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在美篇——家乡的年俗

读悦己

<h3>说是家乡,其实并不是在这里出生,两岁时随父亲支援内地建设,从天津市迁居到这里,今年己整整六十年了,在这里成长、工作、成家,直至退休,已成为地地道的当地人了,融入当地,也适应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这里位于晋中腹地,吕梁山麓边缘,是个古老的县城,当地产煤而著名,因唐代出了大孝子郑兴割股奉亲而敕赐孝义地名,当地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民俗保留甚多,民风淳朴,奉行孝道,誉为礼义之邦。</h3> <h3>孝义民间的春节风俗包含着及其丰富的文化事项,在饮食(吃喝)、服饰(穿戴打扮)、避凶趋吉(贴门神对联、挂红灯笼、燃旺火爆竹)、敬神祭祖(送灶神、迎喜神、拜神祭祖)、娱乐(社火花灯、秧歌戏剧)以及家族礼仪、社交礼仪等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的风俗习惯。</h3> <h3>年节在老百姓心目中具有特别的意义,民间普遍认为“百节年为首”,所以,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h3><div>孝义农村普遍流传着“受了一年,就盼过年”的谣谚。不论你是否漂泊他乡,也不论你是士学工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孝义人的传统习俗。</div> <h3>每逢春节来临之际,千家万户早早都忙得不可开交。山西很多地方都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忙。祭灶节过后,贴春联、贴窗花是年节中最生动、最具有文化气息的风俗。</h3> <h3>孝义民间的街门、大门上必贴春联,即使新盖起还没人居住的房屋、迁走人户的空闲院落,也要在门上贴春联。许多农户还为牲畜棚、鸡圈、狗窝贴对联,均寓有“保平安,求兴旺”之意。除了居民之外,商铺、寺庙、祠堂、机关单位等各行各业,凡是有门户之外均须贴上春联。</h3> <h3>除了贴春联之外,孝义民间过年还贴窗花、挂灯笼。窗花是一种剪纸艺术,孝义窗花地域特色鲜明,内容及其丰富,只要是老百姓感兴趣的事物,几乎都是窗花的创作的依据。至今流行于孝义和遍及吕梁山区的民俗剪纸,都是发端于年节、蕴含丰富信息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孝义年节中还流行一种“吉语贴”,百姓俗称“喜帖”,一尺长的彩色纸上,书写“出门见喜”、“招财进宝”、“满院生辉”等寓意吉祥的词句,分别贴在相应之处。农村人更为讲究,粮仓瓮缸上贴“五谷丰登”,炭堆上贴“炭积如山”,畜圈上贴“六畜兴旺”,木箱上贴“日进金斗”等等。</h3> <h3>除夕守岁是年节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孝义,除夕之夜,各家各户全家人齐动手,有的做肉馅,有的和面、擀面,围在一起包饺子;还有当地独特的食品叫油糕,过年炸油糕家家户户必备,寓意步步登高,日子越来越好。有的地方讲究全家人不脱衣服睡觉,也有不少人家通宵达旦不睡觉,熬着度过这个“一夜连两岁时,五更分两年”的时刻,称为“守岁”或“熬年”。如今,人们在除夕之夜仍然全家围坐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在交子之时点燃爆竹。</h3> <h3>大年初一第一件大活动就是凌晨点旺火、接神。民间俗信腊月二十三灶王爷等诸神上天,初一五更要回来和人们共度年节,因此民间讲究初一五更开始接神。如今,这项活动在城乡中已经很淡薄了。</h3> <h3>春节这一天,孝义民间同黄河流域很多地方一样,家家习惯吃饺子。民间吃饺子又有许多附会:煮饺子时要燃放鞭炮,烧柴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节节高升;煮饺子要多煮一些,吃的剩下,意味着年年有余;煮饺子破了,不能说破,要说“赚”或“挣”。</h3> <h3>正月初一作为春节的第一天,禁忌颇多。孝义农村讲究这天早上不动扫帚,不倒垃圾,初五以内不能往院里泼水,妇女不动针剪,男子不干农活,孩子不能哭闹,说话都是吉利话,做事要特别谨慎小心,忌打碎碗碟。</h3> <h3>孝义农村中,讲究春节鸡鸭不出窝,喂好饲料,关好圈门。如今很多地方的这种忌讳都不太严格。过年遇到乞讨者,要给完整的馍或麻花。这些都表示安安稳稳地把年过好。</h3> <h3>孝义历史上长期交通闭塞,文化交流十分迟缓,因而形成“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现象,甚至相隔几里地的人们,方言语音都不一样。往往在同一个节日,各地都会出现不同的风俗。</h3> <h3>比如走访亲戚,过了大年初一,孝义流行初二、初三、初六,女婿上岳父家拜年,不论新旧女婿大都如此,故有民谚“正月初二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此外,舅家、姨家、姑家以及亲朋好友之间,携烟酒糕点进行相互拜望。接待来客的主家要备糖果佳肴招待。</h3> <h3>现在看,诸多年俗讲究虽然看上去有些繁琐,但是其中多是人们对新年的祈福和预祝,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出入平安,避免各种不幸的灾难,而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h3><div>如今,我们都在追寻年味,回忆过去,我们都长大了,再也回不到过去,怀念过去,更是怀念曾今的自己。越来越淡的,是记忆;越来越远的,是芳华,越聚越浓的,是乡愁。</div> <h3>(部分图片选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