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前几次拍摄棕扇尾莺都是在河沟里的草丛中,在麦田里拍摄这还是第一次。 </h3><h3> 麦子即将收割季节,拍这种麦芒上舞动的精灵确实有点受罪,麦田里没有一点阴凉,我们站在毒日头下,晒的肩膀上都脱了一层皮。</h3> <h3> 要说发现这窝鸟纯属偶然,还是中年老师的人缘好,是一个放羊的朋友发现了后打电话给中年老师,然后有了又一次拍摄棕扇尾莺育雏的宝贵镜头。</h3> <h3> 说来也奇怪,这种鸟把窝搭在麦田里,而且就在麦子的根上,起初我们真的很担心农民收割麦子会把整个鸟窝一起毁掉,但是后来发觉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这种鸟好像算准了小麦收割的时间,在小麦收割前,小鸟就出飞儿了。</h3> <h3> 可叹天下父母心啊,鸟类也一样,看着大鸟一趟接一趟的叼着虫子育雏,好辛苦啊,大鸟累的身上都掉了毛,但是它们一次又一次,一趟又一趟,直到把孩子抚养成人。</h3> <h3> 看到了鸟类这种哺育后代的无私精神,想到了人类,大自然适者生存的法则,应该给我们一些启迪,你是虎爸狼妈吗?你打你的孩子吗?好好看看无私的鸟类,你应该为你的行为后悔。</h3> <h3> 棕扇尾莺(学名:Cisticola juncidis)小型鸟类,体长9~11厘米。上体栗棕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和棕白色眉纹,下背、腰和尾上覆羽黑褐色,腰和尾上覆羽几为纯棕色而无黑褐色纵纹。尾为凸状,中央尾羽最长,暗褐色具棕色羽缘、黑色次端斑和灰色端斑,外侧尾羽暗褐色具棕色羽缘、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h3> <h3> 雌雄羽毛相似。春羽额栗色或栗棕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头顶和枕黑褐色具宽的皮黄色或栗棕色羽缘,在头顶和枕形成黑褐色纵纹;眉纹颊和耳羽淡棕色或栗色,头侧、后颈淡栗棕色,后颈具或微具淡的褐色羽干纹。上背和肩黑色,上背羽缘栗棕色,下体白色或乳白色,两胁和覆腿羽棕黄色或浅棕色。</h3> <h3> 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脚、丘陵和平原低地灌丛与草丛中,也出入于农田、草地、灌丛、沼泽、低矮的芦苇塘以及地边灌丛与草丛中。</h3> <h3>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草丛中,距地高10~50厘米。巢呈梨形、椭圆形或吊囊状,开口于上面或上侧方,主要由撕裂的草叶、植物纤维等编织而成,有的外面还被有蛛网,内垫有绒毛和柔软植物。巢高7~8CM,每窝产卵通常4~5枚;偶尔也有少至3枚和多至6枚的情况。卵白色或淡蓝白色,雌雄亲鸟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h3> <h3> 尽管天气很热,但是我们还是饶有兴趣的拍摄,鸟类的这种精神使我们很感动。</h3> <h3> 希望我们人类能从鸟的身上学习到好的东西,做到锲而不舍,传播正能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