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晚秋

<h3> 我的母亲,已经七十多岁,标准的农村妇女,出生在贫穷而落后的旧社会,在那个温饱都难解决的年代,读书是奢望,特长更是天方夜谭,整天为了填饱肚子而奔波忙碌,所以,母亲没有进一天学校的大门,但聪慧的她,利用在生产队劳动的休息时间,通过和上夜校的同龄人学习,大地做纸,树枝做笔,竟然学会了许多常用字,这其中就包括自己的名字。</h3><div> 年轻时为了糊口而忙碌,更为了我们兄妹的成长而辛劳,农闲时养点花草,算作怡情。当我们兄妹依次长大,母亲也渐渐老去,斑白的头发,脱落的牙齿,弯曲的脊背,蹒跚的步履,都真实写照着母亲的苍老。</div><div> 空闲下来的母亲不知从哪天开始,自学画画,没有老师指导,没有绘画的宣纸,更没有专业画笔,就是旧本子,面条包装纸,酒盒子,烟盒子等,只要是白纸就行,用铅笔和孩子们不用的水彩笔,简单的画画,起初是各种花草,大多是家里养过的,或者电视上看过的,戏文里听过的,都是很喜庆的红花绿叶。再后来是飞鸟游鱼,竟然画的栩栩如生,和小时候家里的年画很像。母亲的绘画渐渐引起了家人的注意,于是,大家全力支持,提供水彩笔和白纸作为画画的材料,让老有所乐的母亲,随意去画,慢慢的,母亲的画,从开始的花鸟虫鱼,延伸到山水风景,还有人物,什么武松打虎,李白举杯邀明月,举案齐眉的夫妻,嬉戏的顽童等等,虽然画的有些稚嫩,却也生动形象,一张张,一幅幅,就这样装订成册子,竟然有好几册了。每次我们回家,母亲都拿出来让大家欣赏点评,就像做完作业的小孩子等老师检查一样,满脸的期待,看见我们喜欢,母亲高兴的合不拢口,眼角的皱纹,像盛开的花朵一样灿烂。</div><div> 每个人都会慢慢老去,但老去的人,却各有不同,有人会变的孤僻暴躁,有人疾病缠身,终日痛苦,所以,有好多版本的老来难。而我的母亲,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心态平和,闲暇时间便作画,偶尔还和着父亲的二胡,唱个小曲,这样的晚年生活,让做儿女的我们很是开心,更为安心。父母的健康,就是儿女的福气。</div><div> 老有所乐,老有所依,是整个社会的心愿。</div><div> 愿父母亲笑口常开,身体安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