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边陲行

老兵L G X

<h3> 在鸡年的末段,在一个旅游的淡季,在连绵不断的阴、雨天中,与好友们一起去广西,沿着边境线转了一圈,所到所见,粗略地和朋友们分享下。</h3><h3> 从南宁出发去巴马,穿行马山、大化、岩滩环绕着著名的红水河谷,一路两岸峰峦叠嶂,这是一条绝对不容错过的秀美画廊。</h3><h3><br></h3> <h3> 百魔洞,位于巴马县甲篆乡坡月村西侧,是一个可称为雄伟壮观的石灰岩溶洞。1987年,当中国和英国的岩溶地质专家踏进了百魔洞,进行了联合考察后,一致认为:该洞集天下岩洞之美于一身,可号称"天下第一洞"。</h3> <h3> 洞内的平均高度为80米,宽70米,主游路程4000多米,盘阳河从百魔洞下流过。</h3> <h3> 百魔洞的钟乳石高大气派;据测量,最高的石笋为39米、直径为10米。</h3> <h3>见多了众多溶洞的钟乳石,听多了无数牵强附会的解说词,唯这个“马失前蹄”让我叹服。</h3> <h3>二个“黑壮”的导说员背影</h3> <h3> 更为奇特的是百魔洞内有天坑,天坑上面是悬崖,崖上有人家,居住着勤劳善良、独享宁静的高山土瑶;</h3> <h3> 以空气中的高含量负氧离子,小分子水,地磁及日照中远红外线“包装出品”的“长寿村”,没有想象中的那种“偏远山间里的古朴纯真”,见到的是一个完全商业化的 “养生市场”,“外来的和尚和香客”充斥期间,到处在建“养生公寓”,随处相遇“土建的尘埃”,让本如桃花源般令人难以忘怀的盘阳河秀丽风光,披上了浓浓的“资本”的色彩。</h3> <h3> 靖西,通灵大峡谷,以其雄、奇、险、峻、美,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外游人,它是祖国边陲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h3><h3> 入峡谷的小径从遮天蔽日的枯藤老树下穿越下坠,宛如一条绿色的隧道通往地心.....</h3> <h3> 眼前便是通灵的特高瀑布,高168米,宽30米,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最高瀑布。高悬的瀑布宛如一匹巨大的白练飞流直下,发出雷鸣般的响声,飘散出漫天白雾,阳光照射,呈现出美丽的彩虹。</h3> <h3> 洞内流瀑,洞外有天,"石井洞天"是通灵大峡谷的一大特色。</h3> <h3> 瀑布凌空而下,遁地而走,来得神奇,去得无踪</h3> <h3> 形状奇妙的钟乳石和清澈滴落的水珠,让人赏心悦目而倍感欣喜</h3> <h3> 险峻深幽的峡谷、清澈蜿蜒的溪流、翠绿的植被,见首不见尾的地下暗河,丰富了通灵大峡谷迷人的景观,使大峡谷的底蕴更加深厚,彰显峡谷灵动飘逸、充满生机的特色</h3> <h3> 大新县的硕龙镇,地处中越边境,西面与越南国隔河相望,陆地有公路与越南相通,可见到的这些险要的山峦,位于越南一侧。</h3> <h3> 德天瀑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中国与越南边境处的归春河上游,瀑布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国瀑布,年均水流量约为贵州黄果树瀑布的三倍,为中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只是我们去的是枯水期,瀑布的水量很小。</h3> <h3> 清澈的归春河是广西左江的支流,也是中越边境的国界河。</h3><h3> 途中那涓涓细流的瀑布是位于越南侧的“板约瀑布”,</h3><h3> 这里也是电视剧《酒是故乡醇》和《花千骨》的外景拍摄地</h3> <h3> 三级瀑布</h3><h3> 瀑面宽约140米,落差16米,是最雄伟壮阔的一级。水流从上咆哮而下,跌入归春河,水声轰鸣,激起漫天水雾,蔚为壮观,枯水季节,还可看到水帘下有一个宽6米,高5米,深4米的水帘洞。</h3><h3><br></h3> <h3>二级瀑布</h3><h3>瀑布宽约100米,落差27米,在这里可观银珠滚落,聆听山呼海啸,又能与瀑布握手相交。这种亲临其下观触瀑布,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h3><h3><br></h3> <h3>一级瀑布</h3><h3>瀑布宽约75米,落差约36米,是落差最大的单级瀑布。</h3><h3>远看水流从天际泄下,随风飘逸,灵动洒脱,不同于之前的雄伟壮阔,</h3><h3>即使在枯水期,也呈现出一种清秀空灵之美。</h3><h3><br></h3> <h3> 中越陆地边界全长约1350公里,两国政府于1999年12月30日签订了《中越陆地边界条约》,并于2008年12月完成了全部界碑的竖立工作,共竖立了1971块界碑。</h3><h3><br></h3> <h3> 中越835号界碑立于2001年,界碑两面分别用中文和越文刻有两国国名</h3><h3>界碑号和界碑设立时间</h3><h3><br></h3> <h3> 在德天大瀑布上游600米处,立有一块具有历史意义的1896年清朝政府立下的刻有中法两种文字的中越第五十三号界碑。</h3> <h3> 在835号界碑处,中越边民在此设摊,叫卖各种旅游纪念品,据说边境瀑布两侧的边民可以自由往来,自由贸易,他们和平共处、相互通婚也司空见惯。</h3> <h3> 游览在德天瀑布 附近的一个壮家古村落,这是当地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壮族特色的杆栏式古村寨,走进村寨,可见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随处可见安逸的壮家老人,很多屋舍都升着国旗,那些没挂国旗的是家中有“进口货”(当地人语),意即:有越南媳妇,为欢迎八方游客,村里特组织“越南媳妇”在家中表演一些节目。</h3> <h3> 方圆20公里的“明仕田园”景区,山清水秀,山环水绕,素有小桂林之称。</h3> <h3> 这里翠竹绕岸,农舍点缀,独木桥横,稻穗摇曳,农夫荷锄,牧童戏水,风光俊朗清逸,极富南国田园气息。</h3> <h3> 风景区内,明仕河河段长约8公里,游客可以乘坐竹排,顺流而下,饱览两岸迷人景色。</h3> <h3> 这里,你会看到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地貌景观,看到凤尾萧萧,龙吟嘀嘀的碧江竹影,</h3> <h3> 青山绿水,相互辉映,几只鸭子游过,泛起无数的涟漪,打碎了山峰宁静的倒影并扩散到岸边。,</h3> <h3> 山峰点缀下的绿色之间,静静地流淌着弯弯曲曲的清清小河,仿佛是翡翠的碧玉。</h3> <h3>明仕田园的风光,曾被命名为《桂南喀斯特地貌》而入选邮票题材(第七枚),</h3> <h3> 明仕田园里游览,游客可以实在的体验到“壮族”文化的传统和传承的现实,这种壮族的文字,意味着“传统”</h3> <h3> 这位“黑壮”的美女讲解员和她的同龄人,却已不屑于“三月三”对歌相亲的传统了,她和他(们)似乎对微信“摇一摇”更感兴趣....</h3><h3> 现在,不知她有没有通过“摇一摇”,摇到自己钟情的那一半。</h3> <h3>凭祥,浦寨海关</h3> <h3>浦寨这里的界碑</h3> <h3>一带一路的践行处,浦寨口岸的“东盟商贸城”</h3> <h3>凭祥,友谊关口岸</h3> <h3> 友谊关,始建于汉朝,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曾6次变更关名初名雍鸣关,后改名为鸡陵关、界首关、大南关,到了明代又改为镇南关。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改名睦南关,1965年为了表示中越两国人民“同志加兄弟”的深厚友情,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友谊关。</h3> <h3> 它是一座城楼式建筑,楼高22米,底层是厚实的城墙,中央为圆拱顶的城门,非常雄伟。镶在拱门上的“友谊关”三个大字,是陈毅元帅亲笔题写的。</h3> <h3> 关内的“法式楼”是当年清政府设在凭祥的“镇南关对汛分暑”(简称南关对汛暑)的办公地点,主要是负责边境的外交事务和维持边境治安。</h3><h3><br></h3> <h3> “法式楼”下的“大清邮局”门口的邮筒,不知是原物还是仿照的。</h3> <h3> 位于防城港的东兴口岸,其对应口岸是越南的芒街口岸,当我们去越南下龙湾小游后回国,就从这里进关。</h3> <h3> 北海,市区内的制高点——冠头岭,可俯瞰海湾、</h3> <h3> 北海银滩,这个CCTV中天气预报中北海的标志,</h3> <h3> 银滩的观感,实在没有传说的美感。只是到过了。</h3> <h3> 北海盛产的珍珠称南珠,素以凝重结实、硕大圆润、晶莹夺目、光泽持久而驰名中外,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的声誉。这对贝雕的“门神”,据说为当代的稀世珍宝,现保存在北海“贝雕博物馆”</h3> <h3> 北海老街,形成于1927年前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骑楼老街。老街建筑大多为二至三层,主要受19世纪末叶英、法、德等国在北海建造的领事馆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响。</h3><h3> 在 这里与其说是怀旧,不如说是在逛一下一条杂乱的商业老街,未留下难以忘怀的东西,只有那个“虾饼”味道不错......</h3> <h3> 老街上的老人们,当街在传承着“粤韵”,韵味不错,可惜听不懂。</h3> <h3> 北海的“北部湾广场”上的“北海城雕”——南珠魂,这里也是北海的市中心了,夜晚,热闹非凡,四周都是北方来的“候鸟”,在热衷于“二人转”式的“秧歌”</h3> <h3> 广西边陲行,匆匆又匆匆,将就用少许看来尚可的图片,点缀各处景观了。</h3> <h3> 留下几个脚印。不忘此行,也许此生不会再去了。</h3> <h3>谢谢您的关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