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 世界卫生组织(WHO)1980年标准。以500hz、1000hz、2000hz的平均听阈为准,听力损失26~40db为轻度聋,41~55db、56~70db、71~90db和>91db依次为中度聋、中重度聋、重度聋、极重度聋</h3><div>二.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修订标准,增加4000hz,分为4级: 26—40 dB HL 为轻度; 41—60 dB HL为中度; 61—80 dB HL为重度; 大于80 dB HL为极重度聋。</div> <h3>我国目前听力残疾分级原则,以1997WHO标准为基础,按平均听力损失,及听觉系统的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和支持等因素分级(不配戴助听放大装置):</h3><div>1、听力残疾一级</div><div>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大于90 dB HL,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交流等活动上极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div><div>2、听力残疾二级</div><div>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间,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div><div>3、听力残疾三级</div><div>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div><div>4、听力残疾四级</div><div>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 dB HL之间,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div><div>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