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書院隸書班點評 2018.2.13

<h3>除非特別說明,所有圖片文字版權屬四海書院,轉載請註明出處。</h3> <h3>王廣宇老師:书法的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和数学物理的概念不同,很多时候弄不懂,对你学习书法不一定会形成障碍。因此听着觉得懂了有道理,就记着,不时地琢磨一下,验证一下;觉得不懂,或者没有道理,飘过就可以了,对你书法的学习十有八九不会有任何负面的影响。对你来说,就是抱定法帖不放松就对了。只有历代的经典碑刻法帖里有真消息,有研习书法的大道。书论和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泥沙俱下,真假难辨,即使是真经,在没有百来万字的练习量之前,最好不要去碰</h3> <h3>李躍林老師:极为同意广宇兄的意见。书法上很多概念性的知识,没有必要刻意。很多说的人自己也不一定能解释清楚。</h3> <h3>試著懸肘寫很不錯,可能需要幾天慢慢適應,只要不放棄應該很快就適應的。懸肘以后可以運動的空間會大很多。但是不要因為懸肘就寫快了,懸而能穩才是目的。</h3> <h3>有進步,但是狀態還不很穩定。2月4號臨得很好,但是之前之后臨得都有些走形了。學書階段狀態時好時壞很正常,在感覺好的時候要多寫一些,把那種感覺抓牢。隨著練習時間的增加,好的感覺會越來越多,直到一抓筆就能找到曾經的那種心手相暢。</h3> <h3>字形非常棒。有些筆畫略略偏軟。燕尾可以加點力。</h3> <h3>臨帖還行,但是自運時并沒有把臨帖的所得加入其中,還是要多加練習。</h3> <h3>字形很秀氣,不過筆畫還是有楷書的痕跡。特別是起筆部分要多加注意,在筆站穩之前不要太急著運行。還是就是垂直下筆太多,起筆處都成了方形,試試逆鋒起筆。</h3> <h3>控筆能力還要加強,感覺筆鋒沒有收緊,有放沒收,一味任其行走,進而影響整個字的力度。多多練習。</h3> <h3>臨寫很認真。不過和詠梅一樣沒有把筆鋒收緊。另外還要注意一下收筆,特別是幾個燕尾。</h3> <h3>是否考慮換一支筆啊?隸書可能用長鋒羊毫更能表現其風骨。還有就是臨寫速度還是太快了,筆沒有站穩。</h3> <h3>请注意保持横平竖直。你结体有斜划紧结的倾向,这基本是唐以后才有的习惯,和古意古韵已经有距离了。另外你执笔是不是偏紧?感觉有些笔画的提按变化不太出得来,一般这和执笔习惯有关</h3> <h3>  認真研讀一下廣宇老師品評,特別要理解“斜劃緊結”的概念。最近看魏晉南北朝書法史,對此特點評論頗多。沙孟海先生《略論兩晉南北朝的書法》中講:北碑結體大致可分斜劃緊結與平畫寬結兩個類型。華人德老師在《論魏碑體》中也講到:斜畫緊結的結構特征與造像記刻在石刻上有關,將筆劃欹側,倒更覺順手順勢。劉濤先生在《中國書法史 魏晉南北朝》中寫到“斜劃緊結是新體楷書的特征”薛龍春先生在《論北魏洛陽體的成因》一文中認為”楷書體姿態發生由平劃寬結到斜劃緊結的變化,就所見北魏書跡看,兩個轉變幾乎是同步完成,都發在公元五世紀九十年代。</h3> <h3>進步很大,看得出臨得很用心,保持這樣的狀態,繼續。</h3> <h3>临得不错,结构有几分了,笔也还控得稳,留得住。1)结构上再增强横势。礼器结字大多略呈扁形,你的大多还是方块字。把横划再拉长些,左右结构再拉开些,上下结构再压缩些;2)多留意起笔处。礼器碑多以方笔起,做法上就是快速垂直切入,然后铺开直行。红笔标出的是比较好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