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赐浴华清池

艾鸣

<h3>长恨歌</h3><div>[ 唐·白居易 ]</div><div>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div><div>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div><div>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div><div>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div><div>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div><div>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div><div>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div><div>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div><div>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div><div>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div><div>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div><div>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div><div>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div><div>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div><div>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div><div>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div><div>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div><div>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div><div>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div><div>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div><div>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div><div>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div><div>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div><div>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div><div>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div><div>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div><div>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div><div>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div><div>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div><div>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div><div>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div><div>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div><div>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div><div>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div><div>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div><div>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div><div>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div><div>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div><div>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div><div>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div><div>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div><div>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div><div>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div><div>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div><div>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div><div>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div><div>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div><div>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div><div>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div><div>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div><div>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div><div>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div><div>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div><div>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div><div>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div><div>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div><div>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div><div>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div><div>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div><div>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div> <h3>  新春佳节,初四清晨携家人坐西安307公交车来到5A级风景区——华清宫。“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的千古绝唱《长恨歌》让无数文人墨客叹为观止。怀着对这片温泉圣地的好奇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的景仰,穿越历史,窥视古代宫廷帝王的奢侈豪华的生活。</h3> <h3>  华清宫游览人流和外景,远处背景就是风光旖旎的骊山。</h3> <h3>  道路两旁的梅花和樱花绽放,喜迎四方游客。不假思索,拍了几张照片。欣喜之余,感觉有些蹊跷,一摸一闻,才知道是假花,简直以假乱真了。可想西安相关部门为了吸引游客做了不少细致入微的工作。</h3> <h3>  沐浴后婀娜多姿的杨贵妃手拿荔枝的雕塑。 唐代李肇撰写的《唐国史补》一书记载:“楊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新唐书·杨贵妃传》亦云:“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己至京师。”唐代著名诗人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就是指的这件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华清宫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寻欢作乐的行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上。可以想象,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唐代,靠飞马从广西一带传送荔枝到华清宫是何等的困难。但是为了讨好杨贵妃的欢心,唐玄宗还是下令照办。杜牧的这首诗不言唐明皇荒淫好色,也不言杨贵妃恃宠而骄,只是用一句对比法提及“一骑红尘妃子笑”,便勾勒出皇帝与妃子骄奢淫逸的生活画面,真可谓画龙点睛之笔。杜牧的这首诗,是同类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荔枝味甘美,苏轼有诗为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h3> <h3>  雕塑前留影纪念</h3> <h3>  景区全景图。汉代曾在这里建造帝王贵族的行宫别墅;汉武帝扩建骊宫;唐代大规模扩建成为富丽堂皇的华清宫,玄宗将温泉发展为池,将池置于宫内,故名华清宫,而又因宫建在温泉上,亦作华清池。</h3> <h3>  华清宫梨园:霓裳羽衣舞。</h3> <h3>  宫廷画:霓裳羽衣舞。</h3> <h3>  山、水、林、石自然融合,亭、轩、廊、殿相映成趣,自然之美与雕琢之美融为一体,温泉氤氲,环境优雅。</h3> <h3>  蒋介石华清池待客厅</h3> <h3> 蒋介石洗浴的地方</h3> <h3>  蒋洗浴池</h3> <h3>  蒋洗浴后小憩的地方</h3> <h3>  蒋介石华清池办公过的地方</h3> <h3>  书房</h3> <h3>  卧室</h3> <h3><font color="#010101">  办公室</font></h3> <h3>  会议室。12月4日,蒋介石由洛阳飞往西安,住在西安东郊临潼华清池。在这里,蒋介石召开西北“剿共”会议,把陈诚、卫立煌、蒋鼎文等高级将领都召到西安,任蒋鼎文为“剿共”司令,卫立煌为前敌总指挥,并决定将中央军30万人马调来西北,准备把张学良,杨虎城的部队调到二线(东北军调到福建,十七路军调到安徽)由他亲自指挥这所谓“最后5分钟”的决战。</h3> <h3>  秘书处</h3> <h3>  从个人感情色彩来说,对张学良是不太感冒的,甚至连他父亲都不如,张作霖至少敢和日本人对着干,令日本人切齿痛恨而制造事件炸死。而张学良却总做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每每出人意料,有四件事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其一:1928年,一改从前奉系凡是失败出关,就宣布“独立”,跟中央政府对着干的惯例,出人意料地宣布“易帜”,归顺国民党政府。其二:1930年,当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经宋美龄亲自去忽悠,他突然冒出来,宣布调停,实际上是从背后插了冯阎一刀,全不顾狐悲兔死同病相怜的情谊,结果导致冯阎一败涂地。其三: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人们都认为家仇在身的他能抵抗的时候,他却一枪不发,拱手让出了东北。其四:1936年,在蒋介石对他已经十分信任的情况下(因为张学良前面帮他的两件事),出人意料地发动兵谏,扣押了来到西北剿共前线督战的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h3><h3> 张学良是民国四公子之一,传说中的四公子有好几个版本,但每个版本都有他。他没读过多少书,却不满20岁就当上了少将旅长,未及26岁,已经是奉军的上将方面军司令。他好网球,好走马,好剑术,还好驾驶飞机冒险,尤其爱美女。跟当时的名媛娇娃,歌星影星,都有交往。实际上,由于长期的优裕生活,过早的拥有权势,养成了率性而为的脾气,不拘礼法,放浪形骸,性之所致,可以无法无天。<br></h3><div> 身为东北地方的守土长官,居然在日本人发动侵略的时候,下令不抵抗,无论如何掩饰,都说不过去。当时,东北军虽说在关内有十余万人,但根据地东北依然有二十余万,发动事变的关东军,事先并没有得到日本政府的同意,因此只有1万多兵力。事变后统计,东北一共损失飞机300余架,战车26辆,各种火炮300多门,其中重炮200多门,轻重机枪5864架,步枪15万支,手枪6万支,有这样强大的武力,无论如何,都堪一战,居然拱手把大片国土让人,实在是不可思议。纵使不论家仇国恨,生民涂炭,经此事变,作为军阀的他,老家没了,家底没了,就算没有父亲被人炸死之仇,为了自己的根据地,为了自己的财产,也该一战,可是他却没有(有材料说,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家产损失金条80000余条,超过了当时东三省的官银行的全部损失,一方面可见损失之惨重,一方面则表明,张氏父子在东北搜刮之烈)。<br></div><div> 九一八的过失,过去我们的史书一直是算在蒋介石身上的(现在很多书依旧这样说),说是蒋介石下令让他不抵抗,甚至还煞有介事地说什么,不抵抗的电报一直藏在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身上。其实,张学良本人一直都承认,不抵抗是他自己的决策,现在的档案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且,早就有学者指出,即便是蒋介石让他不抵抗,以当时他实质上属于独立军阀的身份,在涉及国家和自身利益的时候,也完全可以“抗命”不遵。所以,九一八的不抵抗,只能是他的责任,赖不到别人头上去。对于他来说,尤其是负有重大责任的人,某些错误是不能犯的,一犯就是千古罪人,百身莫赎。<br></div><div> 其实,这个错误固然可以有很多解释,比如错误判断形势,盲目相信国联等等,都不足以令人采信。一个军人,在守土有责的大节上犯错,无论如何都是不可原谅的,跟他同时期的许多军阀,甚至后来投降日本的那些人称杂牌军的将领,也都在日本侵略之初,做过抵抗,后来投降,往往有情势所迫的原因。当时的张学良,确实不像个军人,相当颓废,大烟抽抽,吗啡扎扎,整天在歌厅、酒楼、戏院、胡同鬼混,萎靡到了部下都看不过去的地步。九一八事变当晚,他正带着夫人于凤至和赵四在前门外中和戏院看梅兰芳的新戏《宇宙锋》,以至于参谋副官半天找不到他。显然,当时的人们和舆论,并不像解放后人们那样看张学良,九一八事变之后,声讨声铺天盖地而来,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骂他卖国,骂他无耻。最有名的是马君武的两首仿李义山的《北齐》诗:“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赵四是指赵一荻,朱五是指朱启钤的女公子朱湄筠,常陪张学良跳舞的。蝴蝶是著名电影演员胡蝶,当时确在北平拍电影,但是否跟张学良有如此密切的关系,不得而知。)上海的报界还传说,德国有报纸提议把本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张学良,奖励他维护东亚以及世界和平的贡献,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因此,那个武力决定一切的年代,拥有几十万大军的张学良,不得不在1933年下野出国,可见当时他的不得人心。</div><div> 实际上,后来之所以出现那么多为张学良开脱的历史解释,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西安事变。因为西安事变,张学良成了民族英雄,一白遮百丑,所以,他之前的所有作为,哪怕非常不堪的作为,都有了借口,甚至有了正面的意义。<br></div><div> 其实张学良自己也清楚有愧于国人的,尤其愧对一起兵谏的杨虎城将军,自由后宁肯流落异国他乡也不愿意再踏入大陆,一生也不愿意见杨虎城将军家属,心中的内疚可见一斑。</div> <h3>  西北军将领——杨虎城。24岁自赋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1949年9月6日,因武装兵变主谋而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杀,终年五十六岁。</h3> <h3>  兵谏亭位于骊山风景区,西安事变时杨虎城和张学良在此将蒋介石抓获,以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h3><div> 该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为了缓和两岸关系,再次易名为“兵谏亭”。</div> <h3>  蒋介石藏身之处。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听导游说,当时49岁行伍出身的蒋介石只用了15分钟就仓惶跑到了此处,平常爬山需要45分钟时间。逃跑的速度之快,可想把身为统帅的老蒋吓坏到什么程度了。</h3> <h3>  站在高处,看到的景致:秦砖汉瓦、亭台楼榭、蓝天白云、景区概貌、临潼市貌尽收眼底。</h3> <h3>  华清池以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和旖旎秀美的山水风光享誉海内外。华清温泉常年恒温43℃,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益于疗疾。因被开发利用最早被称为“天下第一温泉”,因备受历代帝王青睐被称为“天下第一御泉”,又因有较高的医疗价值而被赞为“天下第一神泉”。</h3> <h3>  华清池游览,不止是看“贵妃出浴”,但是不看又显遗憾。</h3><div>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div><div>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div><div> 听导游讲解说,杨贵妃身高164,体重138,以现代标准确实够胖了,据传说还有狐臭(小技巧用牡丹花瓣洗浴除臭),即使是以肥为美的唐王朝,即使有“沉鱼落雁”“闭月含羞”的姣好容颜,如何能博得唐玄宗“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一定是能歌善舞,才艺颇多的音乐达人,情商智商非同一般。</div> <h3>  《清平调词三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奉诏为杨贵妃作的组诗,共三首七言乐府诗。第一首从空间角度写,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从时间角度写,表现杨贵妃的受宠幸;第三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描绘出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h3><h3>其一<br></h3><div>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div><div>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div><div>其二</div><div>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div><div>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div><div>其三</div><div>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div><div>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div> <h3>  杨贵妃画像</h3> <h3>温泉古源</h3> <h3>  “星辰汤”是专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汤池。“莲花汤”是玄宗皇帝沐浴的地方,并蒂石莲花象征着玄宗、贵妃的爱情。</h3><div>“海棠汤”,俗称“贵妃池”专供贵妃沐浴。杨贵妃这花朵一样的女子浴池中沐浴了近十个春秋。</div> <h3>  “太子汤”是专供太子沐浴的汤池。</h3> <h3>  “尚食汤”是专供尚食局官员沐浴的汤池。官员们洗浴用的水是从皇帝洗澡用过的顺流下来的水,叫“沐浴皇恩”。别嫌弃噢!有特殊功劳和级别的人才能享受此等待遇。</h3> <h3>  岁月浸蚀、斑驳、凌乱的池汤也掩饰不住这里曾经的辉煌。</h3> <h3>  九龙湖,这是1959年修建的人工湖,九龙桥将湖面分为上下两湖。上湖建有现代的喷泉设施,下湖有龙船,湖东岸模拟布成石堤,山石横卧。“风景这边独好”“龙湖镜天”“华清胜地”等题字雕刻在自然山石上。</h3> <h3>  环石建有龙石舫 九曲回廊 沉香殿 飞霜殿 宜春阁 宜春殿 龙吟榭 晨曦(旭)亭 晚霞亭等仿唐宫殿和亭阁,令人赏心悦目。</h3> <h3>  在温泉流动处洗了一把脸,果然天然的温热的水温恰到好处,不冷不热,能在池中洗浴,自然是无比惬意的事了。</h3> <h3>  回望霓裳羽衣舞雕像群,在留恋不舍中回味华清宫景致的魅力……</h3> <h3>  听说中国首部大型山水历史舞剧《长恨歌》就在这里表演,它以骊山山体为背景,以华清池九龙湖做舞台,以势造景,以舞诉情,艺术地再现了这一动人的爱情故事。设计出众,烟火非常精彩,表演更是震撼人心。因登记酒店在西安城内,晚上演出,可惜城市地铁正在建设中,交通不便,未能目睹,还是有些缺憾的,呵呵。。。或许也是有机会再来一睹为快的理由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