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年来啦!走家串户拜大年,拜年是中国传统习俗,是辞旧迎新、互相给予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h3><div> 记得儿时,年三十吃完年夜饭,我们仨姐妹便邀上邻里的小伙伴儿们拿起手电筒,提着爸爸妈妈特别帮我们准备好的袋子出门去给别人家拜年,无畏冰雪,风雨无阻。小小的队伍,一路欢声笑语,“拜年啦,拜年啦!恭喜你们过哒热闹年!”从家家户户的屋前开始,毫不腼腆地大声喊着,说些吉祥话。热情的人们就欢喜地将我们迎进家里面给些彩头。这些彩头都是两颗四颗不等的糖果或是一把把花生、瓜籽儿。当然,最后你会发现份量最多的还是颜色各异各式各样的糖果啦!每次走完都能装满满一大袋,小小的我背着大包裹,有时能跟着哥哥姐姐们走上十多里却从不喊累,那是一份值得珍藏和回忆的童趣。</div><div> 长大后,隐隐感觉年味儿愈来愈不是记忆中的味儿。孩子们,尤其是城里的,三十晚上便是窝在家里看电视或玩手机,吃着美味的零食。我想,他们是无从感受那种喜悦的氛围,无法体会那种童真和童趣。</div><div> 如此,何不带上小家伙去体验和感受呢?我们出发啦!</div> <h3> 外婆建议将彩头直接装口袋比较好😀,那就免去提口袋的“活”,轻松上阵,出发!!</h3> <h3> 虽是忽明忽暗的日照,才串上四五家,哥哥便吵着要卸下棉袄。弟弟呢,拿起“彩头”,咕噜咕噜一瓶瞬间下肚。</h3> <h3> 哈哈~哥哥弟弟连正在田里干活儿的都不忘跑过去送上祝福,热情的爷爷也赶紧放下锄头,拿出钱包从护栏下递给兄弟俩每人一元钱。是的,现在的彩头基本都变成了人民币。有发现哥哥弟弟在哪吗?</h3> <h3> 哥哥不走寻常路,弟弟敢于尝试,成功的完美一跃!</h3> <h3> 坐在大门口的老奶奶虽是步履蹒跚,见到哥哥弟弟甚是欢喜,领着便往屋内走。你瞧,妈妈都没来得及给你们留下身影,倒是发现了屋旁端坐的大黑狗😅,几声犬吠下来,心里直哆嗦,好在是有拴在铁链上。不过恰逢狗年,互相打个招呼拜个年吧!😂也难怪平常见狗躲的哥哥,今天走得大摇大摆😁</h3> <h3> 遗憾地发现了它,俨然至少已是几月前撞到这密网之上。我不知拉网之人所为何,既然不为捕鸟,为何发现时不能放它一条生路……</h3> <h3> 还有这一路上的“标本”,不是青蛙或为蟾蜍?想必是晚上跳上这公路被汽车碾压吧!敢跟庞然大物较量,此刻,你们的生命是如此脆弱。我用相机留下的便是最好的证明。</h3> <h3> 弃大路走沟壑的感觉如何?哥哥就是敢于领着弟弟尝试各种不寻常路,让一旁的妈妈无可奈何~</h3> <h3> 说是哥哥弟弟,实则像双胞胎,有木有?😀</h3> <h3><font color="#010101"> 弟弟快跑,这感觉真的“酸爽”,妈妈也是一旁跟着傻笑了……童年,真好!</font></h3> <h3> 家家户户的楼房和小车,生活水平提高的象征。可是,贴上春联的有几家?</h3> <h3> 一晃妈妈陪着哥哥弟弟走了两个多小时,有些走不动了。可是一听说回家,哥哥弟弟几个箭步飞离妈妈好远,想必是意犹未尽……</h3> <h3> “敢不敢走?”,哥哥弟弟用行动向妈妈证明,这个妈妈胆子有点大还有点坏😅</h3> <h3> 儿时,一眼望去是广大的田野和低矮的土砖房。此刻,镜头下是一幢幢高楼和被挖掘的曾经的田野。不久后,这里或许只剩宽阔柏油马路和高楼大厦了吧。</h3> <h3> 回家咯,还是不寻常路有挑战性,妈妈我也是醉了,就不怕摔下去吗?😅</h3> <h3> “一二一……”沿着白线,Go!Go!Go!</h3> <h3> 儿时,小孩子出门拜年从来不会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可是现在,妈妈不知为何无法放手两个小家伙独自出门,难道是因为车多?又或是因为人多?亦或是不法分子多?总之,我成功当了回保镖。和孩子呆在一起总是有不一样的收获和快乐。不管如何,哥哥弟弟也肯定也是有收获的,自然也是开心的,无形中还是与陌生人交往能力的一种锻炼。</h3><h3> 返回路上,哥哥跟妈妈说有的人家很热情,他很开心。可是也有的人家忙于娱乐,语气有点凶,哥哥感觉所受的待遇不好😂。</h3><h3> 妈妈一路看在眼里,妈妈知道哥哥弟弟棒棒哒,是懂礼貌的孩子懂得感恩的孩子,如此就好!</h3><h3> 虽然我不知为何找不到了儿时的年味儿,尤其是今年,烟花烂漫,爆竹声声已是奢望,但由衷地希望所有人不要遗弃传统,在这难得的时刻至少能放下手头所有能放下的“活儿”,真正与家人一起过有年味儿的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