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迁

0000001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家乡的变迁</b></h1><div>&nbsp;</div><h3> 家乡,位于湖北省罗田县骆驼坳镇的三港。家乡虽无什么名气,但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当地有感应山、城门山,向东是望江垴;向北是老塔山、拨云尖,再往北就是著名的天堂寨;向西是周犁尖,向南是黄泥尖。318国道(沪聂线)、G220省道、沪武高速(武英高速)、麻武高速在这里纵横交汇,交通方便,风景独好。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前,家乡可以说是穷乡僻壤,交通不便,乡亲们生活较为困难。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全面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转折。家乡人民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在县乡政府和村委会的领导下,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家乡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在吃粮、住房、物资、交通、山林植被,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更为显著的变化。</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吃的变化——由寅吃卯粮变为仓满粮丰</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div><br></div><h3>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以前,父老乡亲们总是半饥半饱的状态。在大集体时期,人们吃粮由生产队按月分发,大人每月35斤,小孩每月20斤,都是稻谷或者小麦。稻谷或小麦经过加工去皮后,份量少了15%。这点粮食根本不够吃,不少家庭总是超支,提前“支粮”。有一次,母亲挑着“萝筐”到生产队去领粮,负责掌秤的一个队干部说,你们家是超支户,今天不给你称粮,当着众人的面将母亲的萝筐扔到了一边,委屈的母亲含着眼泪挑着空萝筐回了家。由于口粮不足,每个家庭都只能种些蔬菜来凑,白菜、腊菜、萝卜、南瓜等都拿来当了主食,做菜粑,熬菜粥,煮菜饭,芋头(地瓜)更是直接顶粮食称给社员。一些吃商品粮的“工作人”,每月由国家定量发给粮票,凭粮票供应,也是经常寅吃卯粮。改革开放以后,家乡同全国一样,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田地分到了每家每户,激发了家乡人民极大的种粮积极性。以前是出工不出力,磨洋工,混工分;改革开放后则是起早贪黑在地里摸爬滚打。田往细里“盘”,种往精的选,肥挑好的上,使得粮食产量大增,交完公粮后剩下的全部自己留用,家家户户粮食多了,再卖掉一些粮食,变成现钱。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在中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交公粮制度终结了,乡亲们不再上交公粮,负担更加减轻,种的粮食全部归自己所有,自行支配,家家户户仓满粮足。另一方面,国家粮食市场全部放开,粮食产量连年增收,粮票全部取消,退出历史舞台,商店里有多种粮食供应,大米、面粉、面条、食用油以及各种杂粮、豆类应有尽有,只要拿钱就可以买到各种粮食或粮食制品。家乡人民再也不用为吃的发愁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住的变化——由砖瓦平房变为坚固楼房</b></h1><div>&nbsp;&nbsp;&nbsp; </div><h3> 安居才能乐业。几百年来,家乡人民祖祖辈辈住的是传统的砖瓦结构平房。这种房屋是用土砖垒砌的墙,土砖是用稻田里的泥巴加草筋印制而成的;在房屋的三米多高处安有“棚树”,用来搭放木质楼板;在山墙上架“桁条”(北方叫檩木或檩条),用来承受屋顶的荷载;“桁条”之上钉“各子”(北方人称“橼子”),“瓦”则铺设在“各子”之上,这样就完成了房顶的建造。传统的瓦也是用泥巴烧制而成,二十公分见方。盖瓦时,从屋檐开始,由下往上铺,一片压一片,上压下,直至屋脊。屋的主体工程完工后,再往墙上“塌泥巴”,在屋内填土,安装门窗,就算完工。房屋的形式通常有“明三暗五”、“明四暗七”、“两五”等。这种房屋最大的弊端就是屋顶易漏水。特别是春夏季的大雨暴雨,就容易往下漏,上面落大雨,屋里下小雨,乡亲们就用盆盆罐罐接水。时间一长,椼条"各子”就容易烂,以至"垮屋”。传统的屋,为了防寒,窗户做得都很小,因此房屋多数阴暗潮湿,有的屋地面潮湿得直冒水。再早的时期,家乡还有些“青砖青瓦”的屋,那是解放前有钱有势的地主、财主家留下的屋。改革开放初期,家乡人们向往城里人的“电灯电话、楼上楼下”,于是开始有人盖起了楼房。早期的楼房是砖混结构的,非常简易,通常用红砖砌墙。为了节省红砖,还做成空心墙,楼层和楼顶盖的是“预制板”。由于楼房简易,因此不隔热、不保温,易漏水,老化的快。新世纪初,家乡的人们开始建造第二代楼房。这是真正的楼房,用钢筋和混凝土浇筑地基,浇铸墙体,浇铸楼板和楼顶,楼房坚固结实。多数乡亲盖的是二层小楼,资金充足的人家也有盖三层四层的。截止如今,三港这一片的乡亲,基本上家家户户都重新盖了新楼房,风格形式各异,结构美观实用。以老屋基为基础,每层通常在一百平米以上,面积够用;采用新式铝合金门窗,屋内宽敞明亮。因为手头不再那么紧张,因此,家家户户的装修不亚于城里人,地板砖、木地板、电视墙、壁纸等新材料、新工艺全都用上;沙发、席梦思、壁柜等新款家具和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生活普遍上了一个档次。特别值得一说的是,随着新楼房的建造,几百年来乡亲们吃水靠挑、“解手”要跑的状况彻底改变,家家都安上了自来水,户户都有了卫生间,再也不用挑水,不用深更半夜到外面上“茅房”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行的变化——由交通闭塞变为四通八达</b></h1><div><br></div><h3> 要想富,先有路。家乡地理区位闭塞,祖辈上进山到安徽六安挑盐,到“口外”(浠水及长江以南)做生意,都是靠肩挑脚走。到改革开放前,三港的交通条件仍然十分落后,没有公路,不通公交,乡亲们出行非常不便。三港离县城二十华里,人们到县城办事,只有靠走路,推“土车”,后来骑自行车。乡间的小路,并不像文人墨客描写的那样富有诗意,而是山路弯弯,“羊肠小道”,崎岖不平,行走困难。以时阳为起点,到县城途经三港庙、瓦罐窑、上界河、十里铺,然后沿老罗浠公路行走。有一段是“田伸埂”路,两边是田,路很窄,宽的地方三四十厘米,窄的二三十厘米,一不小心就会滑到田里,自行车更是没法骑。还有一段是河堤路,时宽时窄,时沟时坎,一遇洪水,河堤被冲垮,不得不绕弯改道;其间有几年在上界河处还需要摆渡过河。从家乡到县城,空手走就得两个小时;如果到县城买些生产生活资料,挑着担子回家,中间要“歇气”多次,单程得两三个小时,去一趟县城,人累的不行。在六七十年代,遇有急病的,父辈们三四个人用“竹床”当担架,抬着病人走到县医院,压得喘不过气来;送公粮时,要挑着沉重的粮担走十五里路到骆驼坳区粮库;“伍柴”则要从大山深处挑着一百三四十斤的柴担走三十多里山路回家,累得几天缓不过劲。从罗田出发到外面,交通也是极其不易。乡亲们“上汉口”,从县城坐长途汽车,在破烂的公路上得整整颠簸一天,中间还要在新洲停车吃饭,一天下来灰头土脸,腰酸背痛。现如今,三港的交通条件有了极大的改观。上世纪90年代,省道202由北而南贯穿三港,一头连接县城,一头通向浠水县城、长江码头和黄石市,使过去到县城的十公里一下缩短到六七公里,公路宽敞、平坦,汽车和摩托十几分钟就能到达县城。新世纪初,318国道经过三港向东而去,带来不少方便。特别是近些年,武英、麻武两条高速公路交叉穿过三港,双向六车道,入口就在三港。武英高速将人们去武汉的时间由过去的七八个小时缩短到了一个小时,大大节省了时间,减少了劳累。在国家支持农村发展的政策普照下,“村村通”公路修到了家乡的每个自然村落,无论运肥送粮,送人送物,车可以开到家门口。运输经营方式的放开,交通工具的发展,大大改善和促进了人们的出行。父老乡亲们可以从家门口坐车到武汉、宜昌、广州、上海等地,外出工作、打工、经商都十分方便。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促进了家乡人民经济条件的改善,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家家户户都购买了摩托车;这些年,很多乡亲又购置了私家车,现在想到哪里就到哪里,随时开着就走。更值得称道的是,国家铁路建设发展的成果,使家乡人民大受其益。改革开放前,铁路少,火车紧,一票难求,现在40公里外的浠水县就有京九铁路,70公里外的黄州就有高铁,武汉的高铁更是南下北上,东来西往,通向全国各地,家乡人到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都能朝发夕至,几个小时即可到达,拉近了家乡与外地的距离,更拉近了家乡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感情。</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山的变化——由荒山秃岭变为绿水青山</b></h1><div>&nbsp;</div><div>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革开放以前,家乡的山,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枞树(松树),草皮稀疏,显得光秃秃。田岸上长着一些木梓树,山凹和塘边长着一些桐子树,房前屋后长着少量的柏树,仅此而已。几十年来,国家为了解决十多亿人吃饭的大问题,一直坚持“以粮为纲”的方针。家乡人民向“大寨”学习,开山造田,改河造田,以增加田地。山上山下,田畈旮旯,见缝插针,到处都是种的庄稼。一方面,山林大面积减少;另一方面,种粮需要肥料,需要“土粪”这样的有机肥,因此就“挖草渣”“沤粪”。所谓“挖草渣”,就是到山上挖带土的草皮。“挖草渣”可不是星星点点,而是大量的。通常是一二十个社员在一个山头上挖,用“土箢”一担一担地挑走,送到“粪当”(粪塘)和猪圈去沤,一挖就是半天一天的,可想而知,草皮该被挖走多少!挖完草渣,整个山头就像遭到洗劫一样,光秃秃的,没有了绿色,全都是黄土。植被被严重破坏,水土保持不住,一下大雨,山上裸露的土立刻随着雨水向下流淌,把池塘或稻田的一角塞得满满的,山坡上则留下一条条小沟。年复一年地挖草渣,山上总也长不出灌木丛,造成有山无林。没有灌木丛,乡亲们无处“伍柴”,只有起大早辛辛苦苦走几十里路到瓦窑岭、银山寨等大山“伍柴”;有的就地偷砍山上的树,剁“枞丫”,弄得树木更加稀疏,加剧了对山林的破坏。那些年头,对于烧柴做饭的乡亲们来说,柴禾一直是一个大困难,有的家庭长年缺柴烧。</div><h3> 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山地退耕还了林,所有的山林分到了各家各户,实行承包责任制,各家各户自己看管,管理上加强了,再也没有人敢随便上山砍树、挖土,更不用“挖草渣”。植被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不仅草丛茂盛,灌木也长了起来。乡亲们爱护自己的山林,经常上山查看。为了山林的可持续发展,每年立春时节,都要买来树苗到山上栽植。对成材的树木实行间伐,有节制地砍伐树丫;割柴禾时,留下好的灌木,绝不破坏草皮,从而使山林植被得到了极好的保护。现在,家乡的山,长满了枞树、柏树、杉树等价值高的树木,树林中长满了柞树、小叶黄杨、蔷薇、“黄泥札儿”等多种灌木,山边子上布满了“水竹”、“芭茅”、“狗儿刺”等植物。为了发展多种经济,有的乡亲在山坡上栽种了成片的桑树、栗子树等。现在,远远望去,山都是郁郁葱葱的,林都是密密匝匝的,满山是树,满山是柴,满山是花。往山上一站,树木的清香,花草的芳香,飘然扑鼻,神清气爽。</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观念的变化——由为了生存变为注重发展</b></h1><p><br></p><p> 改革开放,使父老乡亲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以前,家乡的人们,为了生存,面朝黄土背朝天,起早贪黑在田间劳作,也没有几个收入,乡亲们为吃的发愁,为穿的发愁,为油盐酱醋发愁,经常愁眉苦脸。改革开放以后,乡亲们的日子慢慢地好了起来,吃的有了,房子盖了,手头也有了一些钱,脸上荡漾着愉悦的笑容。改革开放前,受政策的限制,这不准,那不行,人们想致富没有门路,怕割“资本主义尾巴”。在空闲的时候无所事事,就去打麻将、赌博;个别人在穷困的时候就去偷盗,偷粮食,偷瓜果,偷猪牛鸡,偷树木,深更半夜“挖窟窿”,什么都偷。有的因为赌博和偷盗被公安局抓走,有的因还不起赌债而四处躲藏,有的甚至因赌债而跳塘。因为贫困,家庭成员经常为了钱的事争争吵吵,闹得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关系不和,有的甚至打架、离婚、喝药。改革开放后,乡亲们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上述这些现象大大减少。现如今,打麻将的少了,争争吵吵的少了,讲文明讲卫生的多了,唱歌跳舞的多了。每到晚饭后,家乡的空场地上,就响起了音乐,一群年轻媳妇和姑娘,还有大妈大婶,跳起了广场舞。旅游的多了,每年都有不少乡亲到外地旅游,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村委会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春节期间,九龙湾的群众在徐海舟、徐爱国等人的组织下,在时阳举办了春节联欢会,吸引了十里八乡的乡亲前来观看。他们的节目虽然质朴,但讲的是家乡的故事,说的是地道的家乡话,透着浓浓的家乡味,宣传的是奋斗、孝道、环保的精神,传播的是正能量。</p><p> 精神层面的变化,还反映在思想观念的变化上。特别是以下几个观念在家乡父老乡亲的头脑中得到认可和强化。</p><p> 要想富,靠奋斗。乡亲们看到,改革开放的年代,是大显身手的年代。国家和社会为人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提供了一个用武之地。只要有本事,就可以施展拳脚,大展宏图。由于家乡人均田地少,种粮成本高,收益低,在农业上奋斗难于发财致富。于是,从九十年代起,家乡人开始陆续外出打工。每年过完春节,就有大批的乡亲结队为伴,南下北上,到广州、深圳、福建、江浙、北京、武汉等地务工。工作各种各样,有运煤工、缝纫工、机械工、木工、泥工、清洁工等等,他们不辞辛苦,不怕脏累,甚至工作12小时以上。通过打工,他们学到了技术,学会了管理,每年带回三四万元,改善了家庭的经济条件。一些有技术的工匠,如泥瓦匠、木匠、油漆匠等,更是大显身手。他们接工程,盖房子,建桥梁,修公路,搞装修,收入颇为可观。如一群到新疆搞工程的年轻人,每年都能挣回六七万元。一个叫“三苕”的年轻人,凭借掌握的高中知识和聪明大脑,从工程设计干到工程管理,成为项目经理人,年收入在十万元以上。他们的收入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而是靠打拼、奋斗换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幸福靠奋斗,打拼迎春天。</p><p> 要想富,开店铺。无商不富,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家乡人们正是看到了改革开放提供的巨大商机,纷纷放下犁耙锄头,开起商铺,经商做起了生意。时阳是三港的中心,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从天时来说,改革开放,商品经营放开,经商致富正当时。从地利讲,一条省道穿街而过,进县城、去“口外”的车流如水,人流如织;从人和讲,周围几个村一些有商机意识的人,纷纷利用时阳开发的契机,到时阳买地建房做生意,小镇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而省道沿线的九龙湾、芦和湾、瓦罐窖等村落的乡亲更是凭着靠近公路的位置优势,将楼房一层装成店铺,经营各种生意。在时阳这一片,经营电器的、装修材料的、粮油的,裁缝铺、理发店等一个挨一个,开早点的有四五家之多,经营百货的更是多达六七家,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商品和项目应有尽有。他们和谐共处,有的薄利多销,有的返利促销,有的送货上门,都是热情服务,诚信经营,稳中有赚。</p><p> 要想富,把书读。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改革开放使乡亲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现在的乡亲,都非常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重视智力投资。他们把小孩送到最好的幼儿园,给小孩买智力开发玩具;全力支持孩子上学,只要能读进书的,就一直让孩子上高中、上大学。改革开放前,家乡没有几个上完高中,读完初中算是很不错,考上大学的更是凤毛麟角。现在,家乡的孩子至少初中毕业,多数读了高中,每年考上大学的不在少数。下老河乔三叔,前些年把他的两个孙子相继送进了名牌大学。仅三港这一片,已毕业和在读的大学生至少在一百人以上。很多读完大学的子弟,找到了好工作,拿到了高薪酬,站到了更好的人生平台,赢得了更大的发展。有一个叫足儿的年轻媳妇,在外打拼四五年,由于能吃苦会干活,每年打工收入三四万元,令人羡慕。但她觉得打工拼苦力挣钱没有前途,已是一个两岁孩子妈妈的她,毅然决然停止打工,狠心将孩子交给公婆,自己拿出打工挣的钱交学费重新读书,学习护理技能。她深知,“磨镰不误砍柴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她要成为知识女性,用智力挣钱。</p> <h3>  家乡的变化,说不完道不尽。这些变化,是党和国家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没有改革开放,家乡人民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乡亲们都非常感恩党,感恩这个时代。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家乡人民正在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巩固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土地承包方式,种好承包地,管好承包山,积极创业,多方就业,做强主业,挖掘副业,拓宽增收渠道,他们的梦想就是尽快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h3> <h3>  (注,本文已由《风尚罗田》微信版2月28日刊发;本文获罗田县"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优秀奖。图片均来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