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丝丝润万物——海口市灵山镇中心校2018年春季期初校本研训

勇攀高峰

<h3>活动时间:2018年2月23日下午2点半至5点</h3><h3>活动地点:灵山镇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h3><h3>参与人员:全镇语文科、英语科、综合科等200多名教师</h3><h3>主讲专家:中学高级教师、海口市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美兰实验小学研训处主任刘清杰</h3><h3>与会领导:中学高级教师、灵山镇中心小学校长陈继俊,常务副校长叶青,中学高级教师、灵山中心校教研室主任李彬</h3><h3>活动主持:叶青副校长</h3><h3><br></h3><h3><br></h3> <h1><b>  窗外春风拂面,春雨丝丝。多媒体教室内鸦雀无声,学意正浓。</b></h1><h1><b> 主持人叶副校长首先向老师们致以新春问候,接着介绍主讲专家刘清杰老师。</b></h1> <h1><b>  刘主任的讲座题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语文学科活动之读写互促》,有五个组成部分:<br></b><b>一、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br></b><b>二、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br></b><b>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br></b><b>四、什么是语文学科活动;<br></b><b>五、语文学科活动之读写互促基本策略。</b></h1> <h1><b>  刘主任给我们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凝练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b></h1> <h1><b>二、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br></b><b> 核心素养来自于三维目标,又高于三维目标,是继承和发展。</b></h1> <h1><b>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br></b><b>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语文传承与理解。在这些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唯一或主要属于语文的核心素养,这是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在,是核心中的核心。</b></h1><h3><br></h3> <h1><b>四、语文学科活动<br></b><b> 学科活动的作用:<br></b><b>1.学科知识只是形成学科素养的载体,是不能直接转化为素养的,学科活动才是形成学科素养的渠道。<br></b><b>2.教师在设计和开展教学时必须以学科和核心素养为导向。充分体现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使学科教学过程成为学科素养核心的形成过程。<br></b><b>语文学科活动的特点:必须体现实践性,强调身体参与,倡导用中学。</b><b><br></b><b>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这一核心素养就明确告诉我们语文学科活动就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听说读写。而非内容的堆砌、问题的罗列、形成的呈现、概念的演绎以及结论的传递,甚至于一个个问题和答案组成的课堂。</b></h1> <h1><b>五、读写互促式语文学科活动的基本策略<br></b><b>(一)从读写互促的角度设计习作的片段模仿。<br></b><b> 如何正确地引导模仿?<br></b><b> 一是帮学生从生活中找到相似的情境;二是以阅读理解为基础,加入熟悉的场景,指导词句的选择和调换;三是仿写之后朗读品味,其实就是对原有情境的重新经历;四是正确的模仿不仅仅从形式开始,应该训练学生具有遇到情境马上就能产生相似的敏锐的自动感觉。</b></h1> <h1><font color="#010101"><b>(二)从整体联系的角度来安排读写互促,一方面立足于篇章整体的读写互促,另一方面立足于单元整体的读写互促。</b></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b>(三)依据文本特点,挖掘读写互促“因子”。</b></font></h1> <h1><b>(四)依据单元作文要求,建构自己的习作体系,在文本中寻找学科活动训练点。</b></h1> <h1><b>刘主任以一个充满哲理的小故事作结。</b></h1> <h1><b>  故事中那位建筑师的远见,基于一粒橡树种子或者一棵橡树树苗,350年后,依然具有价值和意义。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像建筑师,要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唤醒潜能,服务一生,悄然影响着他们的将来。</b><b><br></b></h1><div><br></div> <h1><b>  大家对刘主任的精彩讲座报以热烈的掌声。</b></h1> <h1><b>  叶副校长最后总结:“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全球化、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这些变化对人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也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b><b>本次专题讲座,刘主任从理论、观念、操作三个层面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系统阐述,帮助我们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b></h1><div><br></div> <h1><b>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我们要有超前的意识,自觉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参照,准确领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完整内涵和实现路径,做到“为我所用”,结合学段特点,把学科核心素养有机地融入自己的学科教学实践之中。这是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教育教学的任务。</b></h1> <h3>摄影:唐雄、郭泽劢</h3><h3>编辑:郭泽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