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

空谷幽兰

<h1>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h1><h1>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h1><h1> ——题记<br> </h1><h1> 爹爹这人真是执拗,县城住的好好的,偏要回家小住,还说要去麦地里拔草。没办法,为了不让年逾八旬的他有太多劳累,也让孩子们体会一下盘中餐的不易和辛苦,今天正月初八,我们要回老家参加小型劳动——拔草!</h1><div><br></div> <h1>  硕子在驾校,为了不让航航感到无聊,我特意叫了栋栋,出去走走,接接地气,总比腻歪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耍电脑强!</h1><h1> 春节期间的车有些艰难,经过一番舟车劳顿,我们总算回到家,果不其然,看到了爹爹面有不悦,不停地絮絮叨叨说不用回来,他身体没有问题,又不是纸糊的。我知道一切的辩解在爹爹这里是行不通的,只好耐着性子,一边讲道理,一边准备衣物,一同去地里拔草!</h1> <h1>  今天家门口有喜事,村里洋溢着热闹的氛围,彩色的气球门,火红的灯笼,大红的喜字,随处可见的大红纸帖,将一向沉寂的村子装扮的富有传统气息和生机。村里的乡亲都聚拢过来,显得这个偏僻的村子颇有一些人气,不显得冷清。</h1><h1> 虽不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但依然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绕过古朴的村子,到了村东头的池塘,那里已经是干枯见底了,周围堆满了各色各样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昔日里村妇一边笑谈一边洗衣的热闹场景已经无影无踪,只是我的脑海中依然回荡着棒槌敲打衣物的熟悉声响!</h1><h1> 兴致很高的我们很快地来到了目的地,这一亩地是可亲可敬的母亲在临终前村里变更土地时争取分给我们的,也许在去世前,她尽了自己所有的力量,冥冥之中为我们做了她能做的一切,让我们有地可种,有粮食可吃,有了心灵深处的依靠!<br></h1><h1> 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太阳暖融融的,照在人身上感觉很舒服,远处的青山轮廓清晰,蓝天白云绿草黄土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路边的杂草缝隙中已经开始崭露生机,碧绿的芽儿终于冲破了寒冬的禁锢,开始向这个世界好奇地伸出了脑袋。</h1> <h1> 爹爹给我们指出了田地的界限。就开始抡起锄头开始除草了,他略显肥胖的身躯丝毫没有显出佝偻的样子,动作依然是那边的轻快有力,军人出生的他从骨子里是永不承认他的衰老,他永远看不起我们的娇弱和懒惰!去年他曾骄傲的说,酷暑下午两点,村里人都在睡午觉,只有他和我们村里同样年过八旬的老乔在地里挖地,语气里充满着自豪,但让听到这件事的我们仍然感到疼惜和困惑。他站在我们的前面,似乎在用他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一个榜样,我们三人很快地散开,蹲下身子并排向前除草!</h1> <h1> 刚开始的时候,书呆子的我们还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竟然分不清小麦和燕麦的区别。航航和栋栋也老是将青青的麦苗拔掉,好在父亲种的麦苗比较稠,拔掉一两颗似乎无关紧要。燕麦跟小麦的区别,其实很小很小,几乎看不清,但是到了丰收的季节,麦苗和燕麦也会像人一样,这个人是这个样,那个人是那个样,差别一下子就显露出来。慢慢的我们就熟悉了套路,动作也越来越快,越来越熟练。</h1> <h1> 踏着田圃的泥土润如油膏,一种麦苗的清香扑面而来,这是我多么熟悉的味道,多么愿意亲近的味道,生于斯长于斯,以后葬于斯的我对这片黄土地有着很深厚的情感。慢慢的分开麦苗寻找野草,好像在抚摸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认认真真又小心翼翼。渐渐地我也发现了规律,燕麦的根系不很发达,一拽就掉,而麦苗的根牢牢地扎进脚下的泥土,也许这就是麦子和稗子的区别,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h1><h1> 沐浴着春日温暖的阳光。我浮躁的内心慢慢宁静下来,除草东篱下,悠然见北山,我想到了陶渊明,虽然我没有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但对朴实无华生活的追求是共通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尴尬是共通的。我是田间一农人,任自己的思绪任意的驰骋在这片碧绿的田野中,沿着父辈们辛勤耕耘的足迹,回忆并体会着他们几十年如一日耕作的辛苦,觉得时间脚步也慢了下来,手头的动作却越来越快了,丝毫没有倦怠的意思!</h1> <h1>  慢慢的我们都感觉到天气的炎热,脱掉了外套,可缺乏锻炼的航航和东东已经无法忍受腰酸背痛的辛劳,索性开始坐在一起谈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互相交流各种各样的经验和收获,兄弟俩无所不谈,亲密无间。这幅画面让我同样也感觉到了春天般的温馨。但愿他们永远能够互帮互助,情比金坚。村子里的吴员外家儿子结婚仪式了,主持人不大标准,但是热情洋溢的祝福响彻云霄,心中暗暗希望他们彼此能够记住今天的海誓山盟,但愿他们纯真的爱情永远不会败给鸡毛蒜皮、锅碗瓢盆和油盐酱醋。</h1><h1> </h1> <h1>  经过的几个小时的劳动,我们终于清除完了两块麦田的杂草,我也如释重负,爹爹严肃的脸上也开始显露笑容,满脸轻松的准备和街坊邻居掀花花。碰到热情的邻居村民们,他们在不断的询问我们为什么没有来吃酒席,既让我感觉到不好意思,又让我感觉到丝丝的暖意。离开村子的时候,家门口已经围起了一大堆老人,温馨而又凄凉。</h1> <h1>  在去赶车的路上,在村委会门口看到了16个妇女在跳广场舞,他们挥舞的扇子在缺乏春意的环境中显得更加耀眼,老同学慧芳朴实的语言令人倍感亲切,仿佛又回到了范中上学的时光。原来我总感觉我们和他们是不同的,但是随着慢慢衰老,我渐渐地喜欢并迷上了这种宁静的时光,开始羡慕他们简单而又淳朴的生活。远处放风筝的孩子欢快的声音传来,看不到人影,只看到风筝在空中随风飘荡,执着地装扮着单调的天空。 村民们衣着干净整洁,随意聊天,气氛融洽,一脸满足的样子。</h1> <h1>  这几年,祝家庄和京当已经合并为一个乡镇,改名为京当镇,据说是因为周原博物馆的缘故。镇子是越来越大,辖区越来越广,楼房越盖越高越气派,屋内的设备也越来越齐全,越来越现代。可常驻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童年大家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热闹场景已经成为了永远的过去。即使是收种时节,大型器械也已经代替了人力,大家来去匆匆,再无过多交流。但凡有能力的人,总会在县城或者更远的地方买下房子,他们就像随风散落在大地上的种子,开枝散叶,顽强生活,带着浓厚的西岐口音,带着对家乡无尽的思念,融入到了更为繁华的都市生活。而我每次回家,总感觉到了深厚的亲切和无言的凄凉。</h1> <h1>  前几天据我同学说他们村子现在常驻的只有八个人,听的人心里发酸。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时代的必然是大势所趋,但作为农耕社会生活的我们依然眷恋那片热土。看着留守村子的老人和孩子,看着留守村子照顾老人的年轻人,我从内心深深地感谢他们的家园固守,让我们回到老家,还能依稀看到熟悉的面容,记得自己灵魂深处的根基。同样深切感叹他们的艰辛不易和善良淳朴,在外的游子们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有红白喜事的时候,从外面聚拢过来,他们既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但慢慢地也成了这里的亲戚和过客。虽然在一天喧嚣的生活之后也会想起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梦中也有他的爹娘!</h1> <h1>  安土重迁,是中国人朴素的情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慢慢地我就理解了爹娘,因为离开了家乡,就容易水土不服,灵魂出窍,就像没有根基的浮萍,随风飘摇!</h1><h1> 感谢这片热土,感谢她对我们永远的滋养!</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