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导 言</p><p> 安平城西杨各庄,美丽,富饶,堪称一方风水宝地。</p><p>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恰似是杨各庄村的写照。</p><p> 在那烽火连天、战火纷飞的年代,村里爱国忠良,赴汤蹈火,为国捐躯,在所不辞,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多多。涌现出了深入敌穴虎口的独胆英雄张恩妙、忠心赤胆一心抗日的英雄母亲刘胜彩等英模人物。</p><p> 而今和平盛世,又是才子辈出,大展宏图,独创伟业,各领风骚。有的荣登艺术殿堂,为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奉献和书写着秀美的华章。有的则是与时俱进,艰苦创业。在经济领域海洋里,破浪拼搏,胜利登上辉煌的彼岸。</p><p> 今天推介的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实业家、“让作品说话”的艺术家。</p><p> 这人,就是于岩鑫先生。</p><p> </p><p><br></p> <p class="ql-block"> 于岩鑫,笔名于倍欢,字清方,号乐翁,男,汉族,1953年生,祖籍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杨各庄村。 </p><p class="ql-block">现为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会员 </p><p class="ql-block"> 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会员 </p><p class="ql-block"> 国家一级美术师</p><p class="ql-block"> 国礼特供艺术家会员 </p><p class="ql-block"> 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员 </p><p class="ql-block"> 【中外名人名企交流协会】党组书记艺术顾问</p><p class="ql-block"> 中外企业家联盟河北分会会长 </p><p class="ql-block"> 河北省名人名企交流协会党组书记</p><p class="ql-block"> 河北省残疾人创业基金会特邀书画家</p><p class="ql-block"> 河北太行书画院常务副院长</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企业家,他招贤纳士,经营有方,理财有道。开发的房地产、物流、冷联等实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p><p class="ql-block"> 2018年3月,中外企业家联盟河北分会在石家庄正式成立,他被选举为分会会长。</p><p class="ql-block"> 同乡游子、医学专家李亚强先生送其雅号:“杨各庄第一人”。乡谊山翁步韵藏头一首写道——</p><p class="ql-block"> 杨柳得意舞春风,</p><p class="ql-block"> 各谱新歌荡苍穹。</p><p class="ql-block"> 庄上英才出新辈,</p><p class="ql-block">。 创业史上留芳名。</p><p class="ql-block"> 业峻蹟鴻凭拼搏,</p><p class="ql-block"> 第一夺冠决雌雄。</p><p class="ql-block"> 一日三省忘心苦,</p><p class="ql-block"> 人赞步步攀高峰。激情小诗,勾画出了于先生的生平业绩与形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令人心悦诚服的是,于先生不仅是名声显赫的企业家,其书画等艺术造诣亦夺人瞩目。正所谓“伟业一束花并蒂,豪情挥笔墨飘香”。</p><p class="ql-block"> 先生自幼天资聪颖,酷爱书法,尤其喜欢柳体、颜体和欧体。</p><p class="ql-block"> 在艰苦创业的岁月里,于先生工余闲暇,不辍自学,研习百家。真、草、隶、篆,兼容并蓄,收获颇丰。尤以行草,篆隶为最。 </p><p class="ql-block"> “书画同源”。随着书法技艺的延伸,又撞击起于先生痴爱国画的心灵火花。他多年如一日,闲里偷忙,让笔下生花——牡丹、风竹、山山水水,各放异彩。</p><p class="ql-block"> 大凡欣赏过于先生水墨丹青的读者,都很仰慕。有微友还感慨一首小诗 ——</p><p class="ql-block"> 笔走龙蛇似流水,</p><p class="ql-block"> 铁画银钩字升晖。</p><p class="ql-block"> 香墨一滴落宣纸,</p><p class="ql-block"> 颜筋柳骨凤凰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如其人”。书画亦然。</p><p class="ql-block"> 有权威书论家曾赏析和对比毛主席与蒋介石书法作品后指出,两人的不同书法风格恰是两人不同风度、气质乃至不同谋略特征的反映。</p><p class="ql-block"> 于先生为人刚直坦诚、胸怀大度、机警灵活的性情,在艺坛铸就了他挥毫坦荡自然,遒劲有力,刚柔相济,墨法润达,秀气飘逸,章法天成的书道风格,所创作品灼人耳目。</p><p class="ql-block"> 书法作品的最高境界是“神,神采,风韵……”,或常说的“出神入化”的境界。 </p><p class="ql-block"> 清人王澍《论书賸语》说:“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 </p><p class="ql-block"> 宋代大文豪苏轼《论书》中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 </p><p class="ql-block"> 筋、骨、血、肉、精、神、气、脉,本是人的躯体和神志的组成要素。</p><p class="ql-block"> 前贤先哲们把它引用到书法之中,逐渐形成了与人体生命相对应的书论体系。也是人们学习和赏析品味的目标与标准。 </p><p class="ql-block"> 书法作为一种视觉艺术,首先是对视觉的感染力。亦即平时所说“顺眼”,“好看”。这些正是作品内在“神,神采”魅力的外在表现所致。也就是作者创作心地“精、气、神”的再现。</p><p class="ql-block"> 史上书圣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欧阳修、怀素、米芾等先贤大师的作品,之所以令人赏心悦目,扣人心弦,久久难忘,正是其“品味”、“神采”或说“精、气、神”发挥到极致。</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回头我们再看于先生创作的条幅“精、气、神”,不光是体现了先生所渴求、追寻的创作理念。</p><p class="ql-block"> 字里行间彰显着流畅自然,浑然一体的笔墨风韵。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笔势笔力,将其个人心灵世界的“精、气、神”也发挥的淋漓尽致。</p><h5> </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于先生在多年的实践活动中感悟到,我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 作为全世界公认的最高艺术, 不光是极为珍贵的非物质遗产,也 是个人人生成长和自身修养最好的精神补品和营养液。是一个人无形的精神财富,她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十分宝贵的正能量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因此,先生多年来总是满怀“贵在参与”的理念,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场合和机会不失时机地倡导和积极参加、组织开展书画艺术交流活动。 认为这是最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实际行动,是艺术家和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传统文化艺术最好机会、最好课堂和义不容辞的义务与历史使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先生坚定不移地 要把书法艺术作为对外交流的文化载体,把书法艺术推介给世界各国人民,让世界人民共享书法艺术的精神营养和甜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上图“厚德载物”是于先生常书之代表作。墨韵丰满,笔调流畅,书写着作者坦诚真挚之拳拳之善心和良智。像是他人生的一条座右铭 , 铭刻在自己心地。也贯穿在他艺术活动的轨迹。似乎也成了于先生个人和其企业的一张无形的“名片”。</span></p> <p> 2017年4月,他参加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办的【首届中澳双城书画展】。《黄河书画网》等媒体以“用作品说话的艺术家”为题,对其作了综合报道。这是媒体转发的于先生艺术简介图片。</p> <p> 这是先生个人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展赛活动中的作品收藏证书。</p> <p> 2017年,还参加了真迹网举办的【2017年度最受瞩目的书画艺术家】网评活动,曾连续多日荣登榜首,受到村民们的广泛支持和赞扬。</p><p> 本村微友在村网群以【赞岩鑫】为题写小诗给其助力——</p><p> 荣登榜首喜洋洋,</p><p> 骄傲归咱杨各庄。</p><p> 名声远扬千万里,</p><p> 艺术魅力闪辉煌。</p><p> </p><p> </p> <p> 2018年4月11日,中外企业联盟河北分会在石家庄正式成立。</p><p> 会上,于岩鑫先生被选举为首任会长。</p><p> 在先生的倡导下,与会代表以此为契机和平台,一是向大会敬献书画作品,二是会议期间,现场开展了书画交流活动。为大会圆满成功增加了热烈隆重气氛和艺术色彩。让国际同仁和友好人士饱尝了华夏文化艺术的风采。</p><p> </p> <h3> 于先生向大会现场敬献题词。</h3> <p>与会艺术家们纷纷现场献艺。</p> <p>现场献艺图示</p> <p>于先生 即席作重要讲话。</p> <p>与会代表合影留念。</p> <p>2018年,于先生先后到香港澳门开会时的留影。</p> <p>先生2019年到朝鲜考察期间留影。</p> <p> “月是故乡明”。</p><p> 于先生痴爱家乡,关心家乡,惦念家乡。不管走到哪里,毫端总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月是故乡明令人】是先生时常书写的一主题词。令人仿佛听到了他的心声,墨香洋溢着无数离家千里游子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 跨入新世纪,故乡杨各庄日新月异,农副业等方方面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村民群众性的的文化艺术活动也登上了一下个新的台阶。</p><p class="ql-block"> 2019年年底,根据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意向和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共同心愿,于先生亲自挂帅,整合艺术群体,筹建、创立了包括书法院、诗社、文艺团、图书馆在内的【杨各庄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下文也简称“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 【杨各庄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的成立,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受到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p><p class="ql-block"> 成立大会戳日,乡政府、县文联、县书协等单位领导,亲临会场祝贺和发表祝词,赠送书画,大会自始至终,洋溢着严肃热烈、团结奋进、有爱情长的喜人气氛。</p><p class="ql-block"> 当晚,当地电视台对大会盛况进行了转播。</p> <p> 文化中心的成立,也极大的凝聚了上下级关系、干部之间关系、党员群众之间关系。毫无疑问,对各项工作将产生巨大推动力和产生巨大的潜能。</p> <p class="ql-block">安平县文化艺术团体、知名艺术家向成立大会献礼,热情祝贺。</p> <p>于先生同来宾亲密交流座谈。</p> <p>2020年春节,一场百年不遇、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役在神州大地打响了!于岩鑫先生更是身先士卒,勇往直前。</p><p> 一方面,组织杨各庄文化中心艺术家们积极参加了网媒开展的以笔为枪 艺术战疫-“众志成城战疫情”微网艺术竞赛活动。另一方面还组织名人名企交流协会广大艺术家向省抗疫英雄——援鄂医护人员捐赠书画艺术品活动。</p><p> 河北省名人名企交流协会党支部书记于岩鑫、副书记艾九銮同志及会长彭敬昌,秘书长李莎同志4月3日至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向援鄂医护人员捐赠书画作品120副。隆重举行了捐赠仪式,二院书记张万生、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乔治斌,梁韵佳组织部长、刘淑景党委办公室主任、耿连霞院长办公室主任、邝颂东宣传部部长参加了捐赠仪式。</p><p><br></p><p><br></p> <p><br></p><p> 【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社】对他们的事迹作了专题采访和报道。</p><p> 通讯报道中说,”自疫情发生后,海内外名人名企交流协会就思考如何用自身的力量为抗击疫情做贡献,经商量确定,最后决定捐献书画作品,为抗疫一线的工作者们加油助力。在经过近两个月的准备后,海内外名人名企交流协会党支部书记、省书协会员、河北省冠方健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岩鑫及协会副书记艾九銮、协会会长彭敬昌、协会秘书长李莎等代表协会,将征集的书画作品捐赠给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援鄂的抗疫英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党委书记张万生代表援鄂的医护人员对协会的无私捐赠表示感谢,并为海内外名人名企交流协会颁发了捐赠证书。”</p> <p>捐赠仪式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政楼举行</p> <p>海内外名人名企交流协会捐赠书画作品</p> <p>海内外名人名企交流协会捐赠书画作品</p> <p>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党委书记张万生为协会颁发了捐赠证书</p> <p class="ql-block"> 中国服务文化网特地转发报道了省城知名书画艺术家们开展的【翰墨丹青献礼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赴鄂抗疫勇士活动】。于先生率领他的团队积极参加,令人瞩目和赞赏。主办方对他们的爱心活动,作了传媒专题报道。</p> <p class="ql-block"> 这是于先生在现场敬献给医院赴鄂带队的白衣天使童 莉大夫的杰作《精气神》。</p><p class="ql-block">于先生带领的河北名人名企交 流协会党支部和团队,还给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捐献176福书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这是于先生国画《太行风光》。笔墨热情洋溢着作者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痴爱,回荡着“江山如画“的心声……。</p> <p> 于先生这幅国画《悬崖峭壁不老松》,让人品味起来更是感慨万千。</p><p> 有人会更坚定不移地学习松鼠的精神和风格,不惧风霜强暴,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p><p> 也有人会激情奋起,不由然唱起京剧“要学那泰山顶上一棵松……”。</p><p> 还有人喃喃自语人地祝福老人长者亲人们“寿比南山不老松……”。</p><p>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p><p><br></p><p> 昵称鱼耀龙门的微友还激动小诗一首:</p><p> 【观山水青松画有感】</p><p> 丛嶺跌宕天际远,</p><p> 清香飘逸漫九川。</p><p> 岁月风尘多坎坷,</p><p> 青松不老翠依然。</p><p> 采得日月精华露,</p><p> 栉风沐雨雄姿展。</p><p> 壁立千仞自刚毅,</p><p> 风光巍峨壮万千!</p><p> </p><p> 限于篇幅,关于于先生高超的艺术造诣与风采,不再赘言。</p><p><br></p><p> </p><p><br></p><p><br></p><p><br></p><p><br></p><p> </p><p><br></p><p><br></p> <p>为单位题字【禅茶一味】。</p> <p>为单位题字【品行天下】</p> <p>给个人题字【孝行天下】。</p> <p>为某茶庄题字《茶》🍵</p> <p class="ql-block">先生的字画,经常得到业内同仁和微友网友们的热赞。一微友还特作 小诗点赞留言——</p><p class="ql-block">【观于岩鑫字画有感 七律】</p><p class="ql-block"> 书案堂皇用武场,</p><p class="ql-block"> 诗文嵌卷翰墨香。</p><p class="ql-block"> 挥毫惊蛇似出洞,</p><p class="ql-block"> 泼墨龙飞舞凤凰。</p><p class="ql-block"> 画魂倾书胸怀志,</p><p class="ql-block"> 青松倒影清波荡。</p><p class="ql-block"> 兴叹中华多圣贤,</p><p class="ql-block"> 文化传承大发扬。</p><p class="ql-block"> 微友 鱼耀龙门</p><p class="ql-block"> 2020.7.1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前面说过,“月是故乡明”是于先生作为艺术家十分热心和崇敬的创作主题词。其实,这更是先生作为离家游子和企业家心系故乡,关心、关切故乡在新时期早日进入小康的一种心灵期盼与担当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 先生通过多种渠道,对北京市通州区仇庄村连续15年被评为“首都文明村”,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的伟大业绩有了深入了解并感慨万千。认为仇庄“乡风文明建设”的典型事迹和经验给故乡——大美杨各庄来个“嫁接”,对故乡早日进入小康,具有深远意义。</p><p class="ql-block">先生根据故乡具有“村子大、地多物博”自然条件优越等特点,还产生了 两村两地来个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建立村村“联谊模式”的构想。</p> <p class="ql-block">先生带着自己的“思想蓝图”,通过多方努力和协调,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领导的热情支持下,最后建立了包括中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故地安平台城村在内的"仇庄——台城——杨各庄"两地三村的“联谊模式”。</p><p class="ql-block">人们都说,这种村村联谊关系,仿佛为故乡插上了腾飞的新翅膀。</p> <p class="ql-block"> 前不久,河北石家庄疫情严重,先生得知村里领导昼夜值班防控疫情,急需筹建一个耗资三四千元的防寒值班活动房,村里经费有限,便在【杨各庄村红色群】里带头捐献一千元。在先生带动下,微友很快集资一万多元。</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于先生还带领他的河北省名人名企交流协会党支部和团队,积极行动起来,向杨各庄村募捐八宝粥,方便面等食品和物资。善德行公益委员会主任姚薇薇和秘书长张建波及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们,得知安平县杨各庄村的情况后,也自发参加了募捐防疫物资活动。不到一天,捐赠医用口罩2000支、消毒片1000片、酒精30桶。这次自救募捐活动彻底解决了村里防护人员的防护物资及食宿问题。</p><p class="ql-block">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疫情无情,人间有爱。不向国家伸手,自救募捐,解决抗疫困难是大家的共识和行动准则。大家一致认为,有了爱心企业和无私奉献人士的支援,有了大家的爱心和凝聚力,携手并肩,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p><p class="ql-block">对 于先生及其带领的团队和广大村民游子们慷慨解囊,热爱集体的模范行动,村党支部、村委会给予了高度的热赞和表扬。村文化综合服务中心诗社主任于 鱼同志还即兴小诗一首,热情讴歌了大家爱家乡、爱集体无私奉献的高尚美德。小诗写道 ———《颂扬诗》</p><p class="ql-block">风高浪急势必行,</p><p class="ql-block">瘟疫无情人有情,</p><p class="ql-block">齐心协力同舟济,</p><p class="ql-block">全体村干严把控,</p><p class="ql-block">身在异地心相印,</p><p class="ql-block">保障一线不挨冻,</p><p class="ql-block">党员带头倾囊助,</p><p class="ql-block">奉献爱心当先锋,</p><p class="ql-block">品德高尚应赞誉,</p><p class="ql-block">愿祝家乡保泰平。</p><p class="ql-block">2021.1.10于北京</p><p class="ql-block"> 作者还题款道:为家乡、为村干部解决御寒条件,筹建值班防控活动房。于岩鑫丶李亚强丶武西涛同志先后各捐款1000元。还有其它多位捐款者,此不一一列举尊姓大名,共捐款一万五千多元。</p><p class="ql-block">向他们学习和赞誉!也为我村全体干部昼夜轮流值班站岗,不怕苦、不怕冷的精神赞扬和敬佩!</p> <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来,每个了解 于先生的人都觉得,他总是扎扎实实,实实在在,不计名不计利地积极响应着党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着故乡的大力发展和广大村民生活的提高,为实现我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的雄伟目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地做着自己新的贡献!让万里神州,让“一带一路”,开满幸福的花朵,飘荡着中华翰墨的清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永山.2021.1月完稿于辽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