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年年过年寻年味,岁岁守岁又增岁。</h3><div> 好喜欢龙应台说的一段话:〃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div><div> 宅在家里守岁过大年,不如用行走的脚步,去发现和感受别样的年味。</div><div> 过完除夕,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旅行,开启了我们的路书计划,大年初一,一辆车,一家人,一头扎进车水马龙的自驾车流,一路向南,目标春节的发源地-阆中古城。</div><div> 千里旅程虽有些苦,但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拍照或被拍,万种风情,十里民俗,亲历体验,有滋有味。</div> <h3> 大年初二,伴着浓浓的年味,走进女皇的故里,四川的北大门—广元,沿嘉陵江东岸剑门蜀道的峭壁上,始于北魏时期的摩崖造像—千佛崖,巍峨屹立,与皇泽寺隔江相望。</h3><div> 景区内,桃红柳绿,竹影婆娑,仿唐建筑,灯笼高悬,南来北往的游客,或驻足赏花,或专心听戏,或玩味摩崖造像……处处是一派祥和年的气象。</div><div> 仰望峭壁,层层叠叠布满了佛像窟龛,大佛洞、莲花洞、千佛洞、睡佛龛、菩提像窟、伎乐天人、飞天窟、清代藏佛洞等密如蜂房,巍巍壮观。细看造像,个个面目清秀,耳垂肥大,少了一些神的威严,多了几分人间的温柔,佛与菩萨、天王、力士大小有别,构思精妙,折射出李唐王朝君君臣臣大小俾尊的关系,实乃为女皇时代歌功颂德。小心翼翼,登临千佛崖高处俯瞰,崖下,嘉陵江气势恢宏,绕崖流过,对岸,高架桥纵横交错,高铁动车风驰电骋……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亲密拥吻,述说着一个盛世年华的腾飞与辉煌。</div> <h3> 继续南下,傍晚,抵达心中向往的千年古县,春节文化之乡阆中古城,就近登上滕王阁,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风水之都尽收眼底。游古城,贵在一游夜景尝美食,二游城池老宅品文化。</h3> <h3><font color="#010101"> 入夜,走进古城,灯火阑珊处,人声鼎沸,叫卖声此起彼伏,琳琅满目的年货应接不暇,见得最多的是迎着春风摇曳的张飞牛肉和保宁醋的札幌,满巷子弥漫的阆中佳肴美味,是无法抵挡的诱惑,善解人意的店小二,热情上前相迎,落座,点两道特色菜细细品味,“阆苑三绝”由张飞牛肉、保宁醋和本地油炸小馒头烹饪而成,黄牛肉嫩而不腻,小馒头口感酥香,最绝的是保宁醋调成的汁,酸甜爽口,香而不涩,入口,犹如仙人般神清气爽,既保健又开胃。还有“粉蒸肉”、“炒时蔬”色香味俱全,令人回味。凭窗向远处眺望,七彩的霓虹灯光,不倦的闪耀着,勾勒出古城清晰的轮廓,在深邃的夜幕里,显得分外妖娆,妩媚动人。</font></h3> <h3> 大年初三,再游古城,白天的古城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情。</h3><div> 这是一座原生态的风水古城,人文景观有状元坊、贡院、镇江楼、张飞庙,还有远远就能看到的中天楼和光华楼等,漫步古城,装束喜庆,扮相长胡须的“春节老人”,手持经幡,和颜悦色,向你赐福。嘈杂声中,娴熟的手艺人,一丝不苟为游客掏着耳朵。乘坐锣鼓开道的马车,叫你享受古城官人出行的待遇。洪七公的叫花鸡,更是令人垂涎三尺。走进保存完好的一座座古老宅院,别有洞天,精巧的窗棱雕花,幽深的庭院布局,清雅的山水园林,恬淡的农家生活,宁静中,透着一股乡愁,婉约里,演绎着古宅花间的旧梦与浪漫……阆中古城,人物辈出,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巴蜀文化是其本源文化,还有三国文化、风水文化、科举文化、天文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水乳交融,源远流长。最精彩的当属节日期间,举办的〃春官说春〃〃赶春牛〃等民俗文化展演活动,惟妙惟肖的展示着年的故事和春节文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民间天文学家,"春节老人"落下闳,阆中人,因编制《太初历》,规整了历法,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新年",民间习称"过年",从此有了"春节"的说法,一直沿用至今,故,春节发源地乃阆中古城也。</div><div> </div> <h3> 在嘉陵江南岸,与阆中古城遥相对应的是南津关古镇,走进古色古香、小巧玲珑的古镇,唱戏的、歌舞的一决高下,各色年货小摊比比皆是,休闲放松的茶屋小店人来人往,文化展览古玩交易门庭若市,俨然是一幅热闹非凡的春节庙会文化长卷。</h3><div> 风水之都阆中,与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山西平遥统称中国的四大古城,值得驻足慢慢欣赏,细细把玩与品味。</div><div> </div> <h3> 下午,恋恋不舍的与阆中告别,穿过秦巴山地,入夜,赶到武都休整,这座城不大,各色灯饰把小城装点的年味十足,白龙江穿城而过,虽具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的灵秀,游玩的景点可圈可点,然,行程安排紧迫,只把万象洞作为我们锁定的目标。</h3> <h3> 大年初四,睡到自然醒,出门先去解决早点,在城南的“马勺不拌面店”,意外的发现店内墙面上,挂满了武都地震、舟曲泥石流和国外灾区等地,本店主带着他的团队,参与抢险救灾的图片,顿时,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欲见见这位英雄的马勺不,上前与老板打听,方知本店只是一个分店,马勺不是总店的老板,带着对这个就在我们身边,却名扬海外的抢险救灾英雄集体的敬仰,朝着我们的目标万象洞进发。</h3> <h3> 上午,约10:30分抵达景区,在半山腰一个形若苍穹的洞口,呈现在面前,洞口上方书有三个遒劲的大字“万象洞”,据说是赵朴初题写的。这是一个鬼斧神工的溶洞景观,洞内,石笋林立,移步换景,钟乳石奇形怪状,在五颜六色的灯光辅助下,光辉耀眼,或如旭日,或似晓月,或若云霞,或恰仙草……放眼望去,处处奇珍异宝,花海果山,怪禽稀兽,真是万象竞秀,抬头仰望,从洞顶垂下的石钟乳,与地上茁生出的石笋,垂直相接,宛若“天地交泰”,置身其中,仁者见山,智者见水,人们大可解除世俗的一切羁绊,任凭自由的想象构思一片浪漫的阆苑仙境。千年以来,无数骚客名人洞内纪游题字,对万象洞奇景百般抚唱,倍加赞赏,诗曰:“不是人世间,包罗万象天。卧龙何日起?玉柱几时悬?谁凿鸿蒙窍,空留丹灶烟?洞深苔不滑,何处遇神仙?”</h3> <h3> 告别万象洞,满载着心中的年味,一路向西,返程回家。</h3><div> 千里寻年味,探究春之源。我家的年,就这样伴着飞驰的车轮,从行进的脚底下悄悄的流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