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广州一年四季草水常绿、花卉常开,很早就享有花城的美誉,广州人种花、爱花、赏花和赠花的历史悠久。</h3><h3>不愧是“花都”,一下飞机,满眼“花花世界”已尽显无疑。</h3> <h3>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北部约28公里的民用机场,地处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和花都区新华街道、花东镇交界处。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F级,是中国三大门户复合枢纽机场之一 ,世界排名前百位的主要机场。</h3> <h3>顺德美食历史悠久,俗话说“吃在广东,厨出凤城。”顺德的名厨在中国甚至世界上都颇有名气,顺德小吃来自民间,植根于千家万户、大街小巷,是千百年来顺德人智慧的结晶,它与顺德菜互相依存,共同发展,是顺德饮食文化的奇葩。</h3><h3>所以,我们一出白云机场就驱车前往顺德。</h3> <h3>早就听说顺德的风味小吃种类繁多,简朴纯正,原汁原味,不掺假,不取巧,全凭店主的良心、诚信与德行,全凭祖训和家传绝技以及扎实的基本功,历来以质段味佳、价廉物美取胜,赢得了大众的口碑和食家的赞誉。</h3> <h3>顺德区是佛山市五个行政辖区之一。位于广东省的南部,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由江河冲积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广佛同城的西南边界、广佛肇经济圈的南部,是佛山市与广州市联系的重要核心区域之一。</h3><div>一直都说广东人会吃。所谓食在广东,吃在顺德。看了央视的《寻味顺德》后,相约前往顺德寻味尝吃。</div> <h3>第一站,鱼膳房!<br></h3><h3>听老板说,他这里只有五个包间,每天也就只能为十桌人准备食品。所以来这家吃,最好先预约,并提出想要吃的东西和人数。</h3> <h3>鱼膳房,位于大良的凤城食都16号A铺。</h3> <h3>老板姓黎,一个好客而且非常注重食品的人。</h3><h3>他不在乎“宣传”,也不在乎如何将“生意做大”。他,在乎的是提供的餐饮的质量和品味。</h3> <h3>门口的“橱窗”里是他收罗于世界各地的食盐。里面盐的品种,“年份”,纯度也是包罗万象。</h3> <h3>二楼平台上,视野宽阔。</h3><h3>阳台内养殖着小花小草。</h3> <h3>到鱼膳房,最主要的是去吃鱼生。</h3><h3>而用于鱼生的调味盐,这里有数十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盐。这里的盐,超市里基本看不到。很多已经属于“稀有”,因为有的盐存在于数亿万年前。</h3> <h3>这段视频是餐馆的黎老板在介绍各种盐、调料味道搭配鱼生后的口味。</h3> <h3>以下仅拍摄了其中一部分的盐(瓶上有名称,就不在作介绍),从中可以“窥视一般”。</h3> <h3>在所有展示(当然也可以蘸着吃)的盐中,当属这块盐(品种)最珍贵——蓝盐!</h3><h3>老板特地拿出珍藏的块盐展示给我们看。</h3> <h3>鱼肠香焗蛋挞</h3> <h3>搅拌鱼生的调味料</h3> <h3>青螺拼北极贝玫瑰虾</h3> <h3>鱼生,是用新鲜的鱼肉,切成薄薄的片。</h3><div>鱼生又称生鱼片,古称鱼脍、脍或鲙,是以新鲜的鱼贝类生切成片,蘸调味料食用的食物总称。</div><div>我们这次吃的鱼生是用咸水海鲩鱼做的。</div><div><br></div><div><br></div> <h3>而好的鱼生,切成的“鱼生片”上面会隐隐约约泛有鱼鳞色。</h3><h3>生鱼片制作简单,食用可口,营养丰富。但同时也从两个方面来权衡利弊:从营养学角度说,生鱼片没有经过传统的炒、炸、蒸等烹饪方法,因此营养物质完全没有流失,是一道极富营养的菜肴,但是从卫生角度考虑,如果生鱼片没有经过很好地处理,会成为人们患传染病的根源。</h3> <h3>最后,将自己喜欢的盐、各种调料跟鱼生一起搅拌,然后就可以咀嚼那富有软磷脂,很Q又有滋味的美食了!</h3> <h3>青螺。非常脆嫩!</h3> <h3>冰镇魔球鲜冰草。<br></h3><h3>我们平时吃的时候叫冰菜。可以调节并先刺激一下口味。</h3> <h3>沙律炸面拌杂蔬。</h3><h3>个人觉得有点像用油条拌沙拉。</h3> <h3>搅拌后的样子也蛮不错哦。</h3><h3>味道么更加不错!</h3> <h3>黎生自制猪脚姜。</h3><h3>特制的猪脚,吃口觉得里面放了红糖姜茶似的。</h3><h3>美味!</h3> <h3>避风塘炒鲩鱼皮。</h3><h3>就冲着用鲩鱼皮“油炸”而成这样,应该点赞了。</h3><h3>更何况这道菜是老板“一不小心得了一等奖”的自创得奖菜!</h3> <h3>疍家带子煎鱼饼。</h3><h3><br></h3> <h3>泰黄汁烧鱼瘦肉。</h3> <h3>用这些食材做泡饭(东江泡饭)。</h3><h3>如果再加入一点鱼生,其味道可想而知。</h3><h3><br></h3> <h3>直接把明炉拿到桌上做泡饭,然后将那些佐料放入明炉中。</h3> <h3>这就是:东江浓鱼汤泡饭。<br></h3><h3>不过再加入一点点鱼生,可是我们“自创”哦!</h3> <h3>东坡肉卤炖鱼头。</h3> <h3>椰浆陈村粉。</h3> <h3>鲜姜花布丁。</h3> <h3>酒足饭饱之后,回酒店休息。</h3> <h3>因为临近春节了酒店内的布置也喜庆很多。</h3> <h3>广东所谓的“喝早茶”的由来,据说起源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那时候的有钱人喜欢玩鸟和斗蟋蟀。溜鸟一般都是在清晨,所以早先的时候总可以看见一大群的富家子弟,一人一笼或一鸟地又晃又逛地走在大街上。那时候的通信(信息传输)落后,一般大的新闻或小道消息,都是有钱的人家通过与外面的来往而最先知道的,所以很多的富家之人总是在清早聚在茶馆,叫上一盅茶,点上两份点心,然后谈论交流一下各种知道的信息。</h3><h3>以前配茶的点心通常是干蒸马蹄糕、糯米鸡等等,后来大家就把相互消息说来交流或者眩耀自身的价值。而平常人家也以因得以上茶馆了解平常所不知的事而显威风,而且因为上茶馆的一般都是有钱人,所以久而久之,上茶馆就成了一种身份的像征。</h3><h3>时致今日,由早茶到现在的下午茶、夜茶。上茶馆已经成了城市居民最平常最普通的习惯了。现在的茶楼不但是交流信息的地方,也是人们谋生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人们交流着各种经济、商品以及互联网等等各类信息。很多的商机和信息就是在一杯一杯的茶里泡出来的。</h3> <h3>在顺德,早茶是一种独特的习俗,是顺德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饮早茶,顺德人又爱称之为“叹”早茶,“叹”是广东人发明的,意为享受的意思。</h3><h3>而作为我们平时不饮用早茶的人来说,要“融入”这个享受的境界,似乎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h3> <h3>这不,一早我们来到吃早茶的餐厅。</h3><h3>找到位置入座后,还是感觉在饭馆那样。“大呼小叫”地小服务员(“点餐”)。</h3><h3>其实,早茶盛行最开始采取的是推车点餐,服务员在座无虚席的缝隙中推着小车来回穿梭。现在有些做早茶生意的餐馆,任然保留着流动穿梭于各个餐桌之间推车。</h3><h3><br></h3> <h3>我们是这一次“融入这种吃早茶”的环境中,不懂得怎么点餐。</h3><div>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见到好吃的就点。</div><div><br></div> <h3>烧麦</h3><h3>里面用虾肉做的馅。</h3> <h3>虾饺皇</h3><h3>皮薄馅大,用的整个的虾。原料有虾仁、冬笋、猪肥肉、澄粉等。</h3> <h3>马拉糕</h3><h3>马拉糕除了要有好的配方之外,更要求制作者工夫够细,工夫到家才能唯美色佳。</h3> <h3>咸煎饼</h3><h3>咸煎饼原是广州荔湾区德昌茶楼的招牌美食,可惜该店已不复存在。</h3><h3>不过咸煎饼自然是顺德美食中的“必点”之一。</h3> <h3>不管怎么发展,早茶依旧是顺德人的最爱,其中以肠粉、叉烧包、虾饺、烧卖等为代表。</h3><h3>而我们也其乐融融地大快朵颐,润喉充饥于这些美味之中。</h3><h3>忘乎所以地吃、吃、吃,却忘了佳肴的名称。</h3> <h3>广东的园林代表“广东四大园林”也称“粤中四大园林”是指:顺德的清晖园、和佛山的梁园,番禺的余荫山房和东莞的可园四座古典园林。</h3><h3>清晖园位于顺德大良清晖路, 地处市中心。属中国十大名园,位居广东四大名园之首。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晖园始建于嘉庆五年。</h3><h3>清晖园尽显了岭南庭院的精髓与江南园林之特色。园内水木清华,景致清雅优美,龙家故宅与扩建新景融为一体,利用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馈交互融合。汇集了我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艺术于一身。</h3><h3>以下的片只能反映出清晖园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一小部分。</h3> <h3><font color="#010101">去顺德以美食为主,但是适当的“运动”,是为了更好地继续满足味蕾。所以,就近选择了去逢简(古村)水乡转转。</font></h3><h3><font color="#010101">逢简水乡隶属于佛山顺德杏坛镇,地处佛山顺德杏坛镇北端,锦鲤江畔,水资源以及水环境极优。绕村居水道达十公里有余,辖区水道达28公里之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font></h3> <h3>逢简水乡远离繁嚣,空气清新宜人,自然环境和谐,岭南古村格局犹存。古屋有百余间,古树遍布,石板古道纵横。</h3><h3>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虽然设有停车场,但却不收费,进入逢简水乡(景区)也不收费。</h3> <h3>这里水资源以及水环境优美。绕村居水道达十公里有余,辖区水道达28公里之多。</h3> <h3>逢简(水乡)是顺德最早有人聚居的地方之一。据说最早可追溯该村西汉文化遗址的发掘,继之以明远唐代文物的发现。两座宋代三孔石古桥见证千年历史,从而被首推为佛山市三孔桥之古魁,成为省级文物。</h3> <h3>逢简(水乡)古村,享有“顺德周庄”之美称。它位于西江下游锦鲤江畔,也就是顺德的杏坛镇,是历史上“桑基鱼塘”的重要基地之一。</h3> <h3>逢简古村以水道为界,将村落切割成若干小沙岛。村落的外围分别有庙宇和环绕的河道,巷道景观为广府村落传统的青砖墙麻石铺地,河道两旁有红砂岩、麻石铺就的驳岸。</h3><div>河道一侧与其平行的是麻石铺就的临河步道,河岸两旁有古榕、蕉林、石榴等林木,临河步道一侧是由民居、宗祠等建筑。</div> <h3>逢简古村四面环水,古风犹存,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古朴得名居临涌而建,依河成街,轻舟往来。</h3><h3>初来乍到让人会觉得身临江南。</h3><h3>逢简村河网如织,桥梁在村中交通的地位非常重要。据不完全统计,村内有各种桥30多座,其中的三孔石拱桥明远桥,始建于宋代,桥的护栏上有雕刻精美的石狮子。</h3> <h3>鲮鱼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钙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晒制出的鲮鱼干同样别具风味。</h3><h3>在顺德,吃鱼皮至少有数百年历史。鱼皮当年被创造,主要是顺德人秉承“食材不浪费”的精神,鲩鱼鱼肉做鱼生后,那薄薄一层鱼皮,顺德人也觉得不要浪费,于是挖空心思去想办法烹制鱼皮,最后用多道工序,多种材料,制作出闻名珠三角的“顺德爽鱼皮”。</h3> <h3>顺德人会做很多的的“饼”,这些是鱼饼和肉饼(主要是牛肉)。鱼饼鲜而不腥,肉饼嫩而不油。</h3> <h3>在逢简水乡闲逛的时候,看到工商人员和类似乡镇行政人员的人,胸前都挂着“吊牌”。一路检查各个店铺,见到一个60-70岁左右的老太开的卖小吃铺,那个行政人员就上前让她关门别卖了,并说等工商的人走后会还会再来查看。</h3><h3>等那些检查人员离开后,我上前问为啥不让卖东西?她说是她的“证照”没办好,所以不让卖。</h3><h3>瞬间我感觉这里对“饮食行业”的管理很“严”,而且又很文明。而这里的人也很自觉地接受管理。也许这才是逢简古村能更好地有序发展的因素吧。</h3><h3><br></h3> <h3>伦教糕是一款由籼米粉、西谷米等原料制成的糕点,起源于广东省顺德区伦教镇,是岭南地区的一种传统糕点小吃。<br></h3><div>伦教糕是使淀粉质转变为淀粉和糊精的混合体,再蒸制成型,其透明程度较高。软韧性则近似用糯米的制品,味甜冽而清香。</div> <h3>似乎所有的水乡,都会有“酱制”并晾晒的各类地方特色的“酱制品”。</h3> <h3>鲮鱼,(学名:Cirrhinus molitorella)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的一种,俗名土鲮、雪鲮、鲮公、花鲮,鲤形目、鲤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身体延长,腹部圆,头短小,吻圆钝。口下位,上下颌的前方具角质化边缘,适于刮取水底附着物。在天然水体中,鲮鱼会舐刮水底岩石等物体上的附着生物(如着生绿藻、硅藻、丝状藻类等),还摄食淤泥中的有机物质。</h3><h3>据说鲮鱼适宜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适宜膀胱热结,小便不利,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之人食用,鲮鱼性平,无所禁忌。</h3> <h3>在水乡游玩需要耐心和时间,我们一行人三晃两晃大致逛了逛,就又开始小吃的。所以就近找了这家《水乡人家私房菜》</h3><h3>“水乡人家”就在逢简水乡(景区)的入口处,一进入这家的门就感觉进了大户人家的家一样,怀旧中式风格的布置,直入进里面就是一个大厅了。看样子平时主要做团队的生意,大厅里摆满了餐桌。不过除了做旅行团的生意,也做散客的生意。所以我们就选这家点了几个菜打打牙祭。</h3> <h3>拆鱼羹</h3><h3>里面有好几种蔬菜,看颜色特别有食欲,味道有鱼的鲜味,口感有点鲜甜。</h3> <h3>海鲜黑毛节瓜船</h3><h3>黑毛节瓜相比于普通节瓜,由于充分吸收了太阳直射光、水面反射的阳光还有充足的水分,瓜身表面乌、青、油、亮,口感清淡略甜,做菜以后松软嫩滑</h3><h3>海鲜节瓜和豆类一起烧制,异常鲜美,节瓜肥厚,最后的糊糊混合了海鲜的鲜美和豆,瓜的清香。</h3><h3><br></h3> <h3>沙虫又称“海肠子”</h3><h3>沙虫产于沿海滩涂泥沙之中,外观长两寸左右,状若芦芽。沙虫营养丰富,体内含有大量蛋白质,有补肾壮阳之功效。吃口酥、脆、爽、而又鲜美。</h3> <h3>鸡汤浸腐竹</h3><h3>鸡汤有温补作用。但是有炎症的人不能温补,会不利于炎症的恢复。而腐竹中含有丰富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腐竹中谷氨酸含量较高,具有良好的健脑作用,能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腐竹中含有的磷脂还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达到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的效果。</h3><h3>水乡人家的腐竹可谓是它的镇店之宝之一。由于腐竹成本低、制作工序繁复,很多餐馆都会选择直接在外采购,因而腐竹入菜时时常会出现酸、韧的现象。但水乡人家的腐竹确实嫩滑可口、豆香浓郁,皆因他们的腐竹都是每天自家新鲜炮制,保留了腐竹最原本的风味。</h3> <h3>鲮鱼是最常出现在顺德人餐桌上的。</h3><h3>对粤广一带的人来说,鲮鱼却是珠江流域最常见的一种鱼类,是日常生活中天天见面的家鱼。</h3><h3>酿鲮鱼的做法,是要将先将鲮鱼肉剥出,去除鱼骨,留下一个完整的皮囊。然后将鱼肉剁成细蓉,同时剁碎肉中的细小鱼骨,调味后沿着单一方向搅打成鱼滑,拌入腊肉、冬菇、虾米等惹味的材料后再酿回皮囊之中。</h3><h3><br></h3> <h3>豆腐</h3><h3>非常普通。</h3><h3>但是这里的豆腐绝没有“豆腥味”,细腻而又平滑,吃上去还带有大豆的清香。</h3> <h3>似乎我们也开始慢慢适应如何去“品尝美食了”,现在已经不像刚开始那样,如同“飞蛾扑火”般急吼吼地大快朵颐了。</h3><h3>接下来就赶往顺峰山“消化消化”。</h3><h3>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受篇幅限制,请留意看下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