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母亲离开人世已经许多年了,母亲对我的养育之恩终生难忘,无以报答。每每想起母亲,心里一阵阵刺痛。</h3><h3> 最近和爱人闲聊中,无意中提到一件事,让我又一次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中。她说妈在世时认过一个干闺女,好像在李村东边一个叫什么沟的村子里,张沛出生时去过家里。妈不在那年,干闺女领着刚结婚的新女婿去家里认亲时,听说干妈突然去世,哭得很伤心。</h3><div> 爱人以为我知道这门亲戚,只是没再往下续。其实我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妈有一个干儿子,是李村街上父亲朋友的孩子。还有一个本村的干闺女,是姓张一家子的,说是命硬要认我妈当干妈。印象中没有别的干亲戚了。难道是大人没给我说过这回事?抑或是我忘了?我开始极力回忆着过去。想来想去,想到了父亲曾有一个好朋友,家住泉沟村,大人对我称呼他叫x德叔(名字没记住),小时候在家里见过几次。那时我大概十几岁,应该上初中吧。也许是两家关系亲密,后来结成了干亲家吧。反正大人的事,小孩子们不会主动去问。再说,我一直上学,有点书呆子气,家里的事基本不管不问。再后来,离家上大学,家里发生的事就知道的更少了。</div><div> “妈的干闺女哭过妈”,一句话让我差点掉泪,心里一阵隐痛。</div><div> 我决定马上寻找妈的干闺女。</div><div> 凭着一点模糊记忆和大致推测,我拨通了高中同学的电话,想通过他帮我打听一下他的邻村——泉沟有没有我要找的人。同学非常热心,亲自跑去打听。一打听还真对,我顿时心里轻松了许多。只要谁对我妈好过,哪怕一点点,我也要记住,这是做人最起码的良心。</div><div> 妈的干闺女嫁在水泉洼村,同学提供了她的手机号码。一连十多天我拨打电话,始终关机,不免有些沮丧。我想,临近年关,也许会开机。再打,果然通了。电话那头语气中带着怀疑,可能害怕我是骗子。我说明原委后,她高兴之余颇感意外。互相问了对方家庭、生活等情况后,彼此心里都释然多了。</div><div> </div> <h3> 妈一辈子命苦,养过三个子女,最后只剩下我一个。哥哥长的虎头虎脑,非常聪明,五岁时没了。我妹妹长到11岁,正月里突发疾病要了命(可能是脑膜炎)。妈哭得死去活来,搭进去半条命。每到过年,妈总要忍不住放声大哭一场。妹妹不在那年我刚上初二,也心疼的没法没法。有大半年时间,课堂上想起妹妹就趴在课桌上偷偷哭。可想而知,妈心里有多难受,受的打击有多大。</h3><div> 父亲是个能干人,除了管村里红白大事和调解婆媳、邻里纠纷外,还喜欢结交朋友。妈对去家里的客人,包括父亲的朋友,总是尽心竭力款待。妈心肠好是出了名的,所以父亲的几个朋友都情愿把自己孩子认到我父母跟前当干儿子、干闺女。妈待干子女非常亲,胜似己出。干子女也对我父母很有感情。妈在李村街的干儿子,这么多年我们一直来往着。</div><div> 母亲是普通的家庭主妇,她给后人留下的是善良、真诚、刚强。为了别人,她一向真心付出,从来不求回报;为了子女,她不顾一切甚至不惜生命。母亲的刚强性格,有时在别人眼里被看成执拗。其实这种刚强性格,源自她内心深处和血脉里流淌着的善良人性和深沉博大的仁爱。她从来不会给任何人带来一丁点的麻烦,也不会接受任何人的一点东西,就连我给她点零花钱她也一再推着不要。母亲对谁都是无私的。</div><div> 如今,找到妈的干闺女,算是为妈尽一点孝心,也好告慰妈妈在天之灵。</div><div> 妈,孩儿永远怀念您。</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