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秋沙鸭

我因跳舞而精彩

<h3>  中华秋沙鸭有着“鸟类中的大熊猫”之称,与华南虎、滇金丝猴、大熊猫齐名,属于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每年的三月初,秋沙鸭就来到了长白山下。</h3> <h3>  中华秋沙鸭作为鸭科动物,却一反常态的喜欢上树,筑巢的树洞距离地面一般超过10米,奇特的习性让它显得尤为神秘。</h3> <h3>  英国人于1864年在我国采到一个雄性幼鸭标本,并将其定名为“中华秋沙鸭”,这种鸟类一般主要在中国东北以及西伯利亚等地方繁殖,冬季到长江以南越冬。</h3> <h3>  中华秋沙鸭属于比扬子鳄还稀少的国际濒危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类联合会早已将中华秋沙鸭,列入濒危物种和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中。 </h3> <h3>  中华秋沙鸭嘴形侧扁,前端尖出,与鸭科其他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嘴和腿脚红色。体形稍小于绿头鸭。</h3> <h3>  中华秋沙鸭繁殖在中国东北;迁徙经于东北的沿海,偶在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和台湾越冬。 </h3> <h3> 秋沙鸭出没于林区内的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性机警,稍有惊动就昂首缩颈不动,随即起飞或急剧游至隐蔽处。</h3> <h3> 常成3—5只小群活动,有时和鸳鸯混在一起。觅食多在缓流深水处,捕到鱼后先衔出水面而行吞食。主食鱼类,此外还食石蚕科的蛾及甲虫等。</h3> <h3>  通常,中华秋沙鸭都是以家族方式活动,只在迁徙前才集成大的群体。</h3> <h3> 春季迁徙到长白山后,它们很快就由集群状态分散开,以家族和雌雄配对的方式活动,家族和家族之间通常会保持一定的距离。</h3> <h3> 中华秋沙鸭在溪流中交配。交配前雄鸭围绕雌鸭游动嬉戏,当雌鸭靠近时雄鸭猛扑到雌鸭背上进行交尾。</h3> <h3> 该鸟人工繁殖较困难,应严禁捕捉,以保护野生繁殖种群。</h3> <h3>摄影 虎子</h3><div>制作 海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