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世上任何的事物,都是先有神后有形,事物都是先在精神世界或心灵世界中被创造出来,然后才在外在的世界中出现,只有神形兼备才能完整。 </p><p> </p> <p> 当你执着于一个目标的时候,往往结果却适得其反。因为你执着于某件事情,就会被这件事从内在所牵引,以致你不能放松,全然的去投入你想要达到的目的,我们常说怕啥来啥就是这个原因。</p><p> 格物致知,把着力点放在你想要实现目标的那个点上,而不是顾虑于过程,或者说顾虑于结果,让想要成功的频率与成功相对应,最后达到心想事成。</p><p> </p><p> 如何清楚的在因上着力?这是一个不断锻炼的过程,我们想要身体健康,肌肉发达,就要做相应的锻炼。同构原理,精神世界同样也需要经常锻炼。<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学习致良知近一年的时间里,让我感受到在精神世界锻炼的效果。</span></p> <p> 我们在不断变化的时空中,用已有知识去判断、去决定,但知识都是过去式,只有在知识转化成智慧的时候它才能得以作用,这个智慧,也只在致良知的过程中不断清晰。</p><p><br></p><p> 没有学致良知前,学习了很多的管理课程,但多年过去,依然在迷途中。致良知的学习,让我感觉到就是锻炼精神的一个过程,由浅入深,从开始觉察到不断觉醒,心灵上就像安了一个开关,遇到了事事物物,就会从“心”上着力,从根本上剖析。</p> <p> “你未来看此花时,它与你同寂,你来看此花时,它一时与你同娱起来”。这是学习致良知中比较经典的一句话,其实外在的一切“相”都是自己的投射,我们一直在相上着力,而没有在投影源上改变。</p><p> </p><p> 心改变最大的障碍,除找到正确的改心入口外,就是能找到自我。我们往往在各种感觉中不断外求,在羡慕嫉妒的过程不知不觉的否定了自己。学习了致良知,在正确认知的引领下,让身心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在这种状态下,找到本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