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歌,便是情怀 ——写在“后海之约”

兵者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二十八年前,初见后海,那时刚刚参加工作,心头满是被流放的失落,后海,成了抚慰心伤的地方,那时的后海,叫“303围海工程”,一个有改革色彩的官方称谓,也是一块刚刚启动的处女地,少有闲人来访,朴实而清新,静谧而安宁----</b></p> <h3><b><font color="#39b54a">  今天,又见后海。这片海,已不再是当时的模样,绵延海边的栈桥步道,自有一番妩媚。后海,变得富态,也风韵了许多,“后海渔村”的名字,亲切而平实,让人多了几分亲近。</font></b></h3> <h3><font color="#39b54a"><b>  也许,这就是后海的前世今生,一如文学的生长。二十多年前,文学,是阳春白雪的高傲,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冰冷,那时,文字变成铅字,对很多人来讲,都是一个梦,只能存在心里。</b><br></font></h3> <h3><b><font color="#39b54a">  今天,自媒体的方兴未艾,文学,变得触手可及,无论谁,轻轻流出的一段文字,通过朋友圈、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瞬间便可以流转千里,每个人,都可以传递文学、亲近文学,拥抱文学,一如今日的“后海渔村”,来的便是客,不分亲疏,无问西东-----</font></b></h3> <h3><b><font color="#39b54a">  因为文学,我们相聚后海。此次“后海之约”,缘于文学,更源于情怀……</font></b></h3> <h3><b><font color="#39b54a">  今天,走进后海,那片海,无垠的蔚蓝,恍若我们要追随的那个梦。</font></b></h3><h3><b><font color="#39b54a"> 那一刻,舒展开来的,就是我们深藏内心的文学情怀。</font></b></h3> <h3><b><font color="#39b54a">  今天,在后海的笔会上,无论你是名家大家 、或是政府人士,或是医生教师、或是商人学生、或是自由职业者,都一律被喊为“老师”,身份的被尊重,其实是文学的被尊重。</font></b></h3> <h3><b><font color="#39b54a">  走在文学的边缘,文学只是我们生活方式之一,并非唯一。</font></b></h3><h3><b><font color="#39b54a"> 常有人问:文学,从何处来?为何而来?要到哪里去?</font></b></h3><h3><font color="#39b54a"><b> 也许,这本来就是一个不需要答案的问题,对文学爱好者而言,文学纯粹是土里长出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兴趣,联结彼此的是情怀,互动交流的是我们生活的平常,我们以最朴实的方式追求文学的朴实。<br></b><b> 我知道,我们追随的不是一年一度的“后海之约”,是对文学的信仰,但我觉得,这正是文学的回归,也应该是《莆田作家》的立场。</b></font></h3> <h3><b><font color="#39b54a">  搭建一个平台,源于情怀,坚持下来是对毅力的考验,毅力来自情怀。我想,《莆田作家》的每一天、每一期,都是一次准备充分的应考。主题选择、背景编制、形式设计,内容的推敲,虽然他们从未松懈、尽心尽力,但对于他们,缺憾一定会是常态。</font></b></h3><h3><font color="#39b54a"><b>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有句名言:“如果你真心想要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我想:《莆田作家》的生长,是一个共同熬制石头汤的过程,按照现在的说法是众筹的过程,群策群力,同频共振,思想共享,共享成长,心生欢喜。<br></b><b> 作为一个习作者,更是一个阅读者,我应该感谢《莆田作家》,是他们的文学情怀与实践智慧,赋予《莆田作家》精神内涵——尊重原创、坚守公益、不惟名家、不薄新人,经由它,让我们看见触手可及的文学世界。</b><br></font></h3> <h3><b><font color="#39b54a">  《莆田作家》的后海之约,是一个抱团取暖、自己为自己鼓掌的平台。我们努力看见点滴思辨与成长,努力为每一点创新热烈鼓掌、隆重表彰!</font></b></h3><h3><font color="#39b54a"><b> 欣赏笔会上一个文友的说法,我们都是“地下工作者”,</b><b>所做的、依靠的,一定是一份信念和情怀!<br></b><b> 我们不完美,但足够真诚。因为文学,我们乐此不疲。我觉得,文学好玩,是对文学的真诚表达。</b></font></h3> <h3> <b><font color="#167efb">仙游柳园雪景</font></b></h3> <h3><b><font color="#39b54a">  前段时间,小城莆田,经历了很多人不曾经历的寒冷。雪花飘来了裙袂飞扬的浪漫,飘进了莆田的山山水水,更飘进芸芸众生的朋友圈,那一刻,每一个莆田人,瞬间都变成了文化人。一幅画、一段自然流出的文学,夹杂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刷屏了莆田人的朋友圈,这座小城,瞬间,变得文艺范----</font></b></h3> <h3><b><font color="#39b54a">  我更愿意相信,这是莆田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盛宴,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文学的情怀。</font></b></h3><h3><b><font color="#39b54a"> 飘飘的雪花,只是一个触发点,新媒体,只是一种媒介。自媒体,可以让每一个人都拥抱文学、享受文学----</font></b></h3> <h3><b><font color="#39b54a">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戴着玻璃头罩,此时,我们应该拿起小锤子,在头顶轻轻一敲,让“文学与我无缘”玻璃头罩散落一地,拥抱文学,遇见自己。</font></b></h3> <h3><b><font color="#39b54a">  </font></b><b><font color="#39b54a">感谢2018年的第一场雪,感谢“后海之约”,感谢《莆田作家》,</font></b></h3><h3><font color="#39b54a"><b> 带着情怀,且行且歌,一定会看到更多风景!</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