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宁:将军越战亲历记(5)英模报告

李小宁

<p class="ql-block">编者按: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我的父亲李宏垠临危受命,时任五十五军副军长,经过激战,率领1个师攻下越南北部重镇谅山。这里,分5次节选父亲的2012年出版的回忆录《岁月恢宏心无垠》(精装本),从鲜为人知的指挥高层,闪回44年前的这一历史片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率英模报告团,巡回华东地区的三省一市和南京军区、东海舰队,北京地区的总参、空军和军事科学院报告1386场,受到了热烈欢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9年8月,我在连队坐着小马扎听完了拉线广播的英模事迹报告会,当时没有人知道作报告的就是我父亲。</p><p class="ql-block"> 父亲李宏垠在2012年出版的回忆录《岁月恢宏心无垠》(精装本)中记述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模报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我受广州军区党委委托,参加了中央军委组织的英模报告团,任九分团团长,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p><p class="ql-block"> 报告团总团由总政治部组织部刘安元副部长带队,共80人,广西方向50人,云南方向30人,其中战斗英雄25人,模范4人,英模单位代表21人,烈士生前战友11人,共和国后代7人,担任分团领导的军师干部12人。</p><p class="ql-block"> 我率领的九分团9人,从1979年5月27日至8月23日,巡回行程69000公里,报告1386场,直接听众435万人,拉线听众上千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二排左九)率英模报告团和南京军区政委杜平(二排左十)及指战员、各界代表合影。曾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的杜平政委,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并要求陪同报告团的工作人员每星期直接向他汇报两次情况。其中谁发烧,谁晕船,谁血糖低,谁血压高,他都了如指掌。返回南京时,他非常熟悉地问候报告团成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率英模报告团九分团在东海舰队作报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左二)率英模报告团九分团在杭州,受到浙江省委第一书记王芳(左三)和群众的热烈欢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亲切会见“南京路上好八连”官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左一)率英模报告团在上海宝山钢铁公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刚参加完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听说报告团第二天到合肥,当晚就率安徽代表团乘专机赶回合肥,第二天上午冒雨在机场迎接,并参加了首场报告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报告团在合肥作报告时,顺便游览了黄山,父亲即兴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奇峰峻石雾漫天,</p><p class="ql-block"> 苍松翠柏散云烟,</p><p class="ql-block"> 欲穷远目须登险,</p><p class="ql-block"> 群山尽染分外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英模报告团到达了父亲曾工作过10年的军事科学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总参作报告时,受到副总参谋长杨勇、李达(右二)的亲切会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空军作报告时,受到空军司令员张廷发、政委高厚良的热烈欢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左二)在北京空军体育馆作报告,同时有几十万空军官兵听拉线广播。空军司令员张廷发(左三)、政委高厚良(左一)在大会现场主持会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英模报告团九分团成员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点体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是战争打得及时。各地军民听后反映,越南当局忘恩负义,欺人太甚,必须严惩。反击战打出了国威、军威。</p><p class="ql-block"> 二是英雄受到尊敬。到京时,中央领导亲自到机场迎接,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我带着9名同志向总部领导机关汇报了28场。6月11日起,我们到南京军区所在3省1市67个点巡回报告,分团副团长带6位同志到武汉军区巡回报告,其他几位也分别参加了北京军区和兰州军区的巡回报告。所到之处,群众夹道欢迎,领导亲自迎送。</p><p class="ql-block"> 三是正确对待荣誉。报告团同志能够把党政军首长的赞扬,人民群众的热爱,看成是对整个作战部队的崇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79年5月31日,华国锋、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英模报告团,父亲李宏垠位于二排左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父亲李宏垠,理论和实践充盈丰厚,<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名符其实的战将,如今在静静地</span>迎接着参加革命80周年的日子,虽战功卓著,却依然保持着普通一兵的本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文背景音乐为李双江演唱的歌曲《怀念战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文完——节选自李小宁七卷系列散文集之第三卷《岁月没那么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小宁七卷系列散文集:</p><p class="ql-block">《海洋没那么宽》-散文集一卷</p><p class="ql-block">《建筑没那么美》-散文集二卷</p><p class="ql-block">《岁月没那么久》-散文集三卷</p><p class="ql-block">《楼市没那么善》-散文集四卷</p><p class="ql-block">《传媒没那么真》-散文集五卷</p><p class="ql-block">《山水没那么奇》-散文集六卷</p><p class="ql-block">《舞台没那么炫》-散文集七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小宁近三年创作的七卷系列摄影散文集(计1500幅摄影作品、50万字散文)</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1)朝鲜、越南、老挝》</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2)缅甸、泰国、柬埔寨》</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3)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4)以色列、土耳其》</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5)南非、摩洛哥、埃及》</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6)俄罗斯、英国、爱尔兰》</p><p class="ql-block">《域外众生相(7)匈、捷、奥、巴尔干四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李小宁,建筑专家、作家、摄影家、文艺评论家、旅行家。设计建筑近百栋,计50余万平方米。出访近百国,达数百座城市和地区。已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图书31卷,全部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累计发表著述1000万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