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你瞧,苗寨的姑娘个个为我们跳起了迎接舞</h3> <h3>刘高升老先生为苗寨写了鸿运当头四个大字</h3> <h3>这位老爷爷手拿锣鼓,欢天喜地的打了起来,仿佛在说些什么,让我们起了好奇心</h3> <h3>瞧瞧,以前的千户苗寨十分的简朴 而现在经过科技发展苗寨变得好多了</h3> <h3>进入餐厅,映入脸帘的便是两条由多张方桌拼接而成的长桌,上面已放满了各式佳肴,有河鱼、火锅、牛肉、鼓藏肉、皮蛋、糯米饭等,在当地领导的招呼下,大家纷纷落座,开始品尝这著名的长桌宴。用餐正酣,突然芦笙响起,刚才迎接我们那群苗族少女伴着欢快的音乐飘然而至。银饰闪亮、歌声清越,她们手捧美酒,边唱边走了过来,热情递上香甜的苗家米酒。</h3><h3>既然有美丽的苗家姑娘敬酒,坐在门口边的小伙伴自然也不好拒绝,于是对着姑娘递过的米酒张口便喝,以为喝了一碗便告结束,却不想正喝第一碗酒时,五六个酒壶已向斜后上方次递排列,一个高过一个,碗中倒出美酒像小瀑布群样一叠一叠接连流进客人嘴中。这种敬酒方式,当地人称为“高山流水”,意为情深意长。</h3> <h3>苗族的奶奶正在一起烤火,虽然我们听不懂他们说什么,可也能感觉到一股暖流涌进我的心膛</h3> <h3>以美丽回谷一切</h3> <h3>那大山深处的西江千户苗寨,象一坛醇香的美酒,不断散发出缕缕芬芳,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苗族地处黔东南雷山县西江镇,四面环山、青山悠悠、重峦叠嶂。从贵州驱车出发,沿途数公里都是绿水青山,泼彩似的层层梯田依山而上,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刚进寨门,一群身着民族服饰的男女,正兴高采烈的欢迎游客的到来。他们一边唱歌跳舞,一边敬酒言欢。</h3> <h3>这是风雨桥,听导游建这座桥是为了保大家的平安</h3> <h3><br></h3><div>苗族千人长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通常用于接亲嫁女、满月酒以及村寨联谊宴饮活动。左边是主人座位,右边是客人座位。主客相对,敬酒劝饮并对酒高歌。</div> <h3>为了造这座桥可费了好大的劲儿呢!</h3> <h3>你看,卧龙潭的水是蓝色的哦,可真是奇妙呀!</h3> <h3>一条巨龙飞腾而来,嘴里吐出来了水流这是响水飞瀑</h3> <h3>六十八级瀑布因为接口非常紧凑,所以形成了无数的激流;但也并不完全都是汹涌的,有些地方断口很长,流水比较缓慢,就像缥起的青丝幔一样。接口的众多,表面上看到的都是五花八门,加上跌水比较大的地方有几十处,所以就形成了六十八级跌水瀑布。</h3> <h3>你瞧,小七孔瀑布也是如此的壮观,让我流连忘返呀!</h3> <h3>这飞流好似千万匹猛兽在搏斗,在怒吼,最后互相扭打着翻滚下来,溅得满山谷珠飞玉散,一片雾气燕腾</h3> <h3>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桷树”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1]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南盘江支流北盘江支流打帮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为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著称。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h3><div>黄果树瀑布出名始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经过历代名人的游历、传播,成为知名景点。</div><div>可是现在是淡季水流量没有这么大</div><div><br></div> <h3>在向大家推荐几个特色小吃,糕粑稀饭是从四大古镇青岩镇流传出来的名小吃,已传承了有上百年。民国时期,王蔬农撰写的未刊行的《陆糕粑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得到易舜恺先生在文章中披露于世,糕粑稀饭由来才为世人所知。清末光绪年间,贵阳大十字地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商业发达、人群密集,是贵阳城内最繁华热闹的街区之一。在大十字东面的三浪坡上,著名的大道观旁,有一陆姓小贩,以售卖自创糕粑稀饭谋生,但不知其名,故以陆糕粑稀饭</h3><h3></h3><h3><br></h3><h3></h3><h3>一碗正宗的糕粑稀饭,主要是精挑细选贵州本地上好的粘米、玫瑰花、花生、芝麻、葵花籽作为原材料,尤其是玫瑰酱烹饪更是考究。在炉火上烧一壶滚水,壶嘴正冒着热气,一只精巧的小木甄放在水壶盖口的位置,木甄内部有鸡蛋大小的圆孔,将一小块圆圆的类似年糕一样的东西填进小木甄之中,经过水壶内的热气蒸。然后就开始用汤勺舀一勺白白的类似面粉一样的东西放在碗里,浇红糖水调散,再用滚水冲入,搅拌成稠糊状,芝麻、核桃仁、花生籽、葵花籽、玫瑰瑰酱,搅拌均匀,这时一碗类似八宝粥,看着却比八宝粥更赏心悦目、香甜诱人的小吃糕粑稀饭,就做好了。</h3><h3>看,我吃得津津有味</h3> <h3>丝娃娃(别名素春卷)[1]在贵阳是一种常见的地方传统小吃之一,只要在贵阳各地每一处街上,几乎都能看得见。而此菜素菜脆嫩,酸辣爽口,开胃健脾。猛一看颇似产房里初生的婴儿被裹在“襁褓”中。“襁褓”是用大米面粉烙成的薄饼,薄薄如纸却有—只手掌那么大。再卷入萝卜丝、折耳根(鱼香菜)、海带丝、炸黄豆、脆哨、糊辣椒等。又名素春卷。当地人吃时,当然少不了注入酸酸辣辣的汁液。这蘸水就是丝娃娃的精髓。在贵州省会贵阳市众多丝娃娃小食摊多沿街而摆,颇具特色,有一二十个品种。菜丝切得极细,红、白、黄、黑等各种色彩相间,十分漂亮。素菜脆嫩,酸辣爽口,开胃健脾。贵阳特产,是流行于贵州各地的名小吃。</h3><div>时今丝娃娃也登入了大雅之堂,婚嫁喜礼中也堂而皇之的上了酒桌,是发扬地方文化还是取其意头——娃娃。在北京也能吃到这种黔味传统小吃。</div><div><br></div> <h3>抗日抗争时期,青岩城偏僻安全,接纳了很多的避难者,八路军把许多革命干部家属疏散在这里,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等等~~~</h3> <h3>而这里就是青岩古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