思议的壮举。</h3> <h3>  站在天梯脚下,除了敬畏和沉默,更多的是对这一座有十三座神山构成的雪域高原的仰视和眷顾。天地之间,人自称为万物之灵,但是走在这天地之间,似乎小到像一只执着前行的蚂蚁。唯有敬畏才能感知大自然的博大雄浑,才能听到大地匀称的呼吸,才能感知到来自山谷的回声;唯有仰视才能看到祁连山的重峦叠嶂,才能聆听到高山杜鹃生长拔节的声音,才能闻到雪山圣洁的气味。</h3> <h3>  天梯,延伸到天际,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远,每一颗星星都在闪烁着深邃;天梯之上,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是雪域高原表达自己胸怀的所在。天梯2300级台阶,全长2600米,也让人能崩溃。当你坚定地踩在每一个雪窝之时,才能感知大地的温暖,及膝的雪似乎在告诉你:你的每一次攀登都是与雪山的一次神交。</h3> <h3>这其中经历的喜悦与兴奋、艰辛与绝望、感动与激情、温暖与寒冷、饥饿与怨恨,以及体力透支、心路痛苦、奔溃失望,只有自己亲身体会才会真正的懂!</h3> <h3>  天亮了,金顶展现在我们面前,太美。</h3> <h3>  路上随时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意外,可没有哪个意外会让我有后退的想法,累了,休息片刻,继续行走,黑夜是那么的寂静,天上的星星和雪地行走的灯光那么的遥相呼应,灯光一点一点的移动着,向着目标前行,过了第二个垭口,天渐渐的亮了,我激动的无法形容那美丽的晨光,像一副油彩画似得,友友们兴奋的在此留下了自己最美的身影,山上的路对我来说还是未知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h3> <h3>坚持着</h3> <h3>传说中的碎石坡</h3> <h3>  就这样,来到了主峰脚下,碎石坡一路坎坷,危险系数很大,几乎匍匐前行,脚下的石子松动,瞬间就会伤及到同行的友友,管理在那喊着大家一字前行,距离保持在2米左右,我就眼睁睁看见一块碎石滚落,好在我反应敏捷,才没被砸到,有惊无险,我踩着无法支撑的碎石艰难的爬着,体力消耗极大,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自己凭什么要放弃,坚持一会,再坚持一会,后面的路也不算什么了,再苦再累也要爬完,也许是太执著了,内心告诉自己,坚持到底,才能抵挡自己内心的洪荒之力,一定不放弃,是出于对自己的执着。⋯⋯</h3> <h3>传说中的户外黄埔确实有些体力不支</h3> <h3>羲皇故里人继续向顶峰攀爬</h3> <h3>暖一个大美女</h3> <h3>向顶峰冲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满满的自豪感。</h3> <h3>  当我登上马牙雪山的主峰(海拔4447米)看到顶峰上的玛尼堆时,欣喜若狂,围绕着玛尼堆堆了</h3> <h3>野外必须遵守领队的命令,不然你就会迷路的。</h3> <h3>我的老搭档,看上去坚持的不错!</h3> <h3>  乐悠悠,传说中的户外超人,六块腹肌,高海拔还能跑起来。牛🐮</h3> <h3>顶峰抛撒经符祈求平安吉祥</h3> <h3>  不离不弃她叫紫色!一枝铿锵玫瑰,快人快语,学习出色、工作突出,脸上永远挂着笑。在雪山、在险峰,始终以一种顽强、向上、积极的信心攀着、爬着,最终到达顶峰!</h3> <h3>登顶的喜悦</h3> <h3>予以天公试比高</h3> <h3>  返回的途中,体力透支。但一直坚持着,这就是爷们的内心!</h3> <h3>  21公里来回的马牙登顶,路不多,体力消耗的太大,腿抽筋,脚拇指疼痛,还要克服高反带来的缺氧头晕,咬牙下来的天梯。无疑是对自己的挑战和成功的自我肯定。一夜未眠,连夜登顶,16个小时的路程,艰辛又危险啊,想想都后怕啊⋯⋯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我此时的心情,这一路的艰辛,无以言表,没有身临其境根本无法体会到那种痛并快乐着的感受,马牙雪山你被我征服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