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2月22日农历初七,原总后3540工厂1970年首届初中班的17名老同学,利用难得的春节假期,从外地回家相聚在秦皇岛市真味海鲜坊,畅谈自2016年4月6日首次聚会后,近两年来的同学友情。</h3> <h3>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情义,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美丽,那就是同学情。</h3><h3> 同学情是一种高尚的、纯洁的、朴素的、平凡的感情。</h3><h3> 参加聚会的十七名同学合影。</h3> <h3> 说来话长,把历史退回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党中央毛主席做出决定:把建在大城市中以及靠近沿海地区,比较重要的国防军工企业,部分搬迁至靠山隐蔽的偏远深山沟里,以应对美帝及苏联所发动的侵华战争,。</h3><h3> 正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决定:从东北的沈阳市3505工厂、长春市3504工厂,各抽调一个车间职工,分批来到交通不便、生活艰苦、崇山峻岭、地处偏远的河北省承德县甲山沟里组建新厂3540工厂。</h3><h3> 1969年至1970年,这些当年才14、5岁的我们,跟随父辈们来到河北省承德甲山沟,参与国防三线建设,这才让我们有了相识、相知、相聚的契机。</h3><h3><br></h3> <h3> 1970年7月19日,还没来得及与沈阳的同学们照张合影,就急匆匆的跟随着父母,加入到参加国防三线建设的行列之中。</h3> <h3> 我们这些同学们,全部来自3504和3505两个军工厂的子弟学校,记得1970年7月13日,沈阳3505工厂率先拉开第一批入承搬迁序幕,每次包一节火车车厢,男女老幼百八十口人,到义县火车站换车,在义县火车站设有2340筹建处(后改为3540工厂)接待站,负责入承人员的转车、医疗救护安全等任务。</h3><h3> 每隔三、五天就搬迁一批,3505工厂入承职工及家属历经一个多月的紧张有序的迁徙,完成了搬迁工作。紧接着3504工厂八月份开始正式进入搬迁工作。</h3><h3> 随着1970年9月份,3504工厂最后一批职工和家属踏上甲山沟的土地后,标志着3540工厂三线生产正式开始。</h3><h3> 3540工厂子弟学校正处在基建中,当时年满十六周岁的大孩子们全部招工入厂,只剩下十四、五岁的(1956年和1955年出生)我们四十多人,初中最高的年级只有我们一个班级,我们是边上学,边参加学校基建义务劳动,正是有了国防三线建设,才有了让我们相识、相知、相聚的缘份。</h3><h3> </h3> <p> 常言道,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 共枕眠,五世修得同窗读,我们虽不曾轰 轰烈烈,但那天真无瑕的学生时代,却深 深刻在我们的记忆里,</p><p> 这是2016年4月6日,3540工厂首届 初中毕业的同学们,在四十六周年再聚首 并建群。</p> <h3> 同学们刚刚相处一年,1971年,年满十六岁(1955年属羊)的同学们近三十余人被工厂招工入厂,他们是幸运儿,因为他们是工厂最后一批招工入厂的,我们班余下的二十余名同学,在当时那个年代,毕业了赶上工厂没有招工指标,当时工厂受条件所限,无力再进一步办学,没办法一是与低年级插班重读,二是在家待业。</h3> <h3> 这不,这几位同学在1974年4月7日,打起背包告别父母,来到承德县前五沟公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历时三年。</h3><h3> 想不通的是,我们跟随父母服从国家的利益,听从祖国的召唤,已经从沈阳、长春这样的大城市钻进深山沟里了,却还要到另外一个山沟里下乡,这真是名符其实的上山下乡。</h3><h3> 五世仅能修得同窗读,对于多少世能修得,既上山又下乡,而又在同一个青年点生活三年,前人是无法预料到的。所以同学们应珍惜不知多少世的修得。</h3> <h3> 在女同学中有八名女生,加入到第一批上山下乡的序列之中,这是临行前拍的纪念照。</h3><h3> 难忘同窗情,回到《那年》。</h3> <h3> 当年的发小,在沈阳3505工厂子弟学校,从小学一年级(6年5班),到承德3540工厂子弟学校初中还是一个班,1974年又一起上山下乡,一个青年点劳作三年抽调后才分手。难得相聚。</h3> <h3> 3505工厂子弟学校同一个班(6年3班)的老同学。</h3> <h3> 既是小、初中同学,1972年又一同上承德平泉师范。</h3> <h3> 一份温暖、一份爱心。</h3> <h3> 一份慰藉、一份情意。</h3> <h3><font color="#010101"> 纵然光阴会渐渐流逝</font></h3> <h3> 纵然我们会渐渐老去</h3> <h3> 但我们心中那颗同学心</h3> <h3> 如日辉映与月同行</h3> <h3> 无论你身住何方</h3><h3> </h3><h3> </h3> <h3><font color="#010101"> 无论你在天涯海角</font></h3> <h3> 同学情三辈亲</h3> <h3> 同学之亲心连心</h3> <h3> 缘份不是诗,但它比诗更美丽。</h3> <h3> 缘份不是酒,但它比酒更香浓。</h3> <h3> 缘份是前世感情的延续,缘份是今世的擦肩而过。</h3> <h3> 缘份是前世不变的誓言</h3> <h3> 缘份是今生痛苦的约定</h3> <h3> 缘份是一次机遇的把握</h3> <h3> 缘份是一种爱慕的流逝</h3> <h3> 相识、相知、相遇都是缘</h3> <h3> 缘来珍惜一一懂得珍惜,才配拥有。</h3> <h3> 愿同学友谊地久天长</h3> <h3> 同学情也是一种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的感情。</h3> <h3> 为朋友之情喝…喝</h3> <h3><font color="#010101"> 为同事之情干…干</font></h3> <h3> 为同学之情碰杯</h3> <h3> 我们俩成瓶吹</h3> <h3> 同学情是一种默契的情意</h3> <h3> 无论何时何地</h3> <h3> 大家都会为你的喜悦而欢歌笑语</h3> <h3> 有的人活的灿烂,那是因为他(她)有本事和能力,而我们选择在自己的能力范围里精彩的生活。</h3> <h3> 面向大海,不问春暖花开。</h3> <h3> 面向东方、面向太阳、面向大海、潇洒走一回。</h3> <h3><font color="#010101">同学们祝福2018年狗年旺、旺、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致我往昔的同学们: 感谢你们与我为伴的年年月月 新年了,祝福所有的老同学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