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h3><h3> </h3><h3> 我的爷爷是民国时逃荒到西安并最终定居下来的众多河南人中的一个。儿时听爷爷讲"欣梅①呀,爷小时候家里穷,你爷是要饭到陕西的"。一想起来就很心疼,鼻子酸的要命。</h3><h3> 小时候我问很亲近的三奶:"我有大爷、二爷、三爷、五爷,我怎么没有四爷呀?"三奶笑了:"傻姑娘,你爷爷就是四爷呀。"这我才想起我三爷家的叔叔们叫我爷爷"四爸"。</h3><h3> </h3><h3> </h3><h3><br /></h3> <h3> 爷爷叫刘慎府(小名刘聚),1918年生,属马,河南巩县站街小黄冶村人,家住的那个山洼叫苜蓿湾。记忆中我的爷爷始终衣着整洁,中等个头,皮肤不黑,圆脸,鼻头有点大,头发稀少,额头光亮,胖胖的,腰围粗粗的,四肢也很粗壮协调。大家叫他老刘或刘爷爷。爷爷和我们说话声音温和,言语轻柔,一口很好听的陕西河南话。爷爷退休前是陕西省建筑安装公司的通风工(即白铁、钣金工),主要是制作建筑用铁皮管道,铁皮构件,还有像冬天取暖抽烟用的铁皮管子等等。爷爷的手很巧,家里大大小小的铁皮盆都是爷爷亲手作的,比当时街上卖的要精致许多。2007年我儿子出生时,妈妈还把家里留下的一个爷爷亲手做的大铁盆给孩子做澡盆用,虽然我嫌它笨重,但作为纪念品我非常看重它。 </h3> <h3> 爷爷有三男二女,我爸爸是长子,由于种种原因,我爸爸后来调动工作从陕西回了河南老家,我的姑姑叔叔都在西安。我是在西安出生的,是家里的大孙女,在爷爷奶奶身边有一段段幸福的记忆。</h3> <h3> 爷爷出身贫寒,一生极为节俭,从来不乱花钱,也时常教育我们要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吃饭也要吃的碗里没有一点饭粒才行。每次和爷爷出去,我也会眼馋商店橱窗或街边摊贩花花绿绿的小玩意儿、诱人的零食,爷爷总是说小孩子不能乱吃东西,不能乱花钱,只给我买一样吃食:山楂片儿。他说这既当零食又健胃消食,对小孩儿身体有益。(我知道其实是因为那时候山楂片是吃食里最廉价的)以至于我爸爸后来照猫画虎也老用山楂类制品当零食糊弄我,我不以为然,可爷爷买的山楂片我却吃的津津有味儿。</h3><h3><br /></h3> <h3> 夏天的晚饭后,和爷爷一起遛弯儿是最难忘的。他会叫上同院的一两个老友,一人手摇一把蒲扇出门了,我像个小猫小狗似的无声的跟在后面,一边似懂非懂的听他们谈天说地,一边不时用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路边的景物。我们绕着西安的老城墙,穿过一条条不知名的街巷,就这样从夕阳未尽走到天已漆黑,偶尔,他们还会和路边的熟人打招呼,有河南的老乡,也有将要打烊的店主。街巷里的人家陆续亮起了昏黄的灯光,照射着我们祖孙的身影,越拉越长,直到融进下一户的灯光里。现在想来,真想就那样一直走下去…</h3> <p class="ql-block"> 爷爷没有上过学,是参加工作后的工厂扫盲班毕业,能读书看报却不会写字。后来我上学在老家,和爷爷的主要联系方式就是写信了。爷爷给我们的信大都是由他口述请人代笔的,收到信后我想着一个年轻人(假定代笔的是个年轻人吧)"冒充"爷爷的口气给我们说话,分明是占我们便宜。倒是收到姑姑叔叔写的信,虽仅有寥寥数语(现在想来有应付差事的嫌疑)通告家里的情况,我看着却很舒服。收信后我的任务就是写回信,也有偷懒不想写的时候,但是迫于爸爸的严厉还是作罢。爸爸也会另写一封信同时寄出,或者弟弟稍大些,爸爸在我写的末尾让弟弟也加上几句话。最愉快的是写信封,写上我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铅丝厂 或 陕西省建筑安装公司家属东院43号门 陈珍秀②收。虽然我无从知道爷爷收到我写的信时是否开心高兴,但每次封好信我会使劲多看两眼,希望爷爷能看到我的笑脸。</p><p class="ql-block"> 我刚上初中时已经学会做简单的饭菜了,暑假时爷爷从西安回老家,有天下午爸爸妈妈还没下班,我早早做好了饭菜,因为爷爷在,我做的很用心,还比平常多加了一个菜。爷爷从外面回来了,我让他和弟弟先吃。爷爷怔怔的看着桌子上的饭菜迟疑了片刻说:"这都是你做的?"我很正常的回答"是啊",俨然一副家务"老手"的样子。半天回过神来才发现爷爷的话语里除了喜悦还分明透露着心疼:"欣梅都会做饭了…"爷爷那天吃的很安静,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p> <h3>2013年中秋,破旧不堪、临近拆迁的43号楼</h3> <p class="ql-block"> 爷爷退休后身体还好时,有几年几乎每年都会回老家来,看望老家的亲戚,更多的是怀旧;越老,思乡情切,回来的越勤,我常常陪着爷爷走亲戚。有一年,爷爷刚回来没两天,我失手打碎了爷爷的眼药水,爷爷有青光眼,每天必须点这种眼药水,否则眼睛就混沌一片看不清东西。而那种药水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这个小县城是买不到的,这样一来,爷爷很快就回西安了,令我懊悔不已!</p><p class="ql-block"> 渐渐的,随着学习课业的繁忙,我既不能陪爷爷走亲戚,也不能回西安看望他了。青春期的我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把注意力更多的投向了外面的世界。然而不知道哪一天突然发现,爷爷真的老了。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二年(1994年),也是夏天,酷热无比,我们深夜接到电话通知:爷爷走了……</p><p class="ql-block"> 爷爷晚年得的是老年痴呆症,他完全糊涂了,也不认识身边的人。听姑姑说,爷爷记得的有限的几个名字里,就有我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爷,我是欣梅,你在天堂还好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①这是爷爷给我取的名字,只有爷爷一个人这么叫我。 </p><p class="ql-block">②我的奶奶,我会专门再写一篇文章介绍她。 </p><p class="ql-block">梅2016年1月27日深夜完成手稿</p><p class="ql-block">1月28日上午完成初稿电子版</p><p class="ql-block">时气温回暖太阳在雾霾中若隐若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