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南—南极日记(一)

阿彬·视界

<h1>原创</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甘洌的凉风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涌入我的胸膛</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纯洁着</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血液中的每一个细胞</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从未如此干净的</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触摸自然之母</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亿万年冰寒的躯体</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一寸肌肤</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都浸透着远古的温度</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甩去漂泊的尘埃</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趟过你</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蓝色的岁月之海</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进你</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洁白晶莹的世界</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沉沦在</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的梦中…</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h1> <h3>🗻🗻🗻🗻🗻❄️❄️❄️❄️❄️🗻🗻🗻🗻🗻</h3> <h1>南极洲~~一个熟悉而又令人敬畏的地理名字!它意味着极寒,极遥远的地球尽头,彷佛在一瞬间挤进我们生命的旅程。一个没有任何犹豫的决定,一场奇妙无比的结缘,就像那已然存在了亿万年的冰雪世界,等待着天涯游子。于是,南极,我们来了!</h1> <h1>要进入南极洲,必须穿越970公里,无风也有浪的德雷克海峡。这处令人生畏的海域像一道天然屏障,守卫着地球上最后的一片净土。要想经过这道防线只有2种选择,船,或飞机。我们选择了后者!</h1> <h1>2018年1月20日从上海到美国达拉斯转机(飞行13小时25分)21日到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飞行9个小时40分),22日到蓬塔阿雷纳(飞行3小时25分)23日在比原定时间推迟了2小时后,我们终于坐上这架英国宇航BAe-146型客机,飞向南极!</h1> <h1>整个一架飞机70多人,来自世界各地,我们中国的这个团有24人。在此前一天,我们这些汇集在南极21世纪公司旗下的游客,已经在蓬塔相聚相识,未来的几天,我们都是一条船上的南极探险者。</h1><h1>虽然是小飞机,但飞的很平稳,机上餐食很不错。从2003年开始南极航线至今,这家旅游公司已经积累了丰富航行经验,足以应对南极多变的天气状况。</h1> <h1>从空中俯瞰浩翰的德雷克海峡似乎风平浪静。2个小时后,飞机开始下降,机翼下,南极洲特有的地貌如黑白相间的地毯,铺陈在蓝色的海面。</h1> <h1>粗看起来和一般的岛屿没有多大区别,但远处的雪山和眼下斑驳的雪景,却透露着它与众不同的气质。</h1> <h1>我们飞机要降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也称乔治王岛中一个叫菲尔德斯半岛的地方。这里是进出南极的世界村,在1969年它只是作为气象中心,后来诸多国家陆续在此设立科考站,使它成为在南极最重要的研究基地和运输通道。</h1> <h1>建在基地高地的马尔士上尉机场,以一种简陋粗暴的方式迎接我们飞机的降落。严重担心,那粗粝的砂石几乎要磨毁急速滑行的机轮,还好飞机在1300米的跑道上停下,大家鼓掌兴奋地走出舱门。</h1> <h1>2万多公里,三十个小时的飞行,终于踏上南极的土地。所有的疲劳都融化在南极清纯的空气中,笑容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h1> <h1>南极洲旗迎风飘扬在菲尔德斯半岛,难得的好天气,给我们南极行的第一天打上美好的感叹号。</h1> <h1>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3月是南极的夏季,气温在零度上下,也是最佳旅游季节。但眼前的景象还是与想象中的南极差别很大,没有冰川,风雪,却好像戈壁荒漠。</h1> <h1>这仅是南极的边缘地带。是南极洲沿海众多岛屿中,可以让人类停留暂住的一个落脚点。</h1> <h1>我们穿着全套的防水保暖冲锋衣裤,脚上蹬着旅行社统一出借的防水靴,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排成一字长队,走过飞机跑道,向两公里外的菲尔德斯湾行进。</h1> <h1>走过机场,前方出现一群人,原来就是要搭乘我们这班飞机回蓬塔的游客。送往迎来,南极游真的火起来了!</h1> <h1>两队人马遇见,不管是哪个国家,也不管语言能不能沟通,大家都彷佛相识的一般,挥手大声地招呼着,因为我们都是热爱南极的同道中人。</h1> <h1>菲尔德斯半岛位于乔治王岛的最西边,建有很多国家的研究站。有智利的乡绅站、阿根廷的卡烈尼站、秘鲁的马丘比丘站、巴西的非拉斯站、波兰亨里克站、韩国的世宗科学基地、我们中国的长城站以及德国,乌拉圭等国的科考站。</h1> <h1>整个基地包含了居住区,医院,银行和一个小超市等。在这里夏天的最多人数是150人,而在冬季约80人。</h1> <h1>一路走一路看,一座座简单而样式各异的建筑,那些原本只有在记录片中才能看到的科考站,就这样真实地出现在面前,令人新奇不已,只可惜不能入内参观。</h1> <h1>零星分散的冰架,提示着南极特有的地质构造。在这块人类最晚发现的冰雪王国里,它的地貌每年都不同,夏季面积缩小,冬季面积扩大。极端最低气温零下近90度,是世界上,让人想象一下都会打个冷颤的最寒冷的地方。</h1> <h1>南极的天气阴晴不定,但今天却给了我们一个热情的拥抱。疾步行走间,浑身冒汗,彷佛不是走在南极而是走在南方的冬季。好在上飞机前就规定每人只能携带20公斤行李,由工作人员直接送上船(多余的行李寄放在蓬塔酒店里)。我们轻装步行要轻松许多。</h1> <h1>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快半个小时,远处菲尔德斯湾那一抹蓝色出现在眼前……</h1> <h1>路过靠海湾的智利南极研究所。根据1961年6月通过的《国际南极条约》,南极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它属于全人类。我们中国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公约组织,先后建起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我们在蓬塔酒店就碰到了长城站的工作人员)。</h1> <h1>山坡上这座别具特色的建筑,是俄国别林斯高晋科考站。据说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的航海者,可能就是俄国的别林斯高晋,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h1> <h1>俄国科考站牌子前留个影。</h1> <h1>这是德国科考站</h1> <h1>穿过德国科考站,直接就可以到海滩边了</h1> <h1>红色的韩国科考船特别醒目,工作人员在忙碌着。</h1> <h1>海滩边突现南极的形象代表——企鹅!这下不淡定了,大家忍不住斜插过去。但是很快就被工作人员制止。一来不可靠近企鹅,二来由于已经延误了时间必须尽快上船。</h1> <h1>我们的游船海洋诺娃号就停泊在远处的海面上,我们必须坐上冲锋舟才能登船。</h1> <h1>穿上笨重的救生衣,我们几乎是最后一批坐上冲锋舟的。在以后的每一天,我们都必须以这样的形象和交通工具,出现在南极的冰天雪地里,一次次地完成与南极的亲密接触。</h1> <h1>乔纳森是工作人员中最年长最受欢迎的的人。他那和蔼的大胡子脸很像圣诞老爷爷。但在当时初次见面,我们并不了解他的探险成就,只是觉得他很亲切想跟他合影,而他也是很幽默地推开想与他拍照的男士,左&quot;拥&quot;右&quot;抱&quot;我和同学,引得大家欢笑声一片。</h1> <h1>海洋诺娃号,我们未来几天的"家"!</h1> <h1>上船!</h1> <h1>上船后直接就去了五楼的观景厅,听船方工作人员介绍各种注意事项以及今后几天的初步安排。</h1> <h1>船上将有14位探险队员负责带领我们岸上探险观光。他们分别来自智利、阿根廷、俄国、瑞士、德国、美国等国家,其中有地质学家,历史学家,生物学家等,都是学有专长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探险队员。</h1> <h1>其中有一位华裔智利小伙是我们的中文翻译。</h1> <h1>会后稍作休息,又被召集到甲板上进行逃生讲解和演示。此时天气突转,阴云密,寒风起,南极显露出喜怒无常的真面目,狠狠地给我们这些初临南极的菜鸟一个下马威!好冷!</h1> <h1>回到温暖的船舱,安顿好,休息!然后船内上上下下转一圈。五层船舱的游船,我们住在四层409室。所有客舱都有窗口可以看得到外面的景色,每天都有服务员打扫房间。</h1> <h1>海洋诺娃号是1992年建造的一艘具备抗冰能力的科考船。在2006年做了全面的装修和改造,使它成为舒适的现代化的探险游轮。事实上进入南极的游轮大多数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改建而来,区别只在于吨位及载客量多少而已。</h1> <h1>这艘游船的载客量是72人,船员和探险队员46人。主要活动区域是:二层甲板小商店;三层甲板餐厅;四层甲板图书馆和健身房;五层甲板酒吧和观光厅。</h1> <h1>和其他游船不同,这里没有任何娱乐消遣设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像一艘科考船。而事实证明,我们每天都是满满的活动安排,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娱乐消遣。</h1> <h1>这是三层甲板图景,我们下船前集中的地方。</h1> <h1>安静的图书馆</h1> <h1>视野开阔的观光厅也是主要的公共活动区域。</h1> <h1>提供免费咖啡、茶饮和点心的酒吧。</h1> <h1>穿好衣服,拿上相机,走上甲板!</h1> <h1>附近的补给船</h1> <h1>私人游船,真土豪!</h1> <h1>地球两极,南、北极各不相同。北极的极点是海洋,四周围绕陆地;南极正相反,极点是陆地,四周被海水环绕。南北两极犹如中国的阴阳八卦图,北极点的阴柔,南极点的阳刚,宇宙孕育了美丽的地球。</h1> <h1>从云图上看,南极就像一朵白色的棉花漂浮在蓝色的南极洋上。在冰冷的海洋中,静静地绽放了亿万年。现在,我们正轻轻地走近它,去仰望它的绝世风姿,倾听它的喃喃细语</h1><h3> <br /></h3> <h1>初见南极,它就像从远古走来的一位冰雪女王,高贵,神秘。在漂浮的灰暗的云雾中,让人感到亲切而又疏离。走进它的世界,已无杂念,一切尘世间的纷扰都被屏蔽在外。</h1> <h1>船缓缓行驶,微微有些颠簸。远处融入天际的雪山,只有裸露的岩石,才能显见它的存在。</h1> <h1>南极大部分的天气都处在阴云笼罩和风雪交加中,只有二十多天的阳光日。这样的氛围使人亦真亦幻,如梦游在世界的尽头!</h1> <h1>没有风,南极的寒冷还不及中国的东北。即使不用戴帽子手套,也可以在甲板上站一会儿。</h1> <h1>南极洋平静的像一只温顺的小羊(在船上那么多天都没有晕船)。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用一条怒吼的西风带,隔绝了南极洲和外大陆,让南极遗世独立的不受人类侵扰。</h1> <h1>晚餐的时间到了。船上的餐厅虽然不大不豪华,但干净整洁,餐具的摆放都很注意细节。餐厅服务员都是菲律宾人,服务热情周到。</h1> <h1>最让我们大感意外的是船上的食材,非常丰盛,红酒饮料免费畅饮。出行前,以为这样的小游轮再加上在南极那种地方,吃的方面肯定不行,自备了榨菜,泡面,结果一点没用上。</h1> <h1>一天三顿,从西菜到中式点心都变着花样。确实很用心也很不容易了。就像船长说的,在船上不仅能看到南极的美景,还能增肥!</h1> <h1>在南极的第一夜,睡得很香。是长途跋涉的疲劳,也是那如摇篮般轻摇的船舱,在南极洋的怀中,可以安放远行的美梦……</h1> <h3><b> &nbsp;摄于2018年1月23日南极</b></h3><h3><b> 写于2018年2月22日上海</b></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