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昭阳区申报“全国武术之乡"的提案

李文仲武术

<h3>领衔提案人:李文仲</h3> <h3>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武术也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目前,中国武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已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h3> <h3>  昭通悠久的历史,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昭通文化,历来尚武之风盛行,武术流派众多,素有“小少林”之称。昭阳区曾涌现出了原云南省省主席龙云,“义侠”彭勤,邹家拳创始人邹若衡和曾任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康戈武等响誉中外的武术大家,为民族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h3> <h3>  迈入21世纪、世界各民族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是体育的全球化,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客观事实和发展趋势,深刻地影响着各国体育文化的进程。而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地位,正在有力地冲击着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h3><h3> 昭阳区这几年在经济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文化软实力方面却没有随之提升,昭通武术也不例外,目前就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虽然申报了“清拳”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昭通市武术文化中心、昭通武术研究会等社会团体这些年在区、市、省、国内、国际级武术比赛中也取得了一些骄人成绩,为昭通也挣得了一些荣誉;在市、区各种大型活动中也积极参与,并为昭通人民呈现了上百场精彩纷、充满正能量的武术节目;也多方努力为青少年和中老年身心健康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缺乏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支持,区内至今没有固定、规范、设施齐全的武术场馆,区内武术团队、个人爱好者大都各自为伍,缺乏沟通交流,长此以往,不利于昭通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更别提培养竞技、表演、对外交流等高素质的武术人才了。</h3> <h3>  建议:政府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切实将昭阳区申报“全国武术之乡”列入议事日程进行打造(申报成功后国家体育总局每年会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应该把武术文化发展列入昭阳文化名城建设的核心内容中,并在昭阳区打造武术文化产业载体(比如在即将建成的文体中心加入武术的内容加以宣传);重点扶持优秀武术团体,打造一支具有影响力的武术队伍,给予解决一定的武术训练场馆和资金缺口,为培养武术竞技、表演、对外交流的高端武术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适时举办全国、国际武术(或太极拳)比赛、培训等活动,多方努力擦亮昭通武术这块金字招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也以此来拉动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昭阳区的知名度,为昭阳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经济建设做出武术人应有的贡献!</h3>